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应用现状和监管措施研究

作者: 王海燕

食品添加剂应用现状和监管措施研究0

摘 要: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限,但超量超范围使用也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食品添加剂类别和基本情况两方面梳理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对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监管优化措施,旨在提升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Status of Food Additives and Regulatory Measures

WANG Haiyan

(Dongming County Market Authority, Heze 274500, China)

Abstract: Food additives can improve food quality and extend the shelf life of food, but excessive use will also cause food safety problems.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sorted out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food additives from the categories and basic situation of food additives, analyzed the deficiencies of food additive safety supervis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regulatory optimization measur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regulatory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food additives.

Keywords: food additives; quality and safety; regulatory measures

在现代食品发展历程中,食品添加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食品添加剂类型丰富多样,在蔬菜制品、焙烤食品、速冻食品、调味料生产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能够改善食品风味、防止食品变质、增加食品营养,丰富了广大消费者的饮食文化生活。近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不断发展,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最活跃的行业之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于食品口感和安全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公众生活健康息息相关,食品添加剂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不仅形成了不良社会舆论,更是打击了消费者对于食品行业的信心。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营造健康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环境,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2024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的公告(2024年 第1号)》,进一步明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为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促进食品添加剂的规范应用和发展。

1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

1.1 食品添加剂的类别

食品添加剂种类不断增多,可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保存等过程当中。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功能可划分为防腐剂、甜味剂、膨松剂、着色剂、酸度调节剂等[1],应用在食品生产加工的各方面。本研究选择生产中常见的5类食品添加剂进行分析,内容如表1所示。

1.2 食品添加剂应用基本情况

1.2.1 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重要性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应用能够改善食品质量和口感,提升食品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变质。①改善食品质量和口感。食品添加剂的有效应用能改善食品的外在光泽和内在口感,制作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食物,迎合食品消费市场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例如,着色剂在糖果制作中的应用,能够提升糖果的颜色光泽,增强消费者的食欲和购买欲。②提升食品营养价值。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铁元素等营养物质添加剂,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促进人体营养吸收,以达到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效果。③防止食物变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能够防止食品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发霉变质等情况,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降低食物运输及生产成本,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山梨酸盐常用于罐头、饮料等加工食品中,防止食品变质。

1.2.2 食品添加剂应用常见问题

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常见问题主要包括违规使用非法添加剂、超量使用添加剂、未标注食品添加剂内容等情况。①违规使用非法添加剂。非法添加剂是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围内的化学物质,非法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影响到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安全,同时也对食品添加剂相关行业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2]。②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量进行了明确规定,部分商家出于食品生产成本等考虑,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超范围或超量使用添加剂,主要包括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添加剂的使用。③食品标签未标注食品添加剂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等规范文件,食品包装或标签标识应当准确注明食品中所含添加剂的名称及含量,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部分企业在生产中未规范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信息,严重影响了食品生产行业的健康发展[3]。

2 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的不足

2.1 监管机制不完善

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体现在诸多方面。①部门间监管协同能力有待加强。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工作存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多部门任务交叉的现实情况,各部门在实际监管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工作对接难、协同效率低等问题。②监管资源不均衡。随着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化学分析法已经无法满足食品添加剂检测的需要,需采用气相色谱等更加精密、更加灵敏的检测仪器进行分析,对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设施提出了较高要求。现阶段基层食品添加剂检测设备和人员等配备不足,难以精准检测出食物中的违法添加剂以及各类添加剂的含量,极大地影响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量。

2.2 企业责任意识和检测能力有待提高

食品添加剂的科学应用需要食品生产企业的自我管理和规范约束。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了解各项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剂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进行生产。①现阶段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缺乏责任意识,超剂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用于掩盖食品本身原料变质、工艺缺陷等问题。②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未注明食品添加剂类别和含量,影响消费者的基本判断和选择。③部分小规模食品加工企业的检测设备资金投入较少,检测专业人员数量不足,难以在出厂前对生产食品的添加剂应用安全性进行有效检验[4]。

2.3 社会监管力量参与度较低

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外,食品行业协会、媒体、广大消费者均是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重要监管主体。然而,现阶段社会各监管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较少,难以有效发挥社会监督管理作用。①食品行业协会未能积极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在开展工作时多是对食品安全进行日常宣传教育,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日常专项检查,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引导管理工作中难以发挥实质性监管作用。②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渠道和平台,公众多是通过公开媒体获取添加剂应用等相关食品安全信息,媒体网络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部分媒体在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中缺乏信息求证措施,导致新闻报道中只关注时效性而忽视真实性,影响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判断,扰乱了食品市场的正常运转。③消费者处于食品链的末端位置,在面临食品添加剂超标等安全问题时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极少采取举报或主动维权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难以在食品添加剂应用监管中发挥有效作用。

3 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的优化措施

3.1 提高食品添加剂监管水平

市场监管部门提高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水平,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开展。①加大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投入,根据实际检测需要对食品添加剂检测仪器进行更新换代;强化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监管执法人员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行业法律法规、实践实训课程、检验检测操作技术等,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能力。②提升与食品添加剂有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包括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食品安全行业协会等,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进行监管信息对接,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③坚持严格执法、违法必究的监管原则。市场监管部门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规模较小、生产工艺水平较低的食品企业的添加剂使用进行重点监管;对于食品添加剂使用风险较高的食品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如肉类、饮料等生产企业。一旦发现食品添加剂违规违法使用等行为,必须落实严格执法,进行严厉处罚。

3.2 提高食品生产企业责任意识

为提高食品添加剂应用安全性,监管部门应当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①加强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具体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食品添加剂标签标示等,通过培训和指导规范企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行为,避免出现各类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提高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②落实食品生产企业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管理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食品企业质量检验等相关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包括检验设备的适用性、检验人员的工作资质、各项检验报告的留存记录,保证企业食品添加剂检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③提升食品企业诚信管理意识。根据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检测结果,建立企业诚信评价系统,丰富食品添加剂等相关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通过长期跟踪企业食品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对企业信用等级进行评价,提升企业信用意识,鼓励督促企业自觉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等相关规定[5]。

3.3 提高食品添加剂社会监管参与度

为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督,应当加强食品添加剂应用知识宣传,提高大众对食品添加剂应用的了解程度。①积极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监管作用。食品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应当发挥行业监管作用,加强食品行业自律,为企业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相关服务,引导企业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②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开通官方信息披露渠道,及时发布食品添加剂相关工作和检查结果;媒体应当客观科学地报道食品添加剂安全事件,不妄自推断结果以免引起社会恐慌,发现食品添加剂违法事件及时举报至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处理。③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维权意识。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对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宣传,结合食品添加剂超标等违法案例,针对性地宣传食品添加应用标准和日常知识,通过张贴海报、网络公开等方式建立相应的维权路径,鼓励消费者及时举报、反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结语

食品添加剂应用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和公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通过梳理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对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的不足进行分析,得出食品添加剂监管存在监管机制不完善、企业责任意识和检测能力有待提高、社会监管力量参与度较低等问题,进而提出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水平、提高食品生产企业责任意识、提高食品添加剂社会监管参与度等建议。

参考文献

[1]孙宝旻,邹盼盼,张晋升.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及监管机制研究[J].云南化工,2024,51(8):189-191.

[2]颜嫦嫦,聂亮,王晨诚,等.现制现售即食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J].食品工业,2022,43(12):323-326.

[3]张君.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24(6):53-55.

[4]赵闯营,邓宝华.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4(4):86-88.

[5]张莲莲,李岩.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探析[J].现代食品,2023,29(7):143-14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