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曾令鹤
食品行业的物流成本不仅包括传统的运输、仓储、装卸费用,还涵盖因特定食品保存需求而产生的冷链设施投入、质量控制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开支,优化这些成本支出,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食品行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影响因素,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以帮助食品企业在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一、食品行业物流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一)物流成本的主要构成
食品行业的物流成本涵盖运输费用、仓储费用、包装费用、装卸及管理费用四个方面。一是运输费用。该费用包括车辆燃油的直接开支、车辆折旧、司机工资及相关的行政费用。采用冷链运输的食品企业,由于运输过程中需保持特定的温度、湿度,所以该部分费用还包括购买冷藏车辆及温控系统的费用。二是仓储费用。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食品仓库需要满足特定的环境标准,以防止食品变质或被污染,同时需配备必要的监控和管理系统,这部分费用占据了食品企业物流成本的大部分。三是包装费用。食品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且要有足够的强度承受物流过程中的搬运和堆放压力。此外,食品企业要想提升产品形象、传达品牌价值,还需要在包装设计上投入额外费用,进而吸引消费者。四是装卸及管理费用。由于食品具有易腐性,为了保障其安全,在装卸过程中对速度和质量有较高要求,比如需使用特殊的冷藏设备、需在无菌环境操作等,这就增加了装卸成本。管理费用则涵盖物流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活动,包括货物跟踪、仓库管理、运输调度和客户服务等,有效的物流管理能减少错误和延误、提高效率,但同时也需要投入相应的管理资源和技术做支撑。
(二)影响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
1.食品的安全与保鲜。为保障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新鲜度,须采取一系列高标准措施,但同时也会增加物流成本。比如,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物流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食品的处理、储存和运输环境,避免污染和食品变质。这就需要食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规范的材料建造仓库,保证仓库和运输工具清洁,并使用高效的制冷系统。
为了保障食品的新鲜,食品企业需要使用特殊的包装材料和技术来延长食品保质期。例如,气调包装和真空包装能有效延缓食品的氧化和腐败,但其成本高于普通包装材料。很多食品企业会对刚采收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作预冷处理,并在冷藏条件下运输和储存,这些过程要求有高效的物流协调和快速的运输服务,自然就提高了物流成本。
2.季节性需求波动。一方面,季节性需求波动会影响库存管理策略,进而影响物流成本。在需求低迷期,企业需减少库存水平以避免过剩和陈列食品的损失,这就要求企业具备高效的库存管理系统,精确预测需求并据此调整库存量,以实现库存成本的最优化。另一方面,季节性需求波动要求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在节日、特定庆典等高需求时期,运输需求会大幅提升,需要食品企业的物流部门迅速调动额外的运输车辆并雇佣临时工作人员,这些都会增加运输成本和管理费用。
3.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仓库系统及机器人拣选技术等逐渐在物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食品物流企业显著提高了货物处理的速度和精确性。比如,自动化仓库系统通过高效的货物存取解决方案,缩短了人工操作时间,降低了因手动操作错误导致的商品损耗和退货率。自动化运输管理系统能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空驶和回程无载率,从而降低燃料消耗和车辆磨损。虽然这些自动化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物流行业的效率,但却增加了食品企业的物流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实力越强的物流企业自动化水平越高的原因。
二、食品行业物流成本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物流管理效率不佳
食品行业物流管理效率低下与信息流通不畅有关。一些食品企业仍沿用在简单的电子表格里录入信息的方式,常会出现发货错误、延误等问题,影响了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同时,物流操作流程冗长也是造成物流管理效率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食品行业物流过程涉及采购、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多个环节,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调整,一些企业存在步骤重复或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例如,在货物装卸过程中,由于计划不当导致车辆等待,或因仓库管理混乱导致商品查找困难。这些效率低下的环节不仅延长了货物流通时间,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影响了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企业目光短浅或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传统的物流方式存在不环保、损耗大等问题,但由于部分企业目光短浅或者资金投入不足,并未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比如,电动或天然气卡车等环保运输工具虽能减少碳排放,符合环保要求,但这些车辆的购置和维护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辆,部分企业认为资金投入较大便放弃购买。再如,在食品运输和包装过程中,采用生物降解或可回收的包装材料不仅更环保,也更容易受到环保意识强的消费者的欢迎,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其成本要高于传统塑料包装,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劝退了大多数的企业。
(三)行业合作与资源共享不足
食品行业中的上下游公司如果能在供应链管理、物流资源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建立合作,将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并提升效率。然而,由于竞争关系、信任缺失或合作策略不明确等问题,一些企业担心商业机密被泄露或丧失市场竞争优势,进而选择不与其他企业共享运输资源和仓储设施,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也阻碍了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同时,缺乏资源共享平台也是造成食品企业物流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目前,食品行业还未建立起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不同企业间的运输调度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共享,各企业需独立进行运输规划和调度,不仅降低了运输效率,也增加了重复投资和运营成本。
三、食品行业物流成本的优化策略
(一)应用信息技术
集成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系统具备实时收集、存储和分析来自供应链各环节数据的功能,可为企业提供库存水平、订单状态、运输进度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企业可快速做出决策,进而提升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这些系统还具备高级数据分析功能,能够识别出成本节约机会,企业通过采用优化运输路线、批量采购等手段,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供应链效率。
此外,物联网(IoT)技术和人工智能(AI)也在物流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食品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设备和运输工具上安装传感器和追踪设备,实时监控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位置等,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央管理系统,以供企业监控和分析,从而及时调整运输计划或处理紧急情况,有效降低风险和不必要的成本。食品企业还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市场趋势和季节性因素,并预测未来销售趋势,帮助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减少过剩或缺货问题,从而显著提升整体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成本效益。
(二)进行绿色环保实践
物流企业可以使用更环保的运输工具,如电动运输车辆比传统燃油车辆排放更少的温室气体,集装运输可以将货物集中装入大容器或者集装箱中,进而提高装载效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空载率,降低燃料消耗和成本。物流企业还可以提高包装和仓储环节的环保性。在包装方面,可以使用轻质的再生材料设计包装,不仅能减少包装废物,还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在仓储方面,可使用太阳能板为仓库提供电力、安装节能照明系统、增加仓库自然通风和光照,从而进一步减少成本投入。
(三)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食品企业可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规划生产和供应计划,以减少紧急订单和频繁变更所导致的额外成本。同时,企业也可与供应商共同投资购买自动化设备或环保车辆,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降低单个企业的成本负担,还能显著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此外,食品企业还可与行业内外的其他企业共享仓储设施、运输车辆以及配送网络,以大幅度减少物流成本。比如,通过共享配送网络,不同企业的产品可实现同时配送,减少空载率并提升运输效率;共享仓储设施则可减少仓储空间浪费,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仓储成本。这种合作既可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又能有效应对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综上,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对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绿色环保实践、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在减少本企业物流成本的同时,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曾令鹤(1988-),女,满族,河南南阳人,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南阳重点工业行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