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云舒 赵佳美 聂振华基金项目:2024年度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信息:王云舒(199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摘 要:预制菜产业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预制菜产业的兴起为赤峰市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也为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挑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赤峰市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预制菜;赤峰市
Research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Vegetable Industry in Chifeng C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NG Yunshu, ZHAO Jiamei, NIE Zhenhua
(Chifeng College,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e prefabricated vegetable industry has promoted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becoming a new format for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a new channel for farmers to increase their income and become prosperous.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rise of the prefabricated vegetable industry has provided a new path for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feng city and also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achieving rural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the prefabricated vegetable industry in Chifeng city,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fabricated vegetable industry in Chifeng cit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refabricated dishes; Chifeng city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着重提出了促进乡村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性,首次将预制菜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纳入其中,显示出对该领域的重视[1]。202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召开首届餐饮供应链预制菜产业大会[2],并推进预制菜产业基地的建设进程。
本研究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与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关系,系统地分析赤峰市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发展路径,为赤峰市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1 乡村振兴与预制菜产业发展关系分析
1.1 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预制菜因其食用便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预制菜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了5 165亿元,与2022年
相比增长了近25%,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预制菜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3]。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如预制菜的相关标准比较宽泛,缺少明确的限量界定、消费者担心食品添加剂用量过多等问题。
1.2 乡村振兴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预制菜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将为预制菜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乡村振兴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乡村振兴将推动农村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的食品加工产业链将逐步完善,农产品供应、加工、销售等环节将更加顺畅,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赤峰市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和政策帮助,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2 赤峰市预制菜产业现状分析
2.1 赤峰市概况
赤峰市地域广阔,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以农牧业资源为支撑,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第三、农畜产品储备首位的地区。2022年,赤峰市粮食总产量达到656万t,实现历史性的“十年丰”。杂粮杂豆、谷子、高粱、荞麦等种植面积均居全国首位,充分体现了农业原材料的优势。在牲畜存栏方面,肉类生产能力达58万t,奶产量达57.4万t。在产业发展方面,赤峰市重点培育了265家市级及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其中涵盖了10家国家级和113家自治区级优秀企业。在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加工率能达到72%,产业链涵盖了肉牛、肉羊、奶业、林果蔬等五大农牧业全产业链,形成了百亿级产业,特别是预制菜产业在其中崭露头角,已有超过60家企业涉足,年产值接近12亿元。在品牌建设方面,赤峰市表现出色,诸如“赤峰小米”“赤峰番茄”等农产品品牌,均被列为中国和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这些品牌凸显了赤峰市独特的地域特色[4]。
2.2 赤峰市预制菜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赤峰市预制菜市场发现,目前赤峰市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购买频率大多集中在每月1~2次,选择预制菜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在赤峰市,受到薪资待遇的影响,价格在51~100元的预制菜最受欢迎,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品类为肉类预制菜,如东坡肉、梅菜扣肉、牛排等。在调查中还发现,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担忧主要集中在防腐剂、保质期、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综合来看,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在市场潜力和消费者接受度上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在品质、安全性、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不断改进,从而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2.3 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赤峰市的预制菜产业规模较小,产值不高;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预制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一些小作坊生产的预制菜存在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产业链条不完整,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制约了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来自外部市场和同行业竞争的压力;赤峰市目前政策支持不足,企业面临的政策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
3 推动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赤峰市政府应统筹制定预制菜食品生产卫生规范及良好操作规范,确保各个环节的卫生安全。此外,推动预制菜相关术语的界定和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的制定,并与国家标准紧密对接,从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鼓励预制菜企业与食品专业机构合作,针对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等内容,依法制定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5]。选择几家具备先进管理技术水平的企业作为示范,推广其成功经验和标准化操作流程,以点带面,提升全市预制菜产业的标准化水平。政府应明确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可以与企业、专家等多方沟通,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市场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的系统性控制。企业需合理部署食品安全管理团队,设立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员,并严格执行日常监管、周度排查和月度调度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同时,要强调企业作为食品安全“首要责任人”的角色,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严格审核食用农产品原料的合格证明,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预制菜产品的整体安全。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督,建立投诉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3.2 完善优惠扶持政策,增强原料保障能力
政府应出台针对预制菜产业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土地使用优惠等,鼓励企业投资兴办预制菜生产企业。政府还可以采取创业补贴、技术创新奖励等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预制菜产业发展。同时,完善相关支持制度,包括财政扶持、技术支持、市场保障等方面,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建立预制菜专用的标准化农产品种植基地,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确保农产品品质稳定、供应充足。为了提升农产品原料的质量安全,需要对农产品种植户和养殖户的用药行为进行科学规范,严格把控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的风险,确保农产品原料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符合安全标准。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搭建农企对接平台,促进预制菜生产企业与农户、合作社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保障原料供应可追溯性,鼓励预制菜企业与原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原料供应的长期稳定,与此同时,也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3.3 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加快先进设备应用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整合社会资源,建设预制菜技术创新中心,集聚科研力量,专注于预制菜技术研发、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攻关,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共同推动预制菜产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要加强食品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建立预制菜产业联盟或协会,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在优化生产工艺与设备配置方面,首要任务是推动研发高性能机械,用于食用农产品原料的各项处理工艺。此外,积极倡导智能制造技术的运用,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物联网技术,以此提高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3.4 营造良好产业环境,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为了提升赤峰市预制菜产业的竞争力,建议加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济效益。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深化预制菜产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品牌培育,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标杆作用,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应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以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额。具体措施包括与超市、商场等零售渠道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货架展示空间;与餐饮企业、快餐店等建立长期供应关系,扩大餐饮行业市场份额;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建立自有网店或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满足消费者线上购物需求等。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品品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誉度;设计独特的包装和宣传标识,突出产品特色,增强品牌辨识度;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参加行业展会、商务洽谈等活动,积极拓展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赤峰市预制菜产业的现状分析,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推动该产业发展的策略和措施。未来,赤峰市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品牌,支持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和地理标志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环保包装材料。同时,将预制菜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预制菜+”模式。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赤峰市预制菜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辛科达,梁春树.乡村振兴战略下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以广东兴宁温泉漉菜为例[J].中国商论,2023(24):94-97.
[2]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3内蒙古首届餐饮供应链预制菜产业大会成功召开[EB/OL].(2023-06-01)[2024-05-26].https://gxhzs.nmg.gov.cn/c/2023-06-01/526975.shtml.
[3]胡光旗.预制菜出海,“广东味”何以热销全球?[N].21世纪经济报道,2024-05-21(4).
[4]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预制菜的盛宴 舌尖上的赤峰[EB/OL].(2023-08-04)[2024-05-26].https://www.nmg.gov.cn/zwyw/gzdt/msdt/202308/t20230804_2356899.html.
[5]冯玉怡.不添加防腐剂 预制菜新规落地 六部门联手强化监管[N].21世纪经济报道,2024-0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