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 刘美娟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in School Canteens
LIU Meijuan (Liling Administration forMarketRegulation, Liling 41220o, China)
Abstract: School food safe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actical interes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the society pays high attention to it. Campus food saf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governa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ampus food safety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aiming to improve the effciencyand efect of campu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ensure the food safe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Keywords: school cantee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评价,将校园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当前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系列问题。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社会关注度高,舆论燃点低,且直接关乎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探讨校园食堂食品从业者和管理者如何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助于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守护好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对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校园食堂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1.1涉及群体基数大,供餐体量大
2023年,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1]。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乎3亿多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校园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高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性不断深人,大家对生活品质、食品安全、“0添加”、营养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1.3用餐群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场所,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健康问题是每个家庭中的重中之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果影响恶劣,对学校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2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校园食品安全组织架构不健全
校园食品安全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为了确保校园食品的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架构来管理食堂食品安全。然而,部分学校虽然按照要求配备了食品安全员和食品安全总监,但是配备的人员专业性不强,职责不明确。部分学校将食堂外包,但并未设立专门的食品外包监管机构,对外包的食品经营者管理存在盲区,同时对外包的食堂经营者的进人和退出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因此,校园食品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给师生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2.2食品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规章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标准。部分学校对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消除效果不佳,问题频发。例如,部分学校“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流于形式,只追求完成任务,而没有真正起到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的效果。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培训不足,晨检、留样、消毒、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食堂人员和环境卫生状况不佳,留样不规范。部分学校落实“陪餐”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做到详细记录餐食的新鲜度、营养搭配、口味问题和后续处理跟进情况,且缺乏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方面的指导。
2.3校园食堂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
以湖南某一偏远乡镇为例,中小学、幼儿园学校虽然有完备的安保监控系统,但是由于经费问题个别学校食堂未被纳入安保范围,未安装摄像头,大部分食堂即使装了摄像头,因为技术问题,相关数据无法中转到当地县级监管部门的监管平台。因此,对于经费严重不足的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地区,“互联网 + 明厨亮灶”建设推进缓慢,任重道远。目前湖南省学校食堂建设参考的是2021年10月3日实施的《学校食堂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而大多数农村地区学校建设年代久远,生源少,经费严重不足,食堂未重建,由于此前的场所设计不合理,材料和设施质量标准要求相对较低,已无法满足现在的标准要求。另外,由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学习培训不到位,经费不足,部分学校破损的设施设备特别是“三防”设施得不到及时修缮或更新,存在巨大食品安全隐患。
2.4监管力量薄弱
市场监管部门在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市场监管部门是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和部分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依据职能,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校园食堂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促学校、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教育指导食品从业人员按照要求规范操作,查处食品经营过程中的各类违法行为,严重者可吊销许可证,对食品经营者有较强的监督作用。专业的市场监管力量可以有效降低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帮助构建更稳固的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但是目前基层普遍存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以湖南省某县级市为例,该县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经历了3轮机构改革,开启了综合监管、综合执法的全新时代,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加之受历史和政策因素影响,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大,学习主动性不够,临近退休人员多,新招录人员少,人员流失率大,食品方面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社会各界的期盼和需求,部分人员无法发现监管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监管工作效果不明显,导致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除不彻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506.pd原版全文
3强化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3.1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3.1.1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
① 明确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而食堂经营者、食品原材料配送单位等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2]。按要求配备专业性强的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厘清岗位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② 加强外包管理。严格按照招标程序统一组织招标,建立食堂承包经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堂承包经营企业进入和退出制度,依法依规与承包经营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协议,明确双方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合理确定合同期限。 ③ 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机制,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师生满意度测评,公开测评结果,并将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参考。
3.1.2 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① 制订培训计划和岗位考核办法。培训内容应涉及法律法规、餐饮操作规范、典型案例,让从业人员提升规范操作水平,彻底认清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的必要性。提升从业人员准入门槛,明确从业人员需通过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并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② 组织线上线下学食品安全知识。开发线上平台,免费发布全面且丰富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方便相关人员学习。线下可邀请食品安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了解基层困境和现状的一线监管人员、食堂经营管理示范点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析经验,极具参考价值。③ 开展警示教育。集中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学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增强各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意识[3-5]。
3.1.3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经费保障,逐步完成食堂合理布局、设施用具更新换代,特别是加大消毒设施和保洁设施的配备,持续推进“互联网 + 明厨亮灶”工程实施,对无效“三防”设施及时更换。
3.2创新监管手段
① 推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革新升级。研发和引入能快速、精准检测的设备,提升检测效率和精度,特别是对微量污染物和非法添加剂的快速检测。 ② 借助“互联网 + ”力量。通过“互联网 + 明厨亮灶”,实现对校园食堂的实时监控,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督促约束效果全面提升。通过“互联网 + 你点我查”,实现对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产品的抽检或监管,直接回应人们的关注和需求[6-7]。通过“互联网 + 直播监管”,让大众也可以参与进来,建言献策,共同关注监督食品安全,同时也能约束监管人员更加专业、规范地开展监督检查,促进监管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监管能力。
3.3优化基层监管人员结构
① 全面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各级各部门应鼓励人员向基层倾斜,应保证各派出基层市场监管所配备不少于3名的专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人员配备上确保网格化管理制度执行的可持续性,实行网格长负责制,确保每一网格有一名具备食品安全专业素养的人员。 ② 加大对具有食品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订人员培养的长期计划,保证食品监管效果的持续稳定性。 ③ 加大基层监管人员补贴力度和专业知识扎实人员的激励政策,提升监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失。
3.4提升监管队伍能力
① 调动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学习积极性。建立相关学习激励制度,树立监管人员应持续学习的意识。② 加大培训力度,让每一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清楚作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③ 加大基层监管设施投入力度。只有确保基层基础硬件设施先进,才能助力监管工作效率提升,效果巩固。
3.5 社会监督
鼓励每个学校成立膳食委员会,人员以切实关注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学生家长为主,其他关注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为辅。膳食委员会可统一协调安排家长入校,加强对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监督,弥补职能部门监管的局限性,激发学校更好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另外,可依托各社区、村级群,向社会公布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反馈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反馈问题优先办理机制,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4结语
校园食堂供餐体量巨大、社会关注程度高,事关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学校自身、相关职能部门、从业人员需要加强重视,基于校园食品安全现状,研究对策,积极投身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格局,切实守护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闫伊乔.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N].人民日报,2024-3-20(1).
[2]沈锋.智慧监管在学校食品安全保障中的作用[J]现代食品,2024(18):159-161.
[3]廖标,周颂航.湖南省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8):1018-1021.
[4]李永新,陈新明,李德芳.社会治理视域下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4,24(10):485-494.
[5]董竞荃.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我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6]许璟.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24(20):58-60.
[7]醴陵市人民政府网.醴陵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2021-07-01)[2025-02-01].http://www.liling.gov.cn/c1059/20241118/i2278736.html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50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