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益处多 合理吃肉有讲究
作者: 黄天然 王梦曼
肉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脂肪、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以及易被人体吸收的矿物质等,在人类日常膳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适量摄入瘦肉、鱼类、禽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肉类。那么,食用肉类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在日常饮食中该如何合理食用?
食用肉类的四大益处
一是优质营养素的来源。肉类作为人体摄入优质蛋白的极佳来源,同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12、铁、锌、硒等,这些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产生能量等。
二是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白肉和瘦肉可维持人体心血管健康,尤其是鱼肉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是提升脑功能。鱼肉中的维生素B12和Omega-3脂肪酸对人体认知功能和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记忆力、提高专注力以及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四是具有瘦身和饱腹功效。白肉低脂且富含优质蛋白,食用后会产生强烈的饱腹感,长期食用可增强肌肉,有助于进行体重管理。
如何合理食用肉类
任何食物都不可过量进食,肉类也不例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克;每周最好吃2次鱼或300-500克、畜禽肉300-500克。
除了控制食用量,我们还需要注意肉类的食用方式。
一是多鲜肉,少加工。加工肉通常是指经烟熏、腌制以及添加化学物后制成的肉制品,如香肠、腊肉和火腿肠等。这些肉制品往往含有多种添加剂,长期食用对人体不利,因此应少食用加工肉制品,多吃新鲜肉。
二是多蒸煮,少烤炸。加热会提高人体对肉类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吸收率,但采用烧烤和油炸等烹调方式时,过高的油温不仅会破坏肉类的营养物质,还易产生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等致癌物质,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少吃油炸、煎烤肉制品,尽量采取清蒸、清炖和煮制等低温烹饪方式。
三是均衡搭配。肉类中含有脂肪,在食用时应尽量搭配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比如海带、木耳和玉米等,可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
肉类不仅满足了我们味蕾上的享受,还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需要注意的是,肉类不可过量食用,且应与其他食材科学合理搭配,以保证饮食的均衡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