云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国名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作者: 赖宏刚 朱文政

云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国名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信息技术操作越发方便、快捷,虚拟课堂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灵活、智能,这必将在当今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掀起一股新的浪潮。比如,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采用了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慕课、雨课堂等网络教学软件,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中国名菜是融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均较强。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和技能示范为主,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降低了教学效率。云课堂是采用云理念和技术打造的一种在线开放课堂,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针对中国名菜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云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包括课前预热、课上教学实施、课后拓展巩固、多元化考核评价4个方面,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烹饪理论和技能教学的不断改进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基于云课堂的中国名菜课程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丰富

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将授课教师从以“教课为主”转为以“学习为主”,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驱动教师主动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意识,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在设计教学时,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教材,教师还可以根据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信息,搜寻与本章节相关的视频、资讯、新闻等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纪录片、历史、地理等声像教材资源,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二)教学模式多样

在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使中国名菜的教学形式多样化。比如,在讲授川菜起源与发展历史时,可以用播放《绝色川菜》等大型纪录片的形式,并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川菜发展的分水岭,以及影响川菜发展的关键因素等课程内容。这种形式不仅可以生动地展示川菜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对川菜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三)课堂生动有趣

利用云课堂进行线上授课,打破了线下教学的局限性,可以让学习更加灵活、自由,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邀请四川旅游烹饪学院川菜大师开展回锅肉等代表性菜肴的线上直播授课,在直播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与川菜大师进行线上交流,师生可以针对教学的重点进行互动探讨,实现教学相长。再如,教师可以通过云课堂相关软件进行分组管理,还可以针对教学专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进行PPT专题汇报,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这种线上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也提升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二、云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在中国名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扬州大学的中国名菜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在理论教学方面,涵盖川湘鲁粤等菜系的起源、分类及风味特点、用料技法、传承与非遗、创新发展以及特色菜品介绍等内容;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各大菜系代表性菜肴的示范与制作。

基于云课堂的中国名菜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

(一)课前预热

在课前,教师利用雨课堂等学习平台发布课程理论部分的预习内容,上传视频、PPT、参考资料、菜品料单和制作技术要点等教学资源,并明确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通过云课堂灵活自主预习。教师还可以在云平台发布相关思考题,比如川菜的发展进程、重要分水岭、鱼香味型的调制要点、口水鸡制熟的关键技术等,学生可以在平台的讨论区与任课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习,提高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线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充分贯彻“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这种通过线上提前预习、讨论的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二)课上教学实施

利用云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堂授课模式和实施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和文本资料等方式向学生讲解菜系起源与发展历史等重点和难点知识,例如菜系的概念、菜系的地域、菜系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古典川菜与近现代川菜的区别、影响四川菜系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云课堂平台实现授课方式的多元化,如邀请兄弟院校菜系大师进行线上授课,实现大师零距离教学;也可利用云平台的储存功能,让学生反复观摩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个派系菜肴的制作技术。

(三)课后拓展巩固

在课后阶段,教师一般需要发布课后作业,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巩固。此时,教师便可以借助网络及远程教学技术,利用云平台的“作业发布”和“测验”功能,检验学生对章节内容中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以《川菜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为例,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云课堂平台向学生发布以下复习任务:古典川菜与近代川菜的分水岭是什么?请说明三香五辛是指什么?你认为哪些因素对菜系的发展至关重要?制作麻婆豆腐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学生接到复习任务后,要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将答案提交到云课堂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答案,判断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云课堂平台发布小组专题调研任务,如调查市售辣椒的品种及用途,让学生相互合作进行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汇总成调研报告上传至平台,由专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四)多元化考核评价

根据中国名菜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评价学生成绩时应突出过程评价,建立多维度、多方位、贯穿全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从课堂表现、专题汇报、论文撰写和教师评价4个维度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评价包括线上测试、随堂问答、章节测验、个人及分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实验报告、专题汇报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在中国名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云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塑造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教师知识的传递和学生知识的内化。期望未来能对该教学模式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在中国名菜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更多新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新时代烹饪拔尖创新人才“书院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YZUJX2021-D31)。

作者简介:赖宏刚(1991-),男,河南驻马店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餐饮卫生与安全。

朱文政(1986-),男,江苏宿迁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餐饮科学与技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