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食品加工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 程雨薇

摘 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富硒食品市场需求并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本文分析富硒食品加工现存问题,并提出富硒食品加工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从而推动富硒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富硒食品;食品加工;加工流程;加工环境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ocessing of Selenium-Rich Food

CHENG Yuwei

(S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uzhou 234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growing market demand of selenium-rich food and protect the health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elenium-rich food processing,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lenium-rich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Keywords: selenium-rich food; food processing; processing procedures; processing environment

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营养健康产业转型升级[1]。富硒食品因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在健康食品领域备受瞩目。富硒食品加工行业也面临着相应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在富硒食品加工方面,如加工流程的合理性、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加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等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富硒食品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1 富硒食品加工现存问题

1.1 加工流程方面

①原料预处理环节缺乏精细化操作标准。例如,在富硒农产品的清洗过程中,未能依据不同硒含量及作物特性制订精准的清洗参数,导致部分硒元素流失或杂质残留过多,进而影响产品品质。②加工工序衔接不紧密,各环节之间存在时间差与物料转运损耗。例如,在富硒谷物加工中,从脱壳工序转换至磨粉工序时,因设备布局不合理,物料在转运过程中易受潮结块,进而影响后续粉质的细腻度与均匀度。③缺乏系统性的质量监控流程,无法实时监测加工过程中硒含量的变化以及各项理化指标是否达标,使得最终产品质量波动较大,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富硒食品标准化、稳定化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富硒食品加工产业的高效与高质量发展。

1.2 加工仪器设备方面

①设备老化现象普遍。许多小型富硒食品加工企业仍在使用陈旧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能耗高、效率低,在硒元素的精准添加与混合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误差。②设备自动化程度不足。在富硒食品的包装环节,多数企业依赖人工操作或半自动化设备,难以实现大规模、快速且精准的包装,增加了人力成本与包装误差。例如,在富硒茶叶的小袋包装过程中,人工包装速度慢且易出现计量不准、封口不严等问题。③缺乏针对富硒食品特性的专业检测设备,难以对加工过程中的硒形态、有机硒与无机硒比例等关键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无法为生产工艺调整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阻碍了富硒食品加工技术的升级与产品品质的提升[2]。

1.3 加工人员方面

①专业知识匮乏现象较为普遍。多数加工人员对硒元素的特性、富硒食品加工工艺原理了解甚少。例如,在富硒水果的加工中,加工人员因不了解硒在不同温度、湿度下的活性变化,可能在烘干或保鲜处理过程中错误操作,致使硒元素活性丧失或产生有害物质。②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加工人员未经系统培训就上岗操作复杂的加工设备,无法精准控制富硒产品的加工参数,导致产品口感、营养成分和硒含量不稳定。③加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淡薄。在富硒食品生产过程中,加工人员未充分认识到严格遵循加工标准和卫生规范的重要性,可能出现违规添加非富硒原料或忽视生产环境清洁消毒等行为,极大地增加了富硒食品的质量安全风险,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企业声誉。

1.4 加工环境方面

富硒食品加工环境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卫生条件方面,车间清洁消毒工作存在漏洞,如地面、墙壁及生产设备表面清洁不到位,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在富硒肉类加工过程中,这些微生物可能污染食品,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同时,车间通风系统不完善。在富硒食品加工车间,油烟和湿气无法及时排出,会造成车间内空气污浊、湿度增大,不仅影响加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可能使富硒食品受潮变质,影响产品口感与保质期。再者,车间温湿度控制不佳。富硒食品原料及成品对储存和加工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较为严格,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温湿度调控设备与监控手段。在富硒茶叶加工过程中,若环境湿度过高,茶叶易发霉变质,硒元素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无法保留原有的营养价值,从而降低富硒食品的市场竞争力[3]。

2 富硒食品加工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引入自动信息技术,科学优化加工流程

为了提高富硒食品加工的效率与质量,必须重视加工流程的数字化与自动化改造。因此,富硒食品加工部门应积极引入自动信息技术以优化加工流程。①利用传感器技术构建原料智能检测系统。在原料预处理阶段,鉴于富硒原料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且硒含量差异大等问题,需凭借专业光谱传感器,依据不同原料如富硒茶叶、菌类、蔬果等各自独特的光谱反射或吸收特征,精准设定硒含量检测参数,误差可控制在极小范围。接着,借助高分辨率图像识别技术,对原料外观、色泽、纹理等细微特征进行深度分析以识别杂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智能算法自动生成适配特定原料的清洗方案。从清洗时长、水流强度到清洗剂种类与浓度,均应精细规划,确保在高效去除杂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硒元素。②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加工工序,依据富硒谷物加工的复杂工艺流程,科学合理地规划脱壳、磨粉等设备的布局,采用封闭式物料转运通道设计,并配备高效自动化转运设备,确保物料在各道工序间的快速、平稳转移,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间间隔和降低转运损耗。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精准调控,保障磨粉的细腻度与均匀度符合高标准要求,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③建立依托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的质量监控平台,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通过分布在各环节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包括硒含量动态变化、理化指标波动等各类关键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云端数据库。运用专业的数据分析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比对,及时精准地发现加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迅速发出预警信号,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程动态监测与精准控制,确保每一批次的富硒食品都能满足消费者对于标准化、稳定化品质的严格需求,提升富硒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

