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作者: 佐蒙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离子色谱技术作为检测食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手段,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离子色谱技术的分离原理及技术优势,并探讨了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旨在提升食品检测水平,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离子检测技术;离子色谱仪

Application of Ion Chromatography in the Field of Food

ZUO Meng

(Lijin Coun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Dongying 2574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s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issues is also constantly increasing. Ion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as a key technical means for detecting food qualit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eparation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ion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and explor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food detection. Aim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food testing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ensuring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detection; 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ion chromatograph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分析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离子色谱仪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工具,在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离子色谱技术能够迅速且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同时精确测定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检测结果不仅为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1 离子色谱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1.1 离子色谱技术的分离原理

离子色谱仪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器,专门用于分离离子。它主要由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基于离子交换原理,其主要有3种分离方式[1]。①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样品中的离子与树脂功能基上的平衡离子争夺树脂的离子交换位置。由于不同离子对固定相的亲和力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通过多次交换和平衡过程实现分离。这种技术使用的是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填充的柱子,主要用于分离亲水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②离子排斥色谱。它的分离过程主要基于Donnan排斥、空间排阻和吸附3种机理。在这种技术中,样品中的离子由于Donnan排斥效应不能进入树脂微孔,而非离子型的组分则可以进入。这些组分因受到不同的作用力而被有效分离。这种技术使用的是高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填充的柱子,主要用于有机酸、无机弱酸和醇类的分离。③离子对色谱。离子对色谱分离过程先向流动相中加入表面活性离子,使其直接吸附在流动相界面。被测离子则通过与这层吸附的表面活性层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这种技术通常使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填充的柱子,主要用于疏水性离子的分离。

1.2 离子色谱技术的优势

目前,我国对离子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容量法、比色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容量法和比色法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检测精度低、工作效率低,通常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离子。近年来,离子色谱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分析技术。主要原因在于离子色谱法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测定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高效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离柱和淋洗液,该技术可同时测定多种组分,大幅提高了分析效率。例如,利用电导检测器和阴离子分离柱可以测定F-、Cl-、SO32-、SO42-和NO3-等阴离子;而阳离子分离柱则适用于测定K+、Na+、Ca2+和Mg2+等阳离子。此外,利用电化学检测器也可用于测定I-、S2-、CN-及某些有机化合物。

离子色谱法操作简便,无须复杂的前处理步骤。一旦设置好分离条件,即可开始分析,非常适合实验室中的常规分析工作。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能够检测出极低浓度的离子化合物,通常可达微克甚至纳克级别。此外,离子色谱法还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2.1 离子色谱仪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色泽、香气、味道,以及出于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包括防腐剂、甜味剂、增白剂等。

实验室常用的防腐剂和护色剂有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在细菌作用下,硝酸盐可以被还原成亚硝酸盐。然而,亚硝酸盐过量容易与人体摄入的其他食品中的次级胺反应,生成致癌的亚硝胺,这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这些添加剂的含量。在检测卤肉制品时,使用离子色谱仪是一种有效的方法。SIU等[2]使用加热的去离子水提取经过匀浆的样品,再经过离心和过滤,就可以直接进样。采用AS11的分析柱和氢氧化钠作为淋洗液,配合紫外检测器,即可实现良好的分离效果。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常用的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和糖精钠等甜味剂,适当使用可以增强食欲和改善食品口感,过量使用容易损伤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导致肝肾功能减退,甚至可能引起大脑病变,从而危害人体健康。目前,针对不同的甜味剂的检测,有不同的国家标准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技术和气相色谱技术等,但通常一个标准方法只能检测一种甜味剂。相比之下,离子色谱法可以实现对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和糖精钠的同时分离[3]。通过使用氢氧化钾作为淋洗液,并采用梯度淋洗技术,该方法展现出较高的电导响应。此外,它在准确度、精密度方面都可以达到要求,并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增白剂主要包括溴酸盐和亚硫酸盐。其中,溴酸钾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过量摄入可能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肾脏,因此已被禁止使用。目前,国家现行标准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来检测小麦粉中的溴酸盐,该方法可以实现溴酸盐的有效分离和检测。亚硫酸盐作为增白剂也在食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它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对其残留量有严格的限制。在检测亚硫酸盐时,通常需要先将样品进行酸处理,然后通过水蒸气蒸馏,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再利用离子色谱仪检测出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并乘以适当的系数来计算亚硫酸盐的含量。

