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样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作者: 王利军摘 要:本文阐述了食品抽样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食品抽样检测的目的、方法、原则及其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食品抽样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抽样检测;食品安全;应用
Application of Food Sampling and Testing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WANG Lijun
(Guangxi Guili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Institute, Guilin 54100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food sampling and testing, and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purpose, methods, principles of food sampling and testing, as well as its specific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links. It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ood sampling and testing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words: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food safety; application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食品抽样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然而,目前食品抽样检测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还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食品抽样检测的研究,对于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食品抽样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1 食品抽样检测的定义和目的
食品抽样检测是从大量的食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食品的质量状况。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抽样检测,可以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对大批量食品进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2 食品抽样检测的重要性
2.1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抽样检测可以对食品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包括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微生物等,从而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抽样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1]。
2.2 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由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化学物质等。食品抽样检测可以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食源性疾病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卫生监督和检测,可以防止食品受到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3 维护消费者权益
食品抽样检测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准确的食品质量信息,帮助消费者选择安全、放心的食品。通过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不合格食品,督促生产经营者加强质量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食品抽样检测也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2-3]。
3 食品抽样检测的方法和原则
3.1 抽样方法
食品抽样检测中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①简单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食品中抽取部分样品,每个样品被抽取的机会相等。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分布较为均匀的情况,如对同一批次、同一规格的小包装食品进行抽样。②分层抽样则是先将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分成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进行随机抽样。例如,在对不同产地的水果进行抽样时,可以先按照产地将水果分为不同的层,再从各层中分别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样本在各层中都有代表性,适用于总体差异较大的情况。③系统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个体进行编号,然后按照一定的间隔抽取样品。例如,对连续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样时,可以按照固定时间间隔或每隔一定数量的产品抽取一个样品[4]。
3.2 抽样原则
抽样时应遵循随机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原则。①随机性确保每个样品被抽取的机会相等,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抽样结果的客观性。②代表性要求样品能够真实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状况,这对于准确评估食品总体的质量至关重要。③可操作性要求抽样方法简便易行,便于实际操作。在实际抽样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如食品的存储条件、包装形式等,抽样方法应能够适应这些情况,确保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④经济性要求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抽样和检验成本。食品抽样检测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合理控制成本可以提高抽样检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5]。
3.3 检测原则
在开展食品检测时应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时效性原则。①科学性。检测方法必须基于科学理论开发,结合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确保方法的科学可靠性。②公正性。承担食品检测相关工作的机构应独立于食品的生产、销售等利益相关方,在组织架构、资金来源等方面要保持独立。无论是大型知名食品企业的产品,还是小型家庭作坊生产的食品,都要按照相同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检测,不能因为企业的规模、品牌知名度等因素而区别对待[6]。③准确性。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相关检测人员也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各种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且要严格遵守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④时效性。食品具有保质期和时效性,尤其是易腐食品。因此,检测工作需要及时开展,在采样后要尽快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食品在市场销售时的质量状况。对于保质期较短的加工食品,如面包、糕点等,也需要在保质期内完成检测,避免因食品过期而导致检测结果失去意义。
4 食品抽样检测在生产环节的应用
4.1 原料入库前抽样检测
4.1.1 抽样计划制定
在食品生产环节,原料入库前的抽样检验至关重要。制定抽样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料的种类、来源、批次等信息。对于不同类别的原料,应采用不同的抽样比例和方法。例如,对于粮食类原料,由于其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合格证等信息明确,有正常的光泽、无异味、无结块、无杂质、无霉变等特点,可根据原料的总量,确定抽样数量和位置,确保抽样的代表性。
4.1.2 结果判定与处理
当抽样检测结果出来后,对于不合格的原料,应采取严格的处理措施。如果原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如含有有害物质、变质等情况,应立即采取退货或销毁等措施,确保不合格原料不会流入生产环节。同时,对于不合格原料的处理情况,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原料的名称、批次、不合格项目、处理措施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对于合格的原料,则应按照规定的储存方式进行妥善保管,确保原料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和损坏[7]。
4.2 成品出厂前抽样检测
4.2.1 批次划分与方案制定
在成品出厂前的抽样检测中,批次的合理划分是确保抽样有效性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同一生产线上、同一状态下生产的产品划为一个批次,具体划分以每日、每生产班组生产的同一种型号产品为一个批次。制定抽样方案时,需考虑产品的特点、生产规模和质量风险等因素。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样数量可根据相关标准和经验确定,如无其他特殊规定,应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样。当抽样数量出现非整数时,可以采取个位数加一的方法确定抽样数量。
4.2.2 结果判定与处理
对抽取的成品样品进行检测后,需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如果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则该批次产品可以出厂销售;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召回、暂停销售或销毁。召回的产品应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确定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果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含有有害物质、变质等情况,应立即进行销毁处理,避免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5 食品抽样检测在流通环节的应用
5.1 批发市场进货查验食品检测报告
在食品流通环节中,批发市场的进货查验制度至关重要。批发市场作为食品流通的重要枢纽,其进货查验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够有效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批发市场在进货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食品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证明文件,以确保食品的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同时,批发市场也应对进货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样品,依据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5.2 零售市场抽样检测
零售市场是食品流向消费者的最后一个环节,确保这一环节的食品安全对于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安全可靠的食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零售市场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可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消费者手中,从而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5.3 进口食品抽样检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进入国内市场。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生产标准和监管体系存在差异,一些不符合国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能会流入市场,对国内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严格的食品抽样检测对确保进口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此外,进口食品的检验也有助于维护国内食品市场的秩序。如果对进口食品的检验不严格,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商家趁机销售不合格食品,扰乱市场秩序。同时,严格的检验也可提高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信任度,促进进口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8]。
6 食品抽样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发展趋势
6.1 检测技术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抽样检测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食品抽样检测的重要趋势。例如,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分子生物检测技术等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6.2 政府持续加大食品抽样检测投入
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完善食品抽样检测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食品抽样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同时,持续加大对食品抽样检测的投入力度,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确保食品抽样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9]。
7 结语
食品抽样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食品抽样检测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市场的信心。同时,食品抽样检测通过规范食品生产和经营行为,为科学决策和风险评估提供了有力依据,助力政策制定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未来,食品抽样检测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检测技术将更加先进,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并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接轨。这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为全面保障食品安全和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褚红英.论食品监督抽检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意义[J].现代食品,2024,30(10):145-147.
[2]王芳.当前食品抽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4(14):50-52.
[3]王震磊.探析食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4(16):101-103.
[4]李雨露,彭雯婧,卢素珍,等.食品安全监管精准抽样策略探讨[J].现代食品,2023,29(21):126-128.
[5]党春林,徐向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抽检环节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食品工业,2024(3):16-18.
[6]杨昌林,刘灿灿.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调味品,2022,47(6):212-216.
[7]佟晓波.浅谈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作用[J].品牌与标准化,2024(4):157-160.
[8]曹敏.基层食品监督抽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4,30(9):120-122.
[9]雷创.当前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中外食品工业,2024(12):10-12.
作者简介:王利军(1976—),男,湖南临武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