2.2 应用先进仪器设备并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解决富硒食品加工中设备问题的关键在于应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并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①针对设备老化问题,应全面评估现有设备状况,制订更新换代计划,优先淘汰能耗高、误差大的陈旧设备,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②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在富硒食品包装环节,引入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如针对富硒茶叶的小袋包装,选用集计量、包装、封口于一体的高速自动化包装机,实现大规模、快速且精准的包装作业,降低人力成本与包装误差。此外,配备专业的富硒食品检测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加工过程中的硒形态、有机硒与无机硒比例等关键指标[4-5]。同时建立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校准、清洁与维护设备,确保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生产工艺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促进富硒食品加工技术升级与产品品质提升。

2.3 引进专业人才并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

提高富硒食品加工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因此,富硒食品加工部门应着力于人才建设。①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优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等吸引富硒食品加工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与科研人才加入,充实企业的技术研发与管理团队。例如,吸引在富硒水果加工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才,为企业解决硒元素在加工过程中的活性保持与转化问题提供技术支持。②针对内部员工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在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板块,邀请业内资深学者进行系统授课,深入讲解硒元素在不同酸碱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在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机制,结合富硒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使员工从根本上理解加工工艺的科学内涵。在操作技能培训维度方面,安排员工到先进的富硒食品加工示范车间进行实操演练。以富硒肉制品加工为例,由经验丰富的技师手把手指导员工精准调控腌制时间、温度和添加剂用量,确保产品风味与品质的一致性,同时提高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能力[6]。而在质量控制意识培训方面,通过剖析行业内典型的质量安全事故案例,详细解读国家食品安全法规与行业标准,使员工树立严格的质量红线意识,明白违规操作对消费者健康和企业生存的严重危害,从思想根源上保障富硒食品的质量安全,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与市场信誉。

2.4 加强加工环境优化设计,保障卫生标准

富硒食品的加工环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优化加工环境设计是提升食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富硒食品加工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工环境优化。①在卫生条件改善方面,鉴于富硒食品加工对卫生环境的严苛要求,需构建完善且严格的车间清洁消毒体系,明确每道工序前后的清洁消毒细节与责任人。例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级消毒剂,其杀菌谱应覆盖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确保消毒效果。自动化清洁机器人应具备可调节的清洁力度与多种清洁模式,以确保能深入设备缝隙等难以触及区域,配合人工定期深度清洁,形成全面的卫生防护网。微生物检测不仅要涵盖常规的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计数,还应针对特定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如在富硒肉类加工车间,加强对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的检测频次,确保车间卫生环境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有效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保障富硒产品的食用安全。②完善通风系统设计。根据不同富硒食品加工特点,合理规划通风管道布局与通风量,安装高效的油烟净化设备与除湿设备,及时排出车间内的油烟和湿气,保持空气清新与干燥,保障加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富硒食品受潮变质,延长产品保质期与提升口感。③加强温湿度调控与监控,依据富硒食品原料及成品的储存和加工要求,配备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智能调控设备,如在富硒茶叶加工车间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系统,实时监测并精准调控环境温湿度,避免因温湿度控制不当导致茶叶发霉变质、硒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等问题,从而保证产品品质与营养价值[7]。

3 结语

综上所述,富硒食品加工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加工流程、设备、人员和环境等方面,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则需要从技术创新、设备更新、人才培养和环境优化等多角度着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未来富硒食品加工有望通过引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强化质量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7-02-15)[2024-10-30].http://m.mofcom.gov.cn/article/b/g/201702/20170202516062.shtml.

[2]吴丹,杨苗苗,李白存,等.补充方式及加工过程对食物中硒含量的影响研究[J/OL].中国食物与营养,1-6[2024-10-30].https://doi.org/10.19870/j.cnki.11-3716/ts.20240927.001.

[3]梁勇,陈旭,李书艺,等.加工对食品中硒及其生物可及性影响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23,48(11):32-40.

[4]曹赵云,李洪艳,柴爽爽,等.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稻米中5种硒形态[J].粮油食品科技,2023,31(6):20-27.

[5]卢鑫,张琳,王铁良,等.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测定富硒小麦中硒代氨基酸[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3,13(12):1466-1472.

[6]潘芸芸,姜竹茂,艾春梅,等.富硒乳制品的生产研发进展及前景分析[J].中国乳业,2020(8):89-92.

[7]杨彬,刘晓新,黄文敏.贵港市富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17):220-223.

作者简介:程雨薇(1995—),女,安徽凤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食品加工和功能性物质富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