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角度下古风美食类短视频的外译研究

作者: 周萍 张毅然 杨希

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以展示古代饮食文化和传统烹饪技艺为主题的古风美食类短视频,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演绎方式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巨大的关注和传播。然而,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和观众对古风元素的理解差异,古风美食类短视频的外译在跨文化交际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在实际的外译工作中,外译者既要保留原文化特色和古风元素,又要考虑目标文化的接受程度和审美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翻译策略选择,以增加视频在目标文化中的传播范围和效果。为此,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外译建议和方法,以促进古风美食类短视频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与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是紧密相关的概念,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式,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理解的过程。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在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则是理解和造成文化差异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跨文化交际,个体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包括语言、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也可以促使个体更加敏感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同文化的语言和语言习惯、非语言沟通方式、行为规范等都会影响个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因此,个体需要对文化差异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了解,并在跨文化交际中适应和应对这些差异。

二、古风美食类短视频涉及的文化要素

古风美食类短视频是指以古代饮食文化为主题,展示古代特色食物制作、烹饪技巧和食材的视频内容,可以帮助人们回溯和了解古代饮食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古风美食类短视频通常通过视觉呈现精美的食物画面,配以详细的步骤演示和解说,让观众可以在视觉上感受食物的美味和精致,满足观众对美食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古风美食类短视频涉及的文化要素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宫廷风格的元素,强调华丽、精致和仪式感,如金碧辉煌的餐具、精美的食盘、瓷器等。二是常与历史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比如,展示唐朝、宋朝、明朝等特定历史时期的食物文化,介绍古代文人墨客的餐食习惯或者与传统节日和庆典相关的食物。三是常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食物在古代文化中往往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寓意吉祥、幸福、团聚等,古风美食类短视频会讲解食物的象征意义,以增强观众对食物文化的了解和感受。

三、跨文化交际角度下

古风美食类短视频的外译策略

1.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化特色和古风元素。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要保留原文化特色和古风元素,以准确传达古风美食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之处。首先,古风美食通常融入特定的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要素,保留这些元素可以展示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情境,丰富古风美食的背后故事。例如,针对特殊的历史典故或文化符号,可以选择适当的解释或注释,确保观众对背景知识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由于视频字幕的局限性,注释不可过于冗杂而导致视频观赏性下降。其次,在外译策略中平衡考虑原文化特色和古风元素是为了尽量保持古风美食类短视频的魅力和诱人之处,使观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就需要外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具备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充分了解原文化特色和目标受众的需求,以达到信息的准确性和最佳传达效果之间的平衡。

2.根据目标文化的接受程度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首先,要了解目标文化的接受程度和熟悉度。某些食物名称、烹饪方式和食材在目标文化中并不常见,甚至没有直接对应的术语,可以根据目标文化的接受程度,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于充分了解古风美食的目标受众,可以保留原文化特色和术语,以展现古风元素的独特魅力;对于接受程度较低或不太熟悉的目标受众,可以采用更直观和易于理解的译词或解释,以提高观众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其次,使用比喻和类比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将观众融入目标文化中。通过找到目标文化中与古风美食类似的食物或烹饪方式,或将特定的古风烹饪技巧与目标文化的烹饪方式进行比较,可以使观众更加亲近并了解古风美食的味道和特点。例如,在将“腊肉”一词译为西班牙语时,目标文化中并无完全对等的词汇,可采用归化法将其译为“cecina”,即“腌制,风干或需熏制的肉”,这样可以使西班牙语观众更易于理解,也使视频文本简洁精悍,符合视频字幕的特点。最后,要注意控制文化冲击的程度。文化冲击是指观众在跨文化交际中面临的不同文化认知和理解上的挑战,为了尽可能降低观众的文化冲击,可以采用更为柔和的翻译策略,让观众逐渐接受和理解古风美食的独特之处,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传播。

