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作者: 唐若宓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0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建立数学模型,以优化每一项学习任务,提升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并在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营养素检测中进行了应用。

一、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建立的必要性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是一种将评价任务融入到学习任务的各个环节中,以评价的形式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自我实现是需求的最高层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正是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理念,通过评价使学生产生改善自我表现的意识和意愿,在学习中起到激励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评价模型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模型陈旧。目前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两种评价算法较为简单,评价指标的划分也不够细致,无法满足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需求。二是评价工作量巨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使得评价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没有系统的评价模型,教师的工作量会随着班级和学生人数增加而最终无法负荷,最后只能放弃多元化评价方式。三是评价反馈不及时。过程性评价通常在课堂的结尾进行,或者通过对课后作业进行打分而实现,这种滞后的评价反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难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四是评价内容与行业、企业脱节。技工院校主要向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尽管评价主体多样,但仅限于校园当中,所以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要具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有效、系统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标准。

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路径

层次分析法(AHP)是指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目前用于解决评价问题的首选方法,所以本文采用此方法建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

1.建立评价指标。以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营养素检测为例,该课程属于一体化课程,通过调研系统分析学习目标,从知识水平、实操技能、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建立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特性,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将一体化课程学习的学习质量评价设计成分层指标体系。本模型决策层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A1,准则层分别为知识水平B1、实操技能B2、职业素养B3,方案层为C1-C22,各指标描述典型且操作性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上述三个指标进行赋权,层次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2.构造比较矩阵。根据1-9尺度对准则层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成比较矩阵A、B1、B2、B3。

3.求解比较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MATLAB对上述矩阵进行求解,分别计算比较矩阵A、B1、B2、B3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其对应的经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w1, w2, …,wn)T,由此得到的特征向量W=(w1, w2, …,wn)T作为对应评价单元的权重向量。同时,在层层排序中要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CI以及RI计算CR,当CR≤0.10,认为有较好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对比较矩阵进行适当调整。然后,进行评价层次总排序与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总排序是指每一个比较矩阵各因素针对目标层(最上层)的相对权重,这一权重的计算采用从上而下的方法逐层合成。求解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到,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比率CR总=0.02957<0.1,符合数据的一致性,说明此模型正确并且可以使用。

最后,根据上述指标的分矩阵权重和总矩阵权重计算各元素的总权重,由此可得食品营养素检测课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根据最终计算结果,知识水平、实操技能、职业素养在评价中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6、0.64、0.10,其中实操技能占比较大,凸显出技工院校着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特点。而传统教学中占比达到60%的期末考试,在新的评价模型中所占权重发生了较大变化,权重仅为0.121。在课堂中对于知识水平、实操技能、职业素养方面的评价更多是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加入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指标,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充分满足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的评价需求。

三、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的具体应用

根据上述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模型所计算出的权重,设计具体的评价表格及评价数据分析图表,并在一体化课程中加以实施。课前课后,学生使用云班课App完成作业以及小测试,教师在线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中,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使用金山表单小程序,根据课堂表现及实操表现完成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以及企业评价,教师通过小程序获取评价数据,并将评价数据汇总,生成直观的评价图表反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现状调整教学内容,对于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得每个环节表现的评估,从而产生改善自身表现的意识和意愿,在学习过程中起到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本评价模型根据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的特点与技校学生的特征,对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进行针对性分析及设计,将企业、行业评价规范以及技能竞赛评价标准整合起来,在分层指标设置了知识水平、实操技能、职业素养等指标。同时,本评价模型将学习过程中的具体环节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学生、组员、教师、企业专家作为评价主体,保证了评价的多元性。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科学的权重,实现了全面客观评价技工院校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

作者简介:唐若宓(1988-),女,汉族,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食品安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