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2024年第23期

中国食品

中国食品2024年第23期

半月刊 旅游美食

简介

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中国第一本食品类刊物。目标读者为全国酒店、餐饮业及酒店餐饮业院校师生。本杂志最大的特点是新闻性,针性和实用性强、消息灵通,反映迅速,即有报纸的新闻速度,双不失传统杂志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目录

高端对话 |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部署安排,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对《行动方案...

大家之言 | 整治食安乱象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全环节都有一套完备的标准和制度作保障,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然而,近些年来各地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无论是“假泰国香米”“劣质槽头肉”事件,还是“罐车运...

会展报道 | 第二届西安面食文化节盛大启幕

11月22-24日,第二届西安面食文化节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唐西市金市广场盛大开启。此次活动的主题为“长安面·道千年”,旨在激发市场餐饮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力,提升西安面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面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活动由...

食安校园 | 重庆市南渝中学校:三举措打造食品安全校园

在校园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近年来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行动,各地各校也积极响应,把常态化和超常规的检查列入工作计划,成效斐然,校园食品安全状况大幅提升。 纵观以往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进货验货疏忽、操...

食安校园 | 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全心全意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为了保障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湖北师范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在湖北省教育厅、各级政府、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节气饮食 | 不时不食,跟着24节气健康烹饪黔菜

“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黔菜,与居于大山深处的淳朴贵州人交汇融合,经过千百来年的交流碰撞,形成以酸、辣、香为特色的饮食风格,享有“千滋百味,野趣天然”之美誉。随着大健康概念的兴起,生态、健康的黔菜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深耕黔菜烹饪与...

节气饮食 | 大雪骤冷,温热之物御风寒

《月令七十二侯解集》记:“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雪量也越来越大。大雪时节,大风、大雪等天气会时常出现,气温骤降,要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此时应多食用温热补益的食物,增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以达...

节气饮食 | 冬至护阳,早睡晚起少食辣

“冬至”又叫“数九”,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阳气逐渐升起,阴气逐渐降下。“冬至”被认为是冬季最大的节日,俗称“冬节”“亚岁”等,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从冬至开始,便进入最寒冷...

寻味中国·名菜 | 千滋百味贵州宫保菜

宫保菜并不是一道菜,而是一种独立的菜品类型,包括宫保鸡丁、宫保脆肚、宫保鱼片等多种菜品。“宫保”乃是清朝名臣丁宝桢的官职,因其喜欢食用辣椒与鸡肉爆炒的菜肴,且这种菜也深受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喜爱,所以光绪皇帝便以丁宝桢的官名钦赐菜名“宫保鸡”...

寻味中国·名菜 | 家常菜肴别有味

俗话说“食无定论、适口者珍”,家常菜肴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菜,以简易的烹饪、独特的调味、朴素的外表成为流传甚广的大众菜。家常菜的烹饪技法多种多样,包括爆、炒、溜、焖、炸、煮、烧、炖等,烹饪者会根据食材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虽然家常菜...

寻味中国·名厨 | 万龙:白萝卜的华丽变身

万龙有着27年厨艺生涯,集7项大奖于一身,是中国烹饪大师、中国药膳大师、中国御膳名师、国家中式烹调技师、法国蓝带美食勋章获得者。2007年,在首届北京国际营养与健康美食烹饪大赛上荣获“中餐热菜特金奖”;2010年,成为名厨创新菜俱乐部会员、...

行业观察 | 主打高性价比生烫牛肉米线热度能否持续

生烫牛肉米线正在拯救粉面馆。在广州、上海、杭州、苏州、昆明等城市,一系列采用“酸汤+牛肉+米线+废墟风”模式的生烫牛肉米线品牌迅速崛起,它们在产品特色、菜单设计、店铺风格及商业模式上高度一致,扩张速度惊人。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联合美鑫食品发布...

行业观察 | 专门店纷纷涌现餐饮业寻求新增量

当下,餐饮界正在掀起一股“专门店”的浪潮。所谓专门店,是指创业者或餐饮品牌以某热销单品为核心,扩展相关品类而构建的门店模式。这两年,该模式对餐饮业再度释放出了增长潜力。一方面,茶饮头部品牌相继将明星产品独立,以副牌形式开设专门店;另一方面,...

