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管理在食品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 李祥兵 席国峰摘 要:食品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在实验室的众多操作流程中,试剂管理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本文深入探讨了试剂管理在食品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重大作用,涵盖了试剂的精心挑选、合理采购、妥善存储、规范使用以及严格的质量监控等诸多方面。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试剂管理的有效举措,旨在提升食品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工作效率,为食品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关键词:试剂管理;食品实验室;质量控制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Reagent Management in Food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LI Xiangbing, XI Guofeng
(Yanggu Coun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Liaocheng 252300, China)
Abstract: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laboratories is the key to ensuring food safety. Among the many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the laboratory, reagent management is crucial and directly affects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results. This article deeply explor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agent management in food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covering many aspects such as careful selection of reagents, reasonable procurement, proper storage, standardized use, and strict quality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reagent management are proposed, aiming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level and work efficiency of food laboratories and build a solid line of defense for food safety.
Keywords: reagent management; food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食品实验室肩负检测食品成分、有害物质残留及营养指标等关键任务,其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与市场规范[1]。试剂作为实验的核心要素,对质量控制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食品检测技术的进步以及检测标准的日益严格,试剂的种类越发繁杂,使用要求也愈加多样。然而,市场中试剂质量良莠不齐,倘若选择不当,极易致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重复性不佳,乃至得出错误结论。因此,深入探究试剂管理在食品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作用,对于提升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守护食品安全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1 试剂管理在食品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1.1 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食品实验室中,试剂的质量及正确运用对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优质、恰当且未变质的试剂是获取可靠检测数据的基础。①试剂的纯度与浓度要契合实验的特定要求。纯度偏低的试剂可能含有杂质,干扰检测反应,致使结果出现偏差。②试剂的有效期与储存条件至关重要。一旦超过有效期,或者未按照规定条件存放,试剂的化学特性就可能产生变化,从而对其反应性能造成影响。③试剂的配制和标定必须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精准的计量以及正确的操作手段,能够有力保障试剂浓度的精确无误,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筑牢根基。
1.2 提高检测效率
在食品实验室中,良好的试剂管理是提高检测效率的关键。制订合理的试剂采购计划,基于对实验项目和工作量的准确预估,提前将所需试剂采购到位,可有效避免实验因试剂短缺而中断,减少无谓的时间浪费,保障实验顺利进行。规范的试剂储存和分类管理同样不可或缺,清晰的标识、有序的摆放,能让实验人员迅速找到所需试剂,避免因误拿而产生错误。此外,将常用试剂预先配制并分装,需要时可直接取用,可极大地缩短实验准备时间。
1.3 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实验室中的众多化学试剂往往带有毒性、腐蚀性,甚至易燃易爆。因此,进行严格管理至关重要,如做好正确标识、恰当储存与规范使用,能大幅降低实验人员接触危险试剂的概率。实验人员应熟悉试剂的安全数据信息,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掌握正确处理和使用试剂的方法以及应急处理举措,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应对,确保自身安全。此外,凭借良好的通风条件、完备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定期开展的实验室安全检查,能更进一步降低试剂对实验人员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
1.4 符合法规和质量标准
在食品实验室中,遵守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至关重要,其中有效的试剂管理更是实现合规的关键环节。法规明确规定了实验室所用试剂在质量、来源、储存及记录等方面的要求。严格依此管理试剂,能使实验室检测结果具备法律效力,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可靠支撑。遵循质量标准展开试剂管理,有助于实验室获得认可与认证。此外,在食品检测领域,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往往对试剂的种类、规格及使用方式有详尽规定。
2 试剂管理的主要环节
2.1 试剂的选择
在挑选试剂时,要依据检测项目的特定要求以及所运用的方法,筛选出纯度、浓度与稳定性皆适宜的试剂。以高精度的分析实验为例,此类实验常常要求使用高纯度试剂,以最大限度降低杂质带来的干扰。然而,在某些定性实验中,较低纯度的试剂便能满足需求。另外,试剂的性价比也需纳入考量范畴。应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基础上选取价格合理的试剂,从而对实验成本加以把控,但切忌为追求低价而忽视试剂的质量。
2.2 试剂的采购
建立严格的采购程序对试剂管理至关重要。其涵盖众多步骤,如精心制订详细采购计划、严格审批采购申请、审慎选择供应商以及签订严密的采购合同。采购计划需依实验需求、试剂消耗速率及库存状况而定,从而避免试剂短缺拖慢实验进度,也防止过量采购导致浪费与积压。选择供应商时,应全面考量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及售后服务等要素[2]。可借助市场调研、同行推荐、供应商评估等手段,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质对象。签订采购合同要明确试剂规格、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及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切实维护双方权益。采购中,尤其要留意试剂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包装完整性,选取生产日期新、保质期长的试剂可减少变质风险,仔细检查包装有无泄漏、受潮、破损等问题,如有应立即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2.3 试剂的存储
