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喜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严西育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喜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0

包装设计是由设计师运用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表现出来的,这些元素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作品在保持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能够营造情感氛围、传递文化内涵,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以喜糖的包装设计为例,在社会需求多元化的今天,设计师不能只关注外观图案、整体结构、材料工艺等设计内容,还要将传统的表现手法和造型语言融入现代喜糖包装设计理念中。

一、现代喜糖包装设计的特征

近些年,我国印刷行业飞速发展,包装设计的工艺水平也有了相应提高,喜糖包装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具有四大特点。

(一)材料种类繁多

喜糖之意不在于“糖”,而在于“喜”。现代年轻人非常注重自己婚礼的细节质量和整体质感,对于喜糖的包装材料可谓精挑细选,金箔纸、铜版纸、绸缎、彩色塑料纸等五光十色的材料都备受青睐。为了使喜糖在细节上更加出彩,丝带、拉链等封口方式也被大量运用到喜糖的包装设计中。

(二)包装结构多样

随着科技发展,各式各样的喜糖盒型结构层出不穷,如具有吉祥寓意的钱袋式、具有欢迎寓意的花篮式、具有喜庆寓意的花轿式、具有长久寓意的爱心式等。另外,还有一些为馈赠嘉宾而准备的礼品组合包形式,也是喜糖包装设计的一大创新。

(三)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喜糖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喜糖包装也被列入了快消品行业。市场上一旦出现设计较好、较为畅销的喜糖包装,就会被大量模仿,设计师要不断推出新的个性化产品包装,力求引领喜糖包装“时尚前沿”。

(四)成本过高

大数据统计显示,糖果生产厂家在喜糖包装设计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远高于其他糖果类产品。由于大众更追求与看重喜糖的高附加值,因此商家也看准了这一卖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品牌营销推广,以期得到高额回报。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喜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色彩元素在喜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具有耀眼夺目的特殊优势。站在超市货架前远观包装,色彩的传达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会优先于图形和文字元素进入消费者的视野,这就是包装色彩独特的“货架冲击力”。在喜糖包装设计中,色彩搭配情况更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受各地风俗文化差异的影响,同一色彩元素在不同地域的人看来,可能蕴含着不尽相同的情感价值。因此,应对中国现代喜糖包装设计中传统色彩的应用展开充分调研,并考虑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

吉祥喜庆的日子总少不了中国红,在喜糖包装设计中大量运用红色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此外,《易经》中说“天玄而地黄”,古代阴阳五行的学说中,五色与五方和五行相配,土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其凭借明快的色彩、高贵的特性在喜糖包装设计中备受推崇。加之黄色如金子般闪亮,象征富贵、神圣,故其也是喜糖包装设计中的重要选色。

红绿映衬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墨中屡见不鲜,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无不体现了文人雅士对“红绿”的偏爱。到了现代,部分地区在婚礼仪式中还延续了唐宋时期嫁娶时“红男绿女”的婚服色彩搭配形式。将象征“权威”的红色元素与象征“富贵”的绿色元素运用到喜糖的包装设计中也很常见,烘托出了婚礼喜庆、热烈、浓重的气氛。

(二)吉祥图案在喜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是集装饰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吉祥图案运用在喜糖的包装设计中,是中华民族世代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形式,并以比喻、谐音等手法加以呈现。唐人成玄英在《庄子·人间世》中将“吉祥”二字解释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由此可以看出,吉祥图案不仅具有祝福与寄托美好愿望的理想色彩,还能够作为驱邪、避邪的象征,这些美好寓意正契合喜糖包装设计的要求。

在喜糖包装设计中,吉祥图案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取吉祥图案之“形”。这种“形”不是对原有吉祥图案进行原搬照抄,而是在描绘图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创作手法,提取传统图案的整体造型或局部造型并对其加以提炼、重组,使得喜糖的包装设计更富有时代特色。比如“龙凤呈祥”喜糖包装,将“龙凤呈祥”的中国传统喜庆图案设计运用于喜糖包装盒型的翻盖部分,龙凤身形舒展,与盒盖部分的结构相契合;龙凤相对、灵动呼应的图案,更寄托着人们对一对新人“心心相印”的祝福。二是取吉祥图案之“意”。从古至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都从未停歇,传统吉祥图案背后所蕴含的寓意更是深入人心。比如“喜上眉梢”喜糖包装,选取名字中带有“喜”字的吉祥图案“喜鹊”,再辅以树梢的元素,取“喜”上眉“梢”之意。整体设计中图案的应用并不华丽,却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平凡、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一些吉祥图案其“意”尽在不言中,如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鸳鸯戏水图案”,比喻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榴开百子图案”等,都折射出了精致的生活追求和祥和的心态。