行业观察 | 地摊牛排锅逐渐起势能否持续火热有待观察

自助赛道又冒出“新物种”。今年下半年以来,一批地摊牛排锅门店在郑州、武汉、杭州、洛阳等新一线和二线城市铺开,有的门店甚至能做到日营收超2万元,消费者大排长龙。这种模式到底有着怎样的经营逻辑?开店前景又如何? 门店增多 地摊牛排锅走红 不少...

行业观察 | 不复往年的热闹网红餐饮加速离场

2024年临近尾声,回看过去发现,网红餐饮品类越来越少。继天水麻辣烫后,今年似乎再无爆火的新品类出现。反之,整个餐饮行业不断涌现“倒闭潮”,尽显悲凉。品类爆火后,落得一地鸡毛,令人惋惜。 形式创新是远远不够的 转眼又是一年立冬,去年冬天火遍...

行业观察 | 连锁餐企入局助力解决社区食堂经营难题

近期,连锁快餐品牌真功夫连推4家社区饭堂,难道一度沉寂的社区食堂又行了? 真功夫推出长者饭堂 为老人提供优惠餐食 位于广州南沙万食汇一楼的真功夫店,是真功夫联合南沙街道打造的4家长者饭堂中的一家,11月1日正式挂牌运营。 从门店外形上看,这...

行业观察 | 电商破价威胁解除白酒市场动销依然低迷

今年“双十一”,原本白酒业内担忧的电商大促却在“双十一”前夕突然“降温”,受到贵州茅台市场秩序检查的影响,飞天茅台批发价格快速回升,也影响到电商大促。在业内看来,虽然熬过了电商破价这一难关,但当前白酒市场动销依然平平,加之临近年底打款季,酒...

行业观察 | 预调酒会是国产威士忌的前车之鉴吗

曾经风光无限的“酱香热”,如今只有余温。而洋酒风潮袭来,曾有“预调鸡尾酒”大热一时,如今则是国产威士忌的风口。不过,酒企大举押注威士忌,会像当初押注预调酒一样,遭遇市场危机吗? 酒企竞相入局 从2019年到2021年,威士忌在国内市场实现了...

行业观察 | 向“超市化”转型零食集合店正在酝酿新故事

近年来,一大批零食集合店凭借品种丰富、价格实惠的竞争优势,在全国市场迅速扎根。上到一二线城市下到小县城,零食集合店成为继奶茶店、咖啡店之后,在城市商圈最常见的零售门店之一。甚至在零售加盟领域,零食集合店也受到了不少年轻创业者的关注。 随着热...

行业观察 | 立足全链条发力 推动果业由大到强

秋末冬初,一批水果进入最佳采摘期。我国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17%,当前我国水果产业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整体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在构建现代化果业产业体系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秘书长陈磊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

行业观察 | 我国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三年来,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种质资源普查圆满完成,育种创新攻关实现重要突破,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初步构建,国家级制种基地供种保障能力达到75%,有效满足了农业生产用种需要,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是种...

行业观察 | 谨慎扩张产能猪企着力推进提质发展

随着生猪价格回暖、养殖端降本增效,A股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状况逐步实现好转,推进提质发展、维护产业供需平衡,成为当前新阶段下企业经营工作的重点。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也表示,当前的生猪产能状况整体处于正常区间,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调整。...

企业面面观 | 拉齐十年前业绩规模娃哈哈仍面临不小压力

娃哈哈在新任掌门人宗馥莉的带领下,正加速推进业务转型与终端建设,而经销商是直接承压的一群人。近日,多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娃哈哈经销商向记者透露,明年他们的销售额任务增长了50%左右,而且娃哈哈在经销商管理上的精细化程度也显著提升。经销商网络正迎...

企业面面观 | 创始人被限高Seesaw能否摆脱经营困境

中国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居然成了老赖。据天眼查,Seesaw的创始人吴晓梅被限制高消费,有人说是因为Seesaw拖欠合作伙伴的钱,且拒不还款,被法院强制执行。虽然Seesaw对外公告说只是正常的商业纠纷,但其经营困境却早有预兆。今年年初...

企业面面观 | 探索仓储会员店来伊份能否成功自救

新兴零售业态来势汹汹,零售渠道持续变革,老牌零食企业无法坐以待毙。 9月底,来伊份全国首家仓储会员店在上海松江区正式营业,该店仅面向黑金会员开放,会员年费为99元。仓储会员店模式由山姆、Costco(开市客)等品牌引入国内,来伊份则是第一家...

