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烹饪的特点及在西餐制作中的应用技巧
作者: 朱正青 毛恒杰
不同于传统的高温快炒或烘烤方式,低温烹饪强调对食材的细致呵护与精准控制,通过缓慢而均匀的加热过程,不仅能保留食材的原始风味与营养成分,还能展现出更加细腻与丰富的口感层次。因此,低温烹饪在西餐制作中已成为许多厨师的选择,并逐渐演变成一种颇具魅力的烹饪艺术。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低温烹饪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具体的西餐制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低温烹饪的多样应用技巧。
一、低温烹饪的特点
低温烹饪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介质,在远低于传统烹饪温度的条件下,对食材进行长时间的均匀加热,避免了高温烹饪下食材外部过熟而内部未熟的问题,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具体而言,低温烹饪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保留营养成分
传统的煎、炒、蒸、炸、煮等高温烹饪方式虽然能加快烹饪速度、缩短烹饪时间,但肉类、鱼类、蛋类和蔬菜等食材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往往在高温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流失。相比之下,低温烹饪能够通过缓慢而均匀的加热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流失,更好地保留和释放这些营养成分。例如,在低温烹饪牛排时,由于温度控制在50℃-60℃,远低于常规煎烤的200℃-300℃,使得牛排内部的脂肪与肌肉纤维得以缓慢而均匀地融化与分解,有效保留了牛肉中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
(二)减少有害物质
高温烹饪不仅会产生大量油烟和有害气体,还可能引发食材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发生不良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丙烯酰胺和多环芳烃。而低温烹饪通过精准控制温度,让食材在50℃-80℃的低温环境中长时间烹调,可以有效避免蛋白质与脂肪的过度氧化和焦化,以及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破坏,从而显著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三)烹饪操作便捷
传统的煎、炒、蒸、炸等烹饪方式对烹饪者的技艺要求较高,火候的掌握和时间的控制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判断。而低温烹饪技术借助低温慢煮机、恒温烤箱等现代化设备,烹饪者只需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时间,设备便能自动完成加热过程,无需频繁翻动食材或调整火候,大大简化了烹饪流程,降低了烹饪的门槛。
二、低温烹饪在西餐制作中的应用技巧
(一)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间
低温烹饪的核心在于精确控制烹饪温度和时间,精准的温度控制可以使食材达到最佳的熟度,确保口感嫩滑多汁;精准的时间控制则能使食材的纤维充分舒展,从而提升口感和风味。
不同食材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各不相同,西班牙米其林三星名厨Thomas Keller提供了真空低温烹饪部分食材的温度和时间,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每种食材都有其最佳的烹饪温度与时间窗口。这就要求厨师不仅具备丰富的经验,还需对食材特性有深刻的理解。
(二)食材选择与预处理
低温烹饪虽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但对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却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西餐食材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和牛、三文鱼等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的肉类,以及富含天然风味和色彩的蔬菜。
在预处理阶段,需要对肉类、海鲜和蔬菜等食材进行彻底清洗,去除不必要的杂质。例如,龙虾、三文鱼等海鲜类食材要特别注意去除沙线和内脏等不可食用部分,以保持其原有的纯净口感。对于牛排和羊排等肉类食材,可以使用橄榄油、海盐、黑胡椒和香草等调料轻轻按摩食材表面,通过适当的腌制、调味或去腥处理,进一步提升食材在低温烹饪过程中的风味。
在低温烹饪前,对食材进行适当的切割和整理也是关键步骤。根据食材特性、个人喜好和菜品需求进行切割,可以确保食材在低温烹饪过程中均匀受热,从而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三)严密的真空包装