(三)传统民俗元素在喜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关调查表明,最能吸引本土消费者的喜糖包装设计,是符合当地民间习俗的设计。虽然花轿在今天已经丧失了古代嫁娶交通工具的功能,但仍被现代人贴上了“情趣雅致”的时代标签。比如“花轿式”喜糖包装,以“花轿”为整体造型,运用镂空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对惟妙惟肖的新人,瞬间将宾客带入到了“八抬大轿”迎娶新娘的美好场景之中。

还有一些延续至今的服饰类民俗元素,比如年轻人眼中集华丽、柔美与高贵于一体的旗袍,就是近现代上海摩登女郎的典型服装代表,体现了那个时代“衣求华贵、食求精细”的都市风情。将旗袍中的立领、盘扣、线条等元素融入喜糖的包装设计中,可以营造出带有怀旧主题特征的时尚氛围,象征吉祥与喜庆。

(四)书法元素在喜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担负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也是喜糖包装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如“吾家有喜”喜糖包装,将庄重大方的书法元素运用于包装的主展示界面,按字体不同和字号大小进行分布,同时穿插印章元素,这类喜糖包装与古色古香的中式婚礼非常搭配,能给参加婚宴的嘉宾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五)传统材料在喜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利用草、木、竹、动物皮、植物茎叶等天然材料包裹物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并没有将这些原始材料抛弃,而是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应用在了喜糖的包装设计中。以一款“复古风”喜糖包装为例,采用塑料材质的仿竹筐形式喜糖盒型,既能够打造喜糖包装设计的复古风,又能够大批量生产,降低包装成本。

三、现代喜糖包装设计的创新思路

包装设计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都对喜糖的包装设计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社会文化的活跃程度也与喜糖包装设计的表现力呈正相关。近年来,虽然中国包装行业迅猛发展,但喜糖的包装设计水平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在世界经济与文化一体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喜糖包装设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找准市场定位,赋予自身更浓厚的文化内涵。

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使得喜糖的包装设计进入了“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科技化、多元化的发展时代。国外各种设计思潮的不断引入,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现如今,包装的作用早已从原来单纯的“包裹”功能,演变为了“包裹+装饰+特殊情节”的功能集合体。包装设计师应当将中国本土特有的文化意识融入作品设计中,使设计风格世界化、民族传统元素世界化,让中国文化内涵成为世界设计的灵魂与核心。

调研发现,年轻人在闲暇之余比较喜欢看“穿越剧”,婚礼盛典上喜欢播放“Vlog”,日常消费中喜欢“拆盲盒”。将这些生活偏好运用在喜糖的包装设计上,能形成一种崭新的设计思路。例如,选定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将新郎新娘的人物元素与名著故事中的经典桥段串联起来,绘制成古今结合的叙事性插画,围绕“自编剧本”创造崭新的视觉形象,配以适当的文字表达,制成喜糖盲盒,给嘉宾带来一丝神秘感。情节性是“喜糖盲盒”的核心,设计画面可以隐含中国古典故事,全方位描写新人的婚恋历程。通过接收者的自主联想,连结成完整的故事信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以完成情感化的信息输出。这种紧贴目标消费群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为喜糖的包装设计开辟了新路径。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包装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加持。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载体,不仅涵盖了设计的思想、风格,更蕴涵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了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喜糖的包装设计中,设计师要全面、充分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包装设计中贯穿传统文化元素与中华民族精神。同时,要学习国外的优秀设计理念,将其与本土文化结合,为喜糖包装设计注入新理念、新材料、新元素,使喜糖包装设计成为传承民族精神、传播文化内涵的一种途径。

基金项目:郑州西亚斯学院2024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艺术设计专业文创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24YYXZX22)。

作者简介:严西育(198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