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 姜全娇

摘 要: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校园食品安全现状,通过对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性提出防范风险措施及建议,旨在为提高校园食品安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对策

Study on Food Safety Risk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ampus

JIANG Quanjiao

(Jianning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Sanming 3545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in campu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mpus food safety in detail,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campus food safety risks, puts forward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iming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ampus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safety in campus; risk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校园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食物中毒、食品污染等事件时有发生,给师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校园食品安全现状

1.1 学校食堂

(1)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政府对校园食品安全高度重视,许多学校加大了对食堂的投入力度,改善了食堂的硬件设施。食堂的布局更加合理,操作间、储存间等功能区分明确,通风、排水等设施也得到了改善。同时,一些学校还购置了先进的餐饮设备,提高了食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2)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学校食堂普遍制订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在食品采购、储存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加强了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逐步提升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1.2 校园周边食品摊点

(1)经营环境较差。校园周边的食品摊点大多是流动摊贩,经营环境较差。摊点设施简陋,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食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2)监管难度较大。由于校园周边食品摊点数量众多,流动性强,监管难度较大。近些年,相关监管部门虽然已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专项检查和治理,但往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1.3 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欠缺

部分学生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对食品的选择和食用存在一定盲目性,在购买食品时,只注重食品的口味和价格,忽视了食品安全问题,最终购买和食用一些不安全的食品。同时,在食品食用过程中,存在个人卫生问题,极易造成食源性疾病发生和传播[1]。

2 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2.1 食品原材料风险

(1)采购渠道不规范。部分学校在食品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会选择一些价格低廉但质量无法保证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可能没有合法的经营资质,一旦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材料进行加工,则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升高。

(2)原材料质量安全不达标。由于食品原材料的生产过程受到自然环境、种植养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食用农产品,如蔬菜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肉类可能会因为防治动物疫病而存在兽药残留等问题,这些质量安全不达标的食品原材料均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2]。

(3)原材料储存不当。学校食堂在储存食品原材料时,如果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控制不当,通风不良等,可能会导致原材料变质、发霉、生虫等问题。此外,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如果混放,也可能会发生交叉污染。

2.2 加工制作风险

(1)加工环境不卫生。学校食堂的加工场所如果卫生条件差,如地面有积水、墙壁有污垢、通风不良等,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污染食品。此外,加工设备、工具如果不及时清洗消毒,也可能会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2)人员操作不规范。食品加工人员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在加工过程中不遵守卫生操作规程,如不洗手、不戴口罩、不穿工作服等,可能会将细菌、病毒等带入食品中。特别是食品加工人员不接受定期体检,晨检制度落实不到位,如果患有传染性疾病,则可能通过食品传播给学生。

(3)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为了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保质期等,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可能会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如果学校食堂在采购食品时没有严格把关,或者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不当,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3]。

2.3 销售环节风险

(1)销售环境不卫生。学校小卖部或食堂的销售区域如果卫生条件差,如灰尘多、苍蝇蚊虫多等,可能会污染食品。此外,一些销售设备设施,如货架、柜台等如果不及时清洁消毒,也容易滋生细菌。

(2)食品过期销售。由于管理不善,可能会出现食品过期仍在销售的情况,这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此外,一些学校小卖部或食堂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销售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等,这些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4]。

2.4 监管风险

(1)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地区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够,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一些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的检查频次较少,检查内容较为简单,未能对风险点做到全覆盖,且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

(2)监管手段落后。一些监管部门仍然采用传统的监管方式,缺乏现代化的监管手段,如信息化监管平台等,难以实现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此外,一些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也影响了监管效果[5]。

2.5 校园周边环境风险

(1)小摊贩食品隐患。学校周边往往存在一些小摊贩,他们出售的食品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卫生检验,质量无法保证。这些食品可能存在添加剂超标、使用劣质原材料、加工过程不卫生等问题,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2)小卖部食品问题。学校周边的小卖部通常会出售各种零食,其中一些零食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过期、变质、三无产品等。此外,一些学生可能会购买一些不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食品,如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品,长期食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防范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原材料管理

(1)规范采购渠道。学校应建立严格的食品原材料采购制度,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要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产品检验报告等文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招标、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加强原材料储存管理。学校食堂或小卖部应配备合适的储存设施,如冷库、冷藏柜、货架等,严格控制储存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对于易受潮、易变质的原材料,要采取防潮、防霉、防虫等措施,定期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及时处理变质、过期的原材料。

3.2 提高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1)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校园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加工卫生要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中毒预防等方面。同时,学校要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2)完善加工设备设施。学校应加大对食堂加工设备设施的投入,及时更新老化、损坏的设备,确保食品加工的质量和安全。例如,配备先进的炉灶、冰箱、消毒柜等设备,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卫生水平。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加工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3)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学校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做好记录,确保使用安全。同时,学校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严禁使用非法添加物。

3.3 加强销售环节管理

(1)改善销售环境。学校小卖部或食堂的销售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苍蝇蚊虫等污染食品。销售设备设施如货架、柜台等要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卫生。同时,学校要加强对销售食品的包装管理,确保食品包装完好、无破损。

(2)加强食品保质期管理。学校要建立严格的食品保质期检查制度,定期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过期食品。同时,学校要加强对食品进货渠道的管理,确保进货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要采取降价销售、促销等方式及时处理,避免过期销售。

3.4 强化监管措施

(1)加大监管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增加监管频次,扩大监管范围,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卖部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整治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

(2)创新监管手段。监管部门要利用信息化监管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校园食品安全的实时监控和追溯。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监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学校食堂的食品采购、加工、销售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监管部门可以利用追溯系统,对问题食品进行追溯,查明问题源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3)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例如,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城管部门等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指导学校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3.5 加强宣传教育

(1)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应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内容包括食品选购、食品储存、食品加工、食品中毒预防等方面。同时,学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购买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等。

(2)对家长进行宣传。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饮食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

(3)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监管部门和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园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加工卫生要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中毒预防等方面。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考核管理,确保培训效果。

4 结语

校园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研究和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持续加强对师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食品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永斌.浅析校园内食品安全现状及法律监管的途径[J].食品界,2021(6):117.

[2]陈玉兰,李欢,陆嘉怡,等.预制菜进入校园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J].现代食品,2024,30(10):133-135.

[3]韦刚.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的挑战与策略[J].中国食品工业,2024(11):168-170.

[4]廖标,周颂航.湖南省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8):1018-1021.

[5]史新颖.校园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国食品,2023(20):80-8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