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面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

作者: 罗伟丹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面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0

在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中,面制品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面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残酷。本文以37家面业上市公司2021年财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公司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偿债、盈利、运营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对影响面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增强面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一、构建面企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是基于降维的思想,在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信息完整的情况下,把繁杂的多个变量整合成少数几个独立的公因子来体现出原有多变量的基本信息,从而使数据的处理变得简便的过程。在确保数据资料真实可靠和研究可行的前提下,剔除部分数据资料不完整和数据不规范的企业,选取37家面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中12项财务指标,建立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名称见表1。

二、面企财务数据指标

评价综合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1.样本选取。本文从wind数据库中选取我国上市且重要业务为面业的40家企业,剔除财务数据缺失或没有披露的3家企业,最终以37家上市企业作为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单位。评价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各上市公司2021年财务报表经计算得出。

2.数据处理。(1)适用检验因子分析法。选用KMO与巴特利特检验来说明所使用的数据资料是否适用因子分析法。本文通过检验所获得的KMO值是0.602,大于0.5,满足因子分析的要求。(2)规范化评价指标。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用SPSS 22.0对每个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从而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并构成最终的分析样本。(3)确定特征值与贡献率。把原始数据输入SPSS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展开因子分析,获得公因子方差、特征值与累计贡献率等。由公因子方差可知12个变量间相关系数较大,大部分变量总值在70%以上,说明选择的因子对大部分数据信息具有很好的解释力。按照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分析主成分可知,共有4个因子进入分析(见表2),特征值分别为3.880、3.105、1.424和1.111,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7.809%、27.410%、13.754%和10.363%,累计贡献率达到79.336%,能很好地解释对应问题。所以,前4个因子为主因子,对面企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是较合适的。前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F1、F2、F3、F4。

3.主因子确定。通过对成份因子和旋转后成份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主因子F1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增长率、流动比率和流动负债率上都有较高的载荷,故将F1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二是主因子F2在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上载荷较大,故将F2命名为偿债能力因子。三是主因子F3在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上有较大的负荷,故将F3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四是主因子F4在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影响较大,故将F4命名为营运能力因子。

4.综合实力得分。通过规范化处理原始变量和结合各因子得分系数,统计得出各因子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F=(27.809F1+27.410F2+13.754F3+10.363F4)/79.336,最后得出上市面业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得分(表3)。

三、基于上述分析对于面业公司的建议

1.根据主要因子得分的分析。(1)主因子F1为盈利能力因子,可以反映出面业公司能否有效运用本公司所持有的资本创造更多的收益,从而减少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在37家上市面业公司中,立高食品、青岛食品和巴比食品在盈利能力上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2)主因子F2为偿债能力因子,偿债能力的强弱与公司可持续经营发展密切相关,能正面反映出公司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也能侧面反映出公司对债权人的权益保障程度。在37家上市面业公司中,金健米业、隆鑫股份和五米常香的偿债能力是最好的。

(3)主因子F3为成长能力因子,成长能力强说明企业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强,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经营效益。在37家上市面业公司中,维维股份、三全食品、黄国粮业和盛态粮食在成长能力方面较强。

(4)主因子F4为营运能力因子,营运能力强表明公司流动资产可以很好地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好现有资产,有利于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在37家上市面业公司中,梅花生物、金健米业、苏垦农发和维维股份均具备较强的营运能力。

2.根据综合实力得分的分析。(1)按照本文研究所建公司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对37家上市面业公司进行评分后的综合得分来排名,立高食品位列第一,第二是梅花生物,之后是金健米业、三全食品、维维股份、元祖股份等。华资实业、桂发祥等排名靠后。

(2)对于得分为正数的22家上市企业,笔者建议为更好应对行业竞争,企业应当适时对产业结构和公司策略进行调整,注重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使产品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公司内部,应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人岗匹配要合理,提升员工的劳动生产效率。

(3)对于得分为负数的15家上市企业,笔者建议公司提升业务运作的灵活性,加强资本流动,对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持续减少生产和资本运营费用,强化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