低温烹饪与真空包装是相辅相成的,严密的真空包装不仅能防止食材氧化变色,还能让食材在低温烹饪过程中更均匀受热,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汁水和风味。因此,在进行低温烹饪之前,将食材放入专用的真空袋中并排出其中的空气,是确保烹饪效果的关键步骤之一。为此,烹饪者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选择合适的食品级真空袋,避免化学物质对食材的污染;二是要确保真空包装的密封性良好,防止空气或水分渗入,影响食材的新鲜度、口感和烹饪效果;三是要留出空间,以便食材在加热过程中有适当的膨胀空间,避免因过度压缩而导致食材变形或破裂。
三、低温烹饪在西餐制作中的应用实践
(一)西冷牛排
与传统烹饪方法相比,低温水浴烹饪牛排可以避免出现过生或过熟的情况,使牛排的肉质更加细腻、均匀。两者的区别如图1所示。
图1:低温烹饪牛排的品质
利用低温烹饪牛排的步骤如下:
1.牛排解冻和预处理。将牛排解冻到室温,在正反两面撒上盐、黑胡椒粉以及些许色拉油后进行按摩,以便更好地入味和形成一层保护膜。用厨房纸巾轻轻吸去牛排表面的多余水分,确保烹饪时能更好地锁住肉汁。
2.真空包装处理。将预处理好的牛排连同蒜、香草等调味料一起放入食品级真空袋中,尽量排出袋内的空气,确保食材处于无氧环境中,这样不仅能防止氧化,还能使牛排的肉质更加鲜嫩多汁。
3.设定时间和温度。对于厚度在2.8cm左右的牛排,水浴温度设定为65℃,持续时间为1.5h。如果使用电饭煲,水温控制在56℃-59℃也是可行的。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牛排的厚度和个人的口味偏好调整水浴的时间。例如,温度设定在55℃时,牛排可达到3分熟;设定在60℃时,可达到5分熟;设定在65℃时,可达到7分熟;设定在70℃时,则会达到9分熟。
4.锁水与色泽处理。牛排水浴完成后,为了获得额外的焦香口感,可以通过高温煎烤或喷枪炙烤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方法是利用高温下的美拉德反应,使牛排表面形成一层焦黄的脆壳,既保留了低温慢煮带来的嫩滑多汁,又赋予了牛排外焦里嫩的绝佳口感,还增添了一抹诱人的香气。
(二)法式鹅肝酱
法式鹅肝酱是法国料理中的经典之作,低温烹饪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鹅肝的天然风味,还能使其质地更加细腻和滑顺,烹饪步骤如下。
1.精选食材。法式鹅肝酱的原料主要是肥美的鹅肝,要选择脂肪分布均匀、无明显血丝和杂质,色泽鲜亮、质地细腻、无异味,且大小适中、形状规则的鹅肝,以确保法式鹅肝酱的口感和风味。
2.腌制鹅肝。精心的腌制是制作鹅肝酱的关键步骤之一。在腌制过程中加入盐、糖、香料等调味料,不仅可以去除鹅肝的腥味、增添风味,还能帮助其在后续的烹饪过程中保持形状。
3.低温烹饪。先将腌制好的鹅肝放入真空袋中,排出空气后密封,这样不仅能确保鹅肝在烹煮过程中不会吸收过多水分,还能防止细菌滋生。然后将真空包装的鹅肝放入58℃-60℃的水浴锅中,持续烹饪25-30min。接着将鹅肝从水浴锅中取出,放置在室温下稍微冷却,然后放入冰箱冷藏至少4h,让其充分凝固,形成细腻的酱状质地。最后将冷藏后的鹅肝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黄油、白兰地和香料等调味料,搅拌至细腻、顺滑。
(三)三文鱼
三文鱼肉质鲜嫩,最适合采用低温慢煮加烤的做法,不仅能确保肉汁的最大保留,使得肉质更加软嫩多汁,还能通过香烤为三文鱼的外表增添焦香,使三文鱼的口感更加丰富,层次感更为分明,完美融合了低温烹饪的细腻与香烤的浓郁。三文鱼的烹饪步骤如下:
1.准备食材。准备4块高品质的三文鱼肉,每块150g,以及盐水500g(1000g清水:100g盐)、细叶芹(香芹)少许。将1个黄金苹果和1个青苹果切成大块,和特级初榨橄榄油或牛油50g一起放入真空袋中,用微波炉加热至苹果呈白色,取出并搅打至碎,形成苹果泥。将准备好的黄金苹果切成丁,并将其与香草一起放入橄榄油中浸泡放置。
2.腌制三文鱼。将三文鱼浸入盐水中15min,让盐分充分渗透鱼肉,以增强其风味。腌制完成后,用厨房纸巾轻轻吸去鱼肉表面的水分,再将苹果泥均匀涂抹在三文鱼表面,让鱼肉吸收苹果的甜味和香气。将腌制好的三文鱼放入食品级真空袋中,在冰箱冷藏腌制至少30min。
3.煎炸和低温烤制。将腌制好的三文鱼放入煎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再将煎好的三文鱼放入烤盘,送入预热至70℃的烤箱中,以低温烤制12-15min。通过煎制和低温烤制的结合,不仅能保留三文鱼的软嫩口感,还能让其外观呈现出传统烘烤的美感。
4.装盘点缀。先将苹果泥以水滴状裱画在盘中,再放上烤好的三文鱼,然后淋上苹果丁及少许腌渍过的橄榄油,最后用细芹叶进行点缀。这样不仅为三文鱼增添了清新的色彩和香气,提升了菜品的视觉效果,还进一步丰富了三文鱼的风味层次,使其成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精致西餐。
作者简介:朱正青(1994-),男,汉族,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餐烹饪。
毛恒杰(1981-),男,汉族,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烹饪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