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 张辉 张晓燕 冯冬梅Research on the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Prepared Dishes Industry
ZHANG Hui, ZHANG Xiaoyan,FENG Dongmei (Heze City Institute of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Testing,Heze274ooo,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significant acceleration of people's pace of life,consumers are increasingly inclined towards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in their dietary choices.prepared dishes are cleaned,cut,paired,and procesed in advance,and storedusing freezing or vacuum packaging technology. After purchase,consumers only need to cook or even open the bag to eat, which is popular among the public.In recent years,the scale of the prepared dishes market has continued to expand,showing a strong growth trend. However, thereare stil some deep-seated problems that seriously hinder the further upgrading of the prepared dishes industry.It is urgent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and formulat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olution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words: prepared dishes industry; development challenge; coping strategy
预制菜产业是顺应现代快节奏生活而诞生的新兴产业,其为当代消费者提供了快速获取美味、营养食物的便捷途径,无论是家庭日常用餐,还是餐饮行业的食材供应,预制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预制菜节省了烹饪时间;对于追求出餐效率的餐厅来说,预制菜保证了菜品的稳定供应。然而,在预制菜产业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探寻有效的应对策略,关系到预制菜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更与消费者的饮食体验和食品安全息息相关。
1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1食品安全问题
预制菜产业的食品安全状况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考验。 ① 在原材料供应端,把控质量的难度较大。
预制菜的原材料丰富多样,涵盖蔬菜、肉类、调料等多个品类,供应源头广泛且繁杂,部分原材料供应商受利益驱使与成本压力影响,会降低质量管控标准,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兽药残留超标的食材以及变质原材料流入预制菜生产环节,给食品安全埋下极大隐患。 ② 预制菜的加工包含清洗、切割、烹饪以及包装等多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是食品安全的关键节点,加工设备若清洁不彻底,就会残留上次加工的物质,污染后续加工的食品;加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如未严格遵循卫生标准,极有可能引入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食品添加剂若使用不当,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都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
1.2 市场认知度问题
尽管预制菜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对其概念、特点和优势缺乏全面了解。受传统饮食观念影响,一些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经过加工,可能存在添加剂过多、营养成分流失等情况,对其品质和安全性持怀疑态度,降低了购买意愿,限制了预制菜市场的拓展。预制菜企业在市场宣传推广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企业投入相对较少,宣传渠道和方式较为单一,使得预制菜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难以提升。许多消费者对市场上的预制菜产品几乎没有了解,或者对预制菜产品的品牌和种类了解甚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预制菜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1.3冷链物流问题
冷链物流成本过高,给预制菜产业带来了沉重的运营负担。预制菜的冷链物流需要配备专业的冷藏设备、运输车辆以及仓储设施,且维持低温环境所需能耗较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同时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网络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1.4产品同质化问题
预制菜市场产品创新动力匮乏,同质化现象突出。多数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投入有限,缺乏创新思维,且产品在口味、包装、功能等方面相似度极高,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预制菜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常常忽略地域文化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菜品口味、食材的偏好各不相同,市场上缺乏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预制菜产品,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限制预制菜市场的发展[1]。
2预制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预制菜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条件,双方应签订详尽且严格的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检验流程以及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例如,针对蔬菜类原材料,规定农药残留的最高限量;对于肉类,明确兽药残留的检测指标等。为了实现对原材料的全程监控,企业需搭建一套先进的质量追溯体系,借助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详细记录原材料从农田或养殖场采购、运输途中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等)、仓储时的条件以及进入加工环节的具体信息。一旦出现原材料质量问题,能够迅速锁定问题源头,召回相关批次产品,避免问题预制菜流入市场,切实从根源上保障预制菜的食品安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543.pd原版全文
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全面清洁和深度维护。每次维护后,都要详细记录维护时间、维护人员、更换的零部件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信息,形成设备维护档案。加强对加工车间的卫生管理,制订严格的清洁消毒制度,明确每日、每周、每月的清洁任务和消毒频次,确保加工环境的卫生安全。对于加工人员,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安排实际操作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加工人员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制订明确的操作规范手册,要求加工人员严格按照手册进行操作,杜绝人为疏忽或违规操作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企业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添加剂的种类、使用范围和使用剂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2]。
2.2 提升市场认知度
预制菜企业要加大市场宣传推广力度,打破传统单一宣传模式的局限,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广泛覆盖面,制作专业、生动的宣传广告和专题报道。在电视上投放广告,展示预制菜的制作过程和美味成品;在报纸上刊登专题报道,介绍预制菜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积极拓展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宣传渠道。利用短视濒平台制作有趣、实用的预制菜烹饪教程和产品展示视频,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关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话题讨论、抽奖等互动活动,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对预制菜的认知度。企业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如在超市、商场等场所举办试吃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预制菜的美味,推出打折、满减、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预制菜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企业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将品牌形象塑造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加工工艺到成品检验,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可靠。优化产品包装设计,结合产品特点和目标消费群体的喜好,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包装。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快速响应的客户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企业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给贫困地区捐赠预制菜、参与环保活动等,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3]。
2.3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预制菜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冷链物流配送路线来降低成本。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订单分布、交通状况、配送时间要求等因素,规划出合理的配送路线,减少运输里程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提高冷链物流设备的利用率,合理安排货物装载,避免车辆和冷库的闲置浪费。加强与冷链物流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享物流资源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降低物流成本。相关部门也应出台对应的扶持政策,如给予冷链物流企业税收优惠,对购置冷链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免;提供财政补贴,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等给予资金支持,降低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间接降低预制菜的冷链物流成本。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制订科学合理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规划,在重点农产品产区、消费集中区域以及交通枢纽等地,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冷链物流园区、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投人资金,共同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覆盖率,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加强冷链物流站点建设,确保预制菜能实现全程冷链运输,提高冷链物流的整体服务能力[4]。
2.4推进产品创新
预制菜企业要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加大在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应包括食品科学、营养学、烹饪工艺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共同开展预制菜产品的研发工作。利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资源与技术优势,结合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预制菜产品。通过持续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如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场景、不同健康需求的消费者,开发个性化预制菜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将地方特色美食与预制菜相结合,组织专业团队对各地传统名菜、特色小吃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良,使其适合预制菜的生产和加工工艺,将四川的麻婆豆腐、广东的肠粉、东北的锅包肉等地方特色美食开发成预制菜产品,保留其独特的口味和风格,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关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根据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开发出一些低糖、低盐、低脂和高纤维的预制菜产品。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注重营养搭配和食材的选择,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预制菜产品[5]。
3结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制菜产业作为新兴食品领域迅速崛起,凭借便捷、高效的特点,高度契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然而,预制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食品安全把控困难、消费者认知有限、冷链物流成本高、产品缺乏特色和行业标准不统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必须携手合作,制订有效策略,共同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耿伟.预制菜的安全与控制研究进展浅析[J].中国食品,2023(17):128-131.
[2]孙立军,李逾男,李加明.以预制菜为牵引促进潍坊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研究[J].现代化农业,2023(3):56-58.
[3]张玥,李冰,冯俊.预制菜产业发展分析和未来展望[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3(2):111-113.
[4]蔡丽君.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产品市场,2022(24):42-43.
[5]孟刚.抢占春节餐桌预制菜市场潜力与挑战并存[J].中国食品,2023(3):76-7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paq20250543.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