试剂存储需遵循按性质与危险程度分类存放的基本原则。易燃试剂要存放于防火柜,因其遇明火或高温极易引发火灾,防火措施要严格执行;有毒试剂应存放于专门毒柜,且实行双人双锁管理,以防人员误触中毒[3]。除分类存放外,合适的存储环境也至关重要。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对试剂质量影响重大。通常,多数试剂宜存放在阴凉、干燥且通风良好之处,避开阳光直射与高温。部分对温湿度格外敏感的试剂,如某些生物试剂和标准品,则需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冰箱或培养箱中。
2.4 试剂的使用
制订详尽的试剂使用操作规程是保障试剂得以正确运用的核心要素。实验人员在启用试剂前,要精心研读说明书,全方位明晰试剂的特质、使用方法、相关注意事宜以及安全警示等关键内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精准计量试剂的使用量。当借助精密仪器进行计量时,要按时校准仪器,以保障测量所得结果的精确无误。与此同时,还需高度重视防范试剂的污染与浪费现象,避免不同试剂相互间的交叉污染,使用完毕的试剂应立即盖紧瓶盖,并放回初始位置。针对那些易挥发、易氧化的试剂,应最大限度压缩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长。在取用试剂时,需采用洁净的工具,如移液器、药匙等,切不可用手直接触碰试剂。
2.5 试剂的质量监控
在判断试剂有无变化时,可从其外观、纯度、浓度等指标着手。外观检查重点在于留意试剂的颜色是否正常、透明度如何以及有无沉淀与悬浮物[4]。纯度和浓度的测定,则需凭借专业的仪器及方法,如色谱分析、分光光度法等。针对部分常用的标准试剂与质控样品,将其与已知标准值进行对比,能有效验证质量。一旦试剂过期或变质,要及时予以清理处置。过期试剂往往会丧失活性,滋生杂质或者发生化学改变,进而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变质的试剂甚至可能生成有毒有害的物质,给人员的健康以及环境带来危害。在处理过期和变质试剂时,必须遵循相关的环保法规与安全规定,选取正确的处理途径,如化学中和、焚烧或深埋等。
3 加强试剂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试剂管理制度
在试剂选择阶段,需依据实验需求、检测标准,综合考量试剂的质量、稳定性与适用性等要素。精心制定详尽的选择标准与流程,保证所选试剂契合实验要求。在采购过程中,明晰采购责任人,构建严苛的供应商评估与选择机制。全面审查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及产品质量,签订正规合同,以保障试剂质量与供应的稳定性[5]。存储环节意义重大,应依照试剂的特性,如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氧化等,分类安置在专门的储存设施内。设定适宜的存储条件,涵盖温度、湿度、光照等,并按时对储存环境予以检查和维护。使用试剂时,严格遵循操作章程,做好使用记录,涵盖使用量、使用时间及使用人员等信息。同时,妥善处置和标识剩余试剂,避免混淆与误用。在质量监控方面,确立定期抽检制度,对试剂质量加以检测和评估。一旦发现试剂存在质量问题,应迅速采取举措,如停用、退货或者更换供应商。废弃物处理要符合环保法规,分类收集、妥善存放,并托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3.2 加强人员培训
实验人员作为试剂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他们对在试剂管理的认知以及操作水准,会对管理成效产生直接作用。为此,应当推行定期的培训课程,涵盖试剂的特性、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以及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借助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实验人员熟悉各类试剂的性质与潜在风险,精准掌握正确的存储、使用以及处理方法。同时,增强实验人员对试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明白规范的试剂管理不仅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更与自身安全及环境保护紧密相关。培育他们的责任观念和风险意识,促使其能够自觉遵循管理制度。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估,以保证实验人员切实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针对未通过考核的人员,安排补考并给予针对性辅导,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3.3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当前背景下,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试剂管理数据库,无疑是提升管理效率与准确性的有力举措。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时掌控试剂库存,明确每种试剂的库存数量、存放位置以及有效期等关键信息,有利于及时补充与调整库存。使用记录也要实时更新,涵盖使用人员、目的及使用量等详细信息,为追溯试剂使用状况给予数据支撑。质量监控信息及时录入系统,有助于跟踪分析试剂的质量变动,一旦质量出现异常,系统即刻发出预警,促使相关人员迅速行动。此外,该系统方便查询与统计,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管理人员能通过系统迅速获取各类报表及分析结果,洞察试剂管理的全貌,进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
3.4 定期审核和评估
定期对试剂管理工作予以审核和评估,是持续优化管理体系的关键。审核内容涵盖管理制度的施行状况、人员培训的成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转、试剂的质量水平以及废弃物的处理情形等。借助现场查验、记录查阅、与相关人员沟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洞悉试剂管理工作的真实状况。对试剂管理工作的成效加以评估,如实验结果的精准度、试剂的浪费程度、安全事故的出现频率等。对照预设的管理目标,精准定位现存的问题与缺陷。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迅速拟定整改举措,明确整改责任人、期限以及要求。整改结束后实施跟踪复查,保证问题得以根除。与此同时,依据审核和评估的结果,对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等予以优化和完善。
4 结语
试剂管理对食品实验室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在食品实验室中,强化试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与举措,不仅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精准、可靠,还能提升检测的效率,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同时也能促使实验室契合法规以及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徐亮,陈芳,车小磊.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管理分析[J].中国食品工业,2022(7):93-96.
[2]孙晓冬,毛婷,于丹,等.食品理化实验室试剂耗材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控制点[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7):2822-2827.
[3]赵冬旺,王斯峥,钱国平,等.浅论5S改善法在食品企业化学试剂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1(2):49-54.
[4]周浓.食品专业基础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索[J].山东化工,2021,50(7):206.
[5]李云飞.食品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轻工科技,2024,40(5):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