企业面面观 | 靠收购布局量贩零食店三只松鼠依托线下寻找增量

日前,三只松鼠正式发布公告称将收购爱零食、爱折扣和致养食品等,具体交易方案还在进一步协商中。在这之中,引发广泛关注的莫过于已经在全国开出1800多家门店的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三只松鼠依托收购再次杀回线下渠道。前几年亲自...

企业面面观 | “宅家吃饭”红利消失 锅圈食汇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当火锅店将价格战一路卷至“9.9元时代”,主要售卖火锅、烧烤食材,满足“宅家吃饭”需求的锅圈食汇,也在近期受到广泛关注。 近日,锅圈食汇迎来大笔解禁的同时,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杨明超、孟先进、李欣华、锅圈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企业面面观 | 福建多家门店关闭汉堡王中国是时候改变自己了

在福建连关10家门店的背后,是汉堡王真的卖不动了,其在中国市场正在经历失速下滑之苦。 福建10家门店相继关闭‍ 近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汉堡王位于福建福州的多家门店相继关闭。 据了解,汉堡王近期在福州合计有7家门店关闭,在漳州、宁德...

企业面面观 | 面临三大挑战肯德基Kpro能否突出重围

2023年,轻食成为我国年轻人餐桌上的“常客”。数据显示,75.8%的消费者每周至少吃一次轻食,更有4.4%的消费者将其视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这一数据背后,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和对便捷、健康饮食的追求。 面对轻食市场的巨大诱惑,肯德基这位...

营养与健康 | 豆类及豆制品的健康效应及食用禁忌

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人们愈发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膳食营养也越来越重视。豆类及豆制品作为营养丰富的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更对“一老一小”、女性等特定人群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豆类究竟有哪些营养价值?豆类及豆制品与相关人群的健康又有何联系呢...

营养与健康 | 健康益处多 合理吃肉有讲究

肉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脂肪、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以及易被人体吸收的矿物质等,在人类日常膳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适量摄入瘦肉、鱼类、禽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肉类。那么,食用肉类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在日常...

营养与健康 | 最完美的植物——沙棘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包括柳叶沙棘、西藏沙棘、理塘沙棘、江孜沙棘、助果沙棘、棱果沙棘等种类。沙棘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我国称之为“圣果”“维C之王”,日本称其为“长寿果”,俄罗斯称其为“第二人参”,美国称其为“生命能源”。沙棘的果实可以入药,...

营养与健康 | 怀山药:健脾养胃之佳品

山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纲目》也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无毒,归脾、肺、胃、肾经,具有滋养...

营养与健康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案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也与日俱增。从饮食的角度而言,老年人每天摄入的糖类、脂肪等较为恒定,相应的活动量较少,能量消耗少是引发高血糖的主要原因,而且老年人的身体代谢能力有所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也在下降。...

营养与健康 | 科学运动与合理营养:老年人健康的双重保障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面临一系列健康挑战,如肌肉减少、骨密度降低、认知功能退化和心血管功能减弱。为了应对这些与衰老相关的生理变化,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研究表明,科学运动和合理营养补充是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关键,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还有利于慢性疾...

营养与健康 | 杜仲:降压、镇痛、安胎之佳品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其叶、皮皆可入药入食,入选国家卫健委“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为药食两用药物,是降低血压、治疗腰膝酸痛的佳品。 中医认为,杜仲性味甘、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孕之功,适用于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胎动不安或习...

营养与健康 | “花中皇后”玫瑰的健康养生价值

提到“花中皇后”玫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娇艳的模样和浓郁的浪漫气息,其实它还有着很高的健康养生价值。 玫瑰的食疗保健和药用历史悠久。中医认为,玫瑰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玫瑰含...

营养与健康 | 补益气血说牛肉

牛为牛科动物,其肉为药食两用食物,乃补益气血之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性味甘、平,归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功,适用于消渴、水肿、腰膝酸软、纳差食少等症。《别录》言其:“主消渴,止腹泄,安中益气,养脾胃”。《本草拾遗》言其:“消水肿...

营养与健康 | 三种药食同源鲜花

谈起颜色绚丽、肆意盛开的花朵,大多数人都是以观赏为主,但其实,有些鲜花是药食同源物质,有着神奇的保健效果。 桂花:化痰止咳 天凉入秋,在万物沉寂的日子中,一抹流淌着暖意的金色花开正盛,为原本肃杀、悲凉的寒秋平添了几分暖意,它便是桂花。凭借药...

