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结果分析

作者: 赵红磊 祁立新 刘欣 邹强

2021—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结果分析0

摘 要:为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21—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发现2021—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公布不合格食品642批次,共涉及762个不合格项目。通过分析可知,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持续稳定较好,但是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食品种类仍然不少,以食用农产品、水果制品、糕点等居多。不合格项目主要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量超标等。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

Analysis on Unqualified Results of National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from 2021 to 2023

ZHAO Honglei1, QI Lixin1, LIU Xin1, ZOU Qiang2*

(1.Weifan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Weifang 261100, China; 2.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ood safety situation in China, the information on unqualified food products in the national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ampling from 2021 to 2023 announc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was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It was found that a total of 642 batches of unqualified food products were announced in the national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sampling from 2021 to 2023, involving 762 unqualified items. Through analysi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 China remains stable and good,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types of food involved in food safety issues, mainly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uit products, pastries, etc. The main unqualified items include the excessive use of food additives beyond the scope and limit,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excessive residues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drugs.

Keyword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nspection; unqualified food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1]。自2014年实施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以来,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呈上升趋势,2017—2021年总体合格率均在97%以上[2]。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食品安全仍面临多重挑战,每年仍然有部分食品抽检不合格。本文通过对2021—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抽检不合格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不合格食品类别及不合格项目,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广大消费者等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网站“信息发布”栏目(https://www.samr.gov.cn/spcjs/xxfb/index.html),下载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布的食品抽检不合格通告,共计61期(2021年37期,2022年15期,2023年9期),

将通告数据逐条导入Excel软件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我国2021—2023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不合格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合格食品总体结果

2021—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发布

61期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共通告不合格食品642批次。从不合格数情况看,2021—2023年通告的不合格食品数量分别为387、157批次和98批次,逐年下降,这可能与不同年份通告数量不同有关。但是每年通告涉及的食品类别范围仍然较为广泛,2021—2023年不合格食品大类种类分别为27、26种和24种。

2.2 不合格食品大类分析

2021—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的不合格食品大类主要有食用农产品(111批次)、水果制品(55批次)、糕点(48批次),分别占不合格食品总数的17.29%、8.57%、7.48%。各类别具体不合格批次详见图1。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未公布抽检量,因此本文数据仅反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的不合格食品信息情况,不能直接反映全国食品的不合格情况。

食用农产品作为民众日常生活最常见的食品类别之一,是近年来抽检活动中检出不合格批次最多的食品大类[3-4]。2021—2023年通告的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共111批次,是不合格批次最多的食品大类,表明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监管仍然应当受到重点关注。

2.3 不合格项目分析

2021—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的抽检不合格食品共涉及762个检验项目,按照不合格项目类别来看,最多的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207项次),其次是微生物污染(186项次)、质量指标不达标(184项次)、农药兽药残留量超标(131项

次),这4类共占总不合格项次的92.91%。详见图2。

2.3.1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分析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可知,这类问题涉及食品大类范围较广(16个食品大类),不合格项次最多的大类是水果制品(80项次),主要是苋菜红、亮蓝等着色剂项目不合格。不合格的原因可能包括:①生产企业为了保持水果制品的鲜亮颜色超限量使用了着色剂,或使用了多种相同色泽着色剂导致“相同色泽着色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项目不合格;②工艺操作不规范[5]。此外,铝的残留量(干食品,以Al计)项目,在餐饮食品中(23项次)和淀粉及淀粉制品(13项次)中不合格情况较严重,不合格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了明矾等食品添加剂,导致该项目不合格。

2.3.2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是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一旦出现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6-7]。由表1可知,共通报微生物不合格176项次,其中致病微生物不合格3项次,占微生物不合格总项次的1.70%,占比较小。其他微生物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合格主要原因可能是卫生状况差、操作不规范或者灭菌工艺不达标等,提示生产企业应当加强生产过程管理。

2.3.3 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在食品抽检中屡见不

鲜[8-9]。如表2所示,在2021—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的抽检不合格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超标共涉及131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114项次,占比87.02%,兽药恩诺沙星不合格情况较为突出,共通告25项次。恩诺沙星是一种广效性抑菌剂,长期超量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受损、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过敏等不良反应[10]。

3 结论

近年来,我国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通过监督抽检、核查处置、日常检查等方式,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21—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不合格率分别为2.69%、2.86%、2.73%,表明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总体稳定较好。但仔细分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仍然较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琳,田恒旗,吴佳蓓,等.2019年—2020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8):897-900.

[2]秦胜南.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超97%[N].2022-08-09(A04-A05).

[3]李雅,郝桂娟,黄程,等.2018—2020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数据分析[J].食品与药品,2022,24(3):

256-261.

[4]韩世鹤,高媛,刘斯琪,等.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结果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4):4886-4893.

[5]吴长青,王海璐,冯俊.水果制品产品安全质量分析[J].质量与标准化,2021(1):48-51.

[6]曾晓昕,杨芝,黄建恒.食品微生物风险及安全控制对策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3(2):1-3.

[7]王伟杰.2017—2018年辽宁省市售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情况及其趋势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20.

[8]陈煜玲.沿海8省食用农产品2019年—2021年4月上旬监督抽检不合格结果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1(21):108-109.

[9]禹长海,杨燕,林治钰,等.2019年度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统计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1):8131-8140.

[10]陈玲.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118-119.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YFS0512)。

作者简介:赵红磊(1985—),男,山东潍坊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验检测。

通信作者:邹强(1982—),男,四川巴中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E-mai1: zhl.sunny@163.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