2.2 离子色谱仪在食品包装饮用水检测中的应用

包装饮用水是指密封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容器中,可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水。臭氧作为一种低毒性消毒剂,在水处理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溴酸盐是臭氧消毒时可能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对水质进行有效的检测是必要的。离子色谱法是检测溴酸盐的首选方法,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使用AS19阴离子分析柱

(4 mm×250 mm)、ADRS600抑制器和氢氧化钾淋洗液,可以实现溴酸盐的高效分离。②在包装饮用水中,氯离子可以与溴酸盐在同一次进样中实现分离,这意味着一次进样就可以实现同时分离多种离子。③采用离子色谱仪通常可以在20 min左右完成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和硫酸盐等常规项目的分析。④通过配制标准溶液并选择合适的浓度,可以制备出用于多个参数的混合使用液。利用这些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进而对水质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由此可见,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水质检测不仅方法简便,而且效率高,其在水质检测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此外,离子色谱仪也适用于阳离子的检测,如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通过检测水中不同离子的含量,可以对特殊人群的身体状况进行有效调节[5]。例如,对钠含量的检测对于高血压患者膳食管理至关重要。

2.3 离子色谱仪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离子色谱仪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这对于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和确保成分标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由于人体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尽管需要量小,但必须通过食物定期摄取。维生素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水溶性维生素B族而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但传统的国标方法通常只能检测一种维生素。相比之下,离子对色谱法可以快速分离水溶性维生素,使得食品工业中的维生素分离和检测过程变得更加简便。氨基酸是维持机体运转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因此,对食品原料和成品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满足食品工业和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但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进行柱前或柱后的衍生处理,流动相的配制过程复杂,且样品前处理步骤烦琐。相比之下,离子色谱仪结合脉冲安培检测器可以直接测定氨基酸含量,无须进行衍生处理,淋洗液的配制也相对简单,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对食品中氨基酸的质量进行准确的

评估[6-7]。有机酸是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成分,果实中的有机酸具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抑制细菌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有机酸的检测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原理或离子排斥原理来实现分离。例如,以氢氧化钾为淋洗液,在梯度淋洗条件下,配合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可以同时检测水果汁中的多种有机酸,如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通常都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8]。而采用离子排斥原理进行分离,可以有效避免无机阴离子的干扰,对于含有高浓度无机阴离子的样品,这种方法简化了前处理步骤。

2.4 离子色谱仪在食品农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会在作物生长期间使用各种有机化学物质和农药。虽然这些化学物质和农药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并提高产量,但它们也可能在农作物上留下残留物,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离子色谱仪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主要用于检测水果、蔬菜、谷物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等类型的农药,且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9]。离子色谱仪所需的样品前处理步骤较少,这有助于简化操作流程和缩短分析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对食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检测主要针对动物源食品。其身体的可食用部位可能会残留药物或药物的代谢物。人们食用含有兽药残留的动物源食品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导致疾病。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检测氨基糖苷类兽药残留的有效方法之一。且离子色谱仪在分离极性强、易电离的动物兽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当配备抑制器时,其脱盐能力可以更好地与质谱兼容。而离子色谱仪在兽药残留检测中广泛应用,也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3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对食品安全检测给予足够的重视。离子色谱仪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以及化学、生物和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仪器性能的不断提升、联用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实现,离子色谱检测技术也会变得更加先进,从而提高食品检测的质量,并为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牟世芬,朱岩,刘克纳.离子色谱方法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2]SIU D C,HENSHALL A.Ion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nitrate and nitrite in meat product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998,804(1/2):157-160.

[3]ZHU Y,GUO Y Y,YE M L,et al.Separation an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 food and beverages by ion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1085(1):143-146.

[4]向俊,尚云涛.离子色谱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14,26(6):95-97.

[5]贾兵.水质分析中离子色谱法的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6,6(4):13-14.

[6]ROMBOUTS I,LAGRAIN B,LAMBERTS L,et al.Wheat gluten amino acid analysis by high-performance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 integrated 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ion[J].Amino Acid Analysis: Methods and Protocols,2012:329-337.

[7]JANDIK P,CHENG J,AVDALOVIC N.Analysis of amino acid-carbohydrate mixtures by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integrated 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ion[J].Journal of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Methods,2004,60(3):191-203.

[8]王红青,肖海龙,赵凯,等.离子交换色谱法对8种有机酸含量的同时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1,30(9):1063-1066.

[9]方黎,苏宇亮,吴杰.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草甘膦[J].现代科学仪器,2008(2):54-55.

作者简介:佐蒙(1987—),女,黑龙江伊春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验检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