3.运用本地化手法使外译视频更易于接受。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下,运用本地化手法对古风美食类短视频进行外译,可以更好地适应目标文化的口味和需求,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风美食的文化魅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首先,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偏好,对古风美食类短视频进行翻译时可以根据目标文化的喜好,对食材、烹饪方式和调味进行适度调整,以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视频内容。其次,古风美食往往涉及特定的文化习俗和背景,目标文化的观众对此并不熟悉。在外译视频时,可以提供适当的解释和背景知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古风美食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故事,也可以通过文字说明、语音解释或图示等方式,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并与视频内容产生共鸣。最后,古风美食类短视频不仅涉及食物本身,还包括视频制作的元素,如音乐、声效、镜头设置等,在外译视频时可以根据目标文化的喜好和审美,适度调整这些制作元素,使视频更符合当地观众的口味和需求。例如,选择当地流行的音乐为背景音乐,或使用当地特色的镜头设置和特效等。

三、外译策略对古风

美食类短视频传播的影响

1.视频受众的范围。外译策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扩大视频的受众范围,从而提高视频的影响力。首先,采用多语言翻译的方式,拓展视频的受众范围。通过将视频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可以让更多地区和国家的人们理解和欣赏视频内容,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的观众,从而增加视频的传播覆盖面。其次,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对于古风美食类短视频来说,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观众有不同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可以针对特定文化背景进行调整,以确保视频内容符合观众的口味和喜好,增加受众的兴趣和参与度。最后,可以通过在不同平台上传播视频,拓展受众范围。将视频上传到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分享平台等,让更多不同背景的观众接触并分享视频,吸引更大范围的受众,提高视频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

2.视频传播的效果。通过增加视频的可理解性和可访问性,适应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兴趣,以及对观众反馈的调整和优化,外译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视频的传播效果。首先,外译策略可以提高视频的可理解性和可访问性,从而增强视频的传播效果。将视频内容翻译成多种语言,可以让更多的观众理解和欣赏视频,扩大受众范围,增加视频的曝光和传播机会。其次,外译策略可以通过适应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兴趣,提高视频的吸引力和接受度。通过深入了解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习俗和喜好,外译策略可以调整视频的内容、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其更符合观众的口味,从而增加观众的共鸣和情感连接,提高他们对视频的喜爱和关注度。最后,外译策略可以通过追踪和分析观众反馈,对视频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提高传播效果。通过观察观众的评论、点赞、分享和观看次数等指标,可以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提高视频的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

3.视频内容与风格。通过调整视频内容、考虑观众喜好和兴趣、结合流行元素和趋势、创新独特的元素等,外译策略可以对古风美食类短视频的内容和风格产生影响,提高视频的吸引力。首先,对视频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传播效果。古风美食类短视频通常涉及传统的食材、烹饪方式和食物文化,通过适当的解释和说明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视频内容。对于观众可能不熟悉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可以加入一些解释性的文字或语音说明,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视频的传播信息。其次,充分考虑观众的喜好和兴趣,调整视频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古风美食类短视频可以有多种风格,如古代宫廷风格、民间传统风格等,可以根据目标受众的偏好选择合适的风格,从而增加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提高视频的传播效果。如果观众偏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可以选择更注重古代传统元素的风格;如果观众更偏好时尚和年轻化的内容,则可以选择较为现代化的风格。还可以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和趋势,使视频内容更具时代感和分享度。例如,将古风美食与当代流行元素进行结合、使用流行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采用潮流的剪辑手法等,这样能够增加视频的时尚感和可分享性,吸引更多观众主动分享视频内容,从而提高传播效果。最后,通过创新和独特性吸引观众的关注。在制作古风美食类短视频时,可以突出视频与众不同的特色,如特殊的摄影角度、独特的故事情节、创意的烹饪方式等,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视频的传播效果和独特性。

综上所述,古风美食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觉需求,也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古风美食短视频的外译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同地区的食材、烹饪方法、食用习惯等都会导致出现翻译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古风美食类短视频的外译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对古风美食类短视频的外译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提高外译质量,更好地促进古风美食类短视频的传播。

作者简介:周萍(1991-),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口译与笔译。

张毅然(1991-),男,汉族,河南开封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

杨希(1984-),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教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