营养与健康 | 田野中的养生瑰宝:野菊

在大自然中,有一种看似平凡却蕴含神奇力量的药食同源植物——野菊。它广泛分布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湿地等环境中,以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养生保健价值,为人类健康带来了诸多益处。 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属于菊科...

营养与健康 | 遵循居民膳食指南享受健康、长寿生活(三)

在上一期,我们解读了现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第二、三条准则,本期将继续解读第四、五条准则。 准则四:适量吃鱼、禽、蛋和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部分维生素,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食”刻 | 记忆中的小馄饨

在我关于美食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要属年少时在集市吃的那碗小馄饨。 我最爱的那家馄饨摊只有在有集市的日子才出现。集市就在镇中学校门外,离我和父母所住的教职工宿舍不远。其他教职工的孩子大多爱吃当时十分流行的米粉,我偏偏只中意小馄饨。 每次有集...

文化趣谈 | 蓬莱八大碗

蓬莱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还流传着八仙的传说。相传八仙在蓬莱阁停留,当地村民用八种碗菜招待了八仙,这便是流传至今的蓬莱八大碗。 现如今,蓬莱八大碗是农村婚丧嫁娶宴席上的传统菜,由八大八小十六道菜组成,肉、蛋、海鲜和蔬菜等食材应有尽有材,烹...

文化趣谈 | 好吃不过饺子

我们老家有句俗话,叫“漂亮不过嫂子,好吃不过饺子。”嫂子这个称呼在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有“长嫂如母”一说,是贤惠、勤劳的代名词。把饺子提到跟“嫂子”一样的高度,可见人们对饺子的喜爱程度。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美食,北方人对饺子更是情...

文化趣谈 | 吴地杏黄枫红 正是蟹肥味美时

苏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闻名遐迩。东揽澄澈如镜的阳澄湖,西倚秀美的太湖,北临碧波荡漾的长江,这片被水滋养的江南之地孕育了无数水生珍馐,在杏黄枫红的秋冬季,最为人们称道的苏味美食莫过于那膏满黄肥的大闸蟹。 文人墨客与大闸蟹的不...

文化趣谈 | 香料中的君臣佐使

人们在炖肉、卤肉时总是会放一个调料包,里边装满了八角、香叶、桂皮等香料,目的是增香、去腥、解腻。调料包的配方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自己也可以配出来。 配香料跟配中药一样,也讲究君、臣、佐、使,这是配制调料包至高无上的法则,也是开...

文化趣谈 | 古代「反贪菜」:三皮丝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菜名起得也很有意思。比如,“西安十大名菜”之一的“三皮丝”,其发源于唐代长安,因跟唐朝中期的三大贪官有关,又被称为古代的“反贪仇奸菜”。 相传在唐代中期,殿中御史王旭,监察御使李嵩、李全交三人,犹如贪婪的恶兽,肆意妄...

文化趣谈 | 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奶豆腐

奶豆腐是我家乡内蒙古的特产之一,由牛奶发酵、凝固而成,因形状类似于普通的豆腐,所以叫“奶豆腐”。奶豆腐的学名叫“奶酪”,在我听来,怎么也不如“奶豆腐”亲切、顺耳。 虽然不知道奶豆腐具体起源于何时何地,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在元朝时就已经风靡,《...

文化趣谈 | 小雪话农谚

小雪已至,寒意悄然渗入城市及乡村的每个角落。在农村,每年小雪来临前,农人们便陷入忙碌中。菜园、果园、田野间,人们迎着冷风,握着农具,沿着祖辈传下的谚语,恪守着岁月的契约。 “立冬收萝卜,小雪铲白菜。”“小雪不收菜,冻了莫要怪。”在我小时候,...

文化趣谈 | 雪落成诗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小雪一至,寒意渐浓,降水由雨化雪,因雪量不大,故称“小雪”。雪是冬天最美的注脚,自古便被文人墨客所青睐,留下无数优美诗篇。随着岁月流转,这些诗句如同跨越千年的冬日絮语,轻轻敲开今人的心门,...

快讯 | 中国正式成为OIV第五十一位成员国

2024年11月15日,正值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百年华诞庆典之际,中国正式成为该组织的第五十一位成员,这一壮举标志着中国葡萄酒产业在全球化的征途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自2024年5月14日,中国农业农村部的代表怀揣着中国...

快讯 | 安徽滁州:推动“食安守护”行动走深走实

安徽省滁州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政治引领、纠治风险隐患、抓实社会共治,积极推动“食安守护”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政治引领,落实“两个责任” 一是大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今年以来,根据市领导职务调...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