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的对策建议
作者: 步岩刚摘 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着每一个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开展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至关重要,而推进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相关工作,是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方法,同时对改进检验检测工作质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提出推进开展“双认证”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对策;建议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Work of “Double Certification” in County-Level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Institutions
BU Yangang
(Changji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and livestock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Changji 831100,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s related to the health of every consumer, carrying out effective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work is crucial, and promoting the county-level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double certification” related work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spection and testing work also ha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ouble certification” in county-level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institutions, and explor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ouble certification” work.
Keywords: county level; agricultural product testing institutions; “double certification”;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颇为关注[1]。食品安全的根源是农产品安全,其基础仍是在农业。对于该方面的安全,不仅要注意“产”的问题,还要注重“管”的问题。众所周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检验检测是对其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2]。然而,为了保证检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促进本地域农业方面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主动开展“双认证”相关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思考探索提出推进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顺利通过“双认证”考核,持续提升检测能力提供参考。
1 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的基本现状
1979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逐年发展,稳步前进。2006年以后,通过对“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建设规划的实施,全国实现了农产品检测体系市、县基本全覆盖。按照“双认证”工作要求,大部分县级检测机构已完成第一轮“双认证”工作,随着农产品抽检监测项目参数逐步增加,对检测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目前,大部分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已进入新一轮扩项或复评审“双认证”阶段。
2 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检测人员短缺,技术队伍不稳定
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的人员短缺是最突出的问题,县级检测机构事业编制数少,专业检测技术队伍不稳定,一般由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抽调组成,内部兼职现象突出。同时还存在混岗情况,难以保证检测技术人员专职开展检验工作。此外,编外相关检测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高,同时存在工资低、政策限制等原因,导致直接从事检测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专业检测人员短缺,人员流动较大,导致“双认证”工作连贯性差、相关性低,从而大幅延缓了开展“双认证”工作进度[3]。
2.2 检测经费投入不足,正常运转难以维持
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检验检测专项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多来自县级财政,但由于县级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甚至有部分专项工作经费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由于检测工作及实验室运行成本较高、经费投入不足,大型分析仪器的运行、维护、化学试剂及耗材购买等方面存在困难[4],这是影响县级检测机构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另外,“双认证”工作专项经费更是投入不足,导致检测机构正常运转受阻,推进考核认证工作缓慢。
2.3 仪器设备单一,“双认证”申报参数受限制
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规模较小,按照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标准,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大型仪器设备配备单一[5],如只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然而,由于检测技术持续更新发展,原有设备已经很难满足检测要求。在开展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时,由于仪器设备购置周期较长,导致现阶段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严重缺乏,致使县级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受限,可申报项目参数较少,选择范围较窄。
2.4 检测机构不独立,“双认证”工作准备不充分
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不独立,有些县级检测机构与农业综合执法、农技推广等单位在一起,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验检测,又要进行农技推广以及在种子方面进行管理,同时还会涉及开展案件执法相关工作,并且其中职责分工也非常模糊,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职能很难发挥作用。上级单位虽然在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和“双认证”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但缺乏后期运行管理,且对其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开展“双认证”工作准备不充分。
3 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人才培养,稳定专业技术队伍
加大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的招录、引进、教育培养力度,严格按照高标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加强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等各关键环节的人员进行选拔和培养。采取“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针对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指导教学,持续提升检测工作者自身能力。保持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性,确保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人员能力水平达到检测机构“双认证”评审考核要求[6]。
3.2 加大财政投入,实现检测经费保障
①积极争取县级财政支持力度,相关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将工作经费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确保专项工作经费发挥最大效能,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体系规范运行。②县级检测机构根据县市产业特点,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承诺达标合格证、援疆项目等多种方式申请国家、自治区等相关配套项目,争取资金保证检测以及扩项工作正常运转[7]。③积极申请开展“双认证”专项经费,同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积极争取检测实验室耗材、试剂等方面支持,保障“双认证”工作顺利开展。
3.3 加大设备投入,扩大检测参数范围
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需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投入,狠抓仪器设备配置优化,加大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及时添置液相、气相质谱联用仪、微波消解仪等大型精密设备,持续推动仪器设备实现实时更新。进一步推进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资质认定工作,扩充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涉及参数在内的检测项目。
3.4 明确职能定位,积极做好“双认证”准备工作
进一步明确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职能定位,提升对“双认证”相关工作重视程度,理清思路,提前做好计划,进一步完善检测机构质量体系文件,明确人员工作职责,更好地完成“双认证”各项准备工作。
3.4.1 加强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是决定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工作质量的高低与人员素质紧密相关。因此,相关部门要谋划好人员配置,明确检测机构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岗位职责,建立人员档案。同时制订人员年度培训计划,使得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
3.4.2 加强仪器管理
仪器设备设专人管理,有效构建仪器设备档案,并对仪器设备进行唯一性标识管理,定期开展校准或检定工作。同时,制订期间核查计划,按照计划完成期间核查。此外,各类仪器设备操作者应经培训考核通过后授权持证上岗。
3.4.3 加强样品、标准物质和试剂等的管理
①规范检验样品管理流程,加强样品接收、编号、贮存、流转和处置等工作,并对相关资料妥善保存。②做好标准物质管理工作,实现标准物质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流转有痕迹,同时定期开展期间核查,保证标准物质量值准确。③做好试剂质量评价验收工作,确保质量过关。
3.4.4 加强质量体系运行
①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内部质量审核,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体系。②县级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等质量体系文件开展各项检验检测活动,使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保证出具准确无误的检验检测报告[8]。
3.4.5 加强环境管理
加强实验室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废弃排放等环境指标要求。同时做好安全防护管理,做到检测与办公区域有效隔离,有效识别危险源,消除危险隐患,建立良好工作环境。
3.5 深入基层,做好“双认证”指导工作
为做好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产品检测机构要深入县市做好“双认证”工作指导,积极开展实验室管理和业务培训。①帮助县级检测机构解决实验室管理中遇到的难题,组织检测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县市检测技术人员能力[9]。②按照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双认证”申报参数范围,安排技术骨干开展“蹲点”式指导,切实推进“双认证”考核评审各项工作。③自治区相关行政部门组织开发新检测方法。争取制定农产品检测相关地方标准,从而解决县级检测机构“双认证”申报参数少、检测标准依据少的难题。
4 结语
真实、准确的检验检测数据,可以客观反映出受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因此,只有提升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持续推进“双认证”工作落地,才能保障安全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从而使得人们获得更多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亚,刘中良,李霞雪,等.提升雅安市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的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21(5):87-88.
[2]牛巍.长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现状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0):68-69.
[3]李雪,仙米斯娅·塔依甫,杨文娟,等.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16):237-238.
[4]赵楠.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17(3):52-53.
[5]胡春,常立群,杨波.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20,61(11):20-22.
[6]董花,俞兆鹏,刘鸿,等.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的经验做法[J].甘肃农业,2023(6):72-75.
[7]白新明.关于加快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能力提升和结对助推“双认证”策略探讨: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现代食品,2022,28(20):117-119.
[8]朱青青,崔丽丽,沈金娟,等.崇信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的优化建议[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8):188-191.
[9]贺玲,单珍拉初,蒋露,等.关于县区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的建议[J].云南农业,2017(7):82-83.
作者简介:步岩刚(1984—),男,新疆吉木萨尔人,本科,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