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 杜娟摘 要: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营养的需求不断提升,饮食安全也日益受到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方式,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对影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强化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相应措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切实保障农产品检验检测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DU Juan
(Gaolan County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Center, Gaolan 73029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demand for food health and nutrition, food safety has also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ts importance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qualit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detection process, so a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and effectively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spection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quality control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了修订,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影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因素进行分析,如农产品样品的准备、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人员培训等,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着力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1 影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因素
1.1 农产品样品准备
农产品样品准备环节是影响检验检测实验室工作的首要因素。在样品准备环节,可能存在以下4种问题。①采样时未按照抽样计划采样,导致抽样没有代表性。②现场取样,忽视抽样单的填写,导致抽样过程不规范。③在样品制样过程中,未严格落实制样规定,忽视制样细节,制样器具未能及时清洗,从而造成样品交叉污染。④在样品标识过程中,样品标识贴错,造成样品混淆。在抽样过程中,一旦发生样品抽样不规范、混淆等状况,会对检验检测实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1.2 实验室仪器设备准备
实验室仪器设备在使用前的检查与日常维护不及时,会对检验检测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显著影响。气相色谱仪在使用时,检测员不注意操作流程,导致在使用时发生意外故障。此外,该仪器对湿度比较敏感,而检测员容易忽视对仪器设备的环境控制,从而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使用电子天平时,研究人员容易忽视检查电子天平是否调平,这也会导致称样重量不准确,从而影响最终检验检测结果。在日常管理时,还容易忽视对精密仪器设备的维护,未按时对仪器的耗材配件进行检查,最终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等情况。
1.3 实验试剂、耗材准备
实验试剂、耗材种类较多,试剂的纯度和耗材的质量对检验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如果购买了纯度不高的试剂,在进行分析净化时,可能会导致反应不充分,后期检测结果偏低。若购买了厚度较薄的滤纸或者是过滤的柱子质量不达标,在过滤时,不能将溶液中的杂质充分过滤,同样可能会造成后期检测结果偏低。
1.4 检测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在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因检测流程较多,检测程序复杂,如果在任意一个环节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要求操作,就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在抽样过程中,没有按照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就会导致抽样不具代表性;在浓缩过程中,若茄型瓶中的净化溶液蒸发过度,导致检测结果偏低或无法检出;在定容时,操作员未将溶液全部倒入定容瓶中,会导致检测结果偏低。
2 农产品检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2.1 农产品样品准备
2.1.1 农产品抽样人员的培训
抽样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安全风险意识对检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抽样人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①抽样人员必须参加抽样相关工作的知识培训,待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并颁发抽样员上岗证书后方能参与抽样工作。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抽样工作的监管,采取现场观察等方法,监督抽样员严格按抽样程序规范进行抽样工作,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②抽样时要严格按照抽样方案的要求进行抽样,如抽样过程中应确保两位抽样人员同时在场,并现场填写抽样单,并确保抽样单填写完整[1-2]。
2.1.2 农产品抽样方法的选择
在生产基地取样时应根据种植面积的大小确定抽样面积。以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为例,该县蔬菜种植的地块通常为分块种植,一般以一块地为一个抽样单元。在蔬菜种植大棚抽样时,按照一个棚为一个抽样单元,然后根据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梅花点法、棋盘式法、对角线法及蛇形法等方法进行取样,每个抽样单元内不应少于5个点。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抽样量不少于3 kg,然后根据抽样的具体品种的个体大小,抽取不同个数的样品。在抽样时,可以去掉样品表面的泥土以及腐烂和萎蔫的部分,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1.3 农产品制样与流转
在对农产品制样时,需要对样品状态、制样设备、制备时的环境条件等情况进行依次检查,制备样品时,必须要及时清洗使用过的工具(如砧板、刀、打浆机等),避免样品间发生交叉污染。样品在制备过程中,有些样品含水量少,也应避免向样品中加水;不同蔬菜和水果的测定部位不同,注意部分样品需要去核、去柄(如黄瓜为全瓜制样,草莓为去柄后制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然后进行匀浆,再装入样品盒放于-18 ℃的冰柜中保存。此外,在样本流转过程中,要注意保存温度不可过高,以防止样品中目标组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1.4 农产品样品的保存
新鲜样品应标好标识,登记记录并及时放入样品冷藏柜保存。接收样品时,接样人员要仔细检查样品是否完好,重量是否达到检验检测标准要求,标签、样品编号是否一致等情况。检验过的样品、正在检验的样品、等待复检以及留样的样品应分开存放,以避免混淆以及后期检测结果受到影响。①对于容易腐烂、检测成分容易分解的样品,应在取样当天及时进行前处理、分析,不能将样品反复冷冻保存,避免造成目标组分损失。此外,如果不能及时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应及时将样品放入冰柜或冰箱中存储备用。②在样品制样和保存时,必须对样品制备人、制备方法等进行记录,以及对样品室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测记录,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检测成分损失,对后期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2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期间核查
2.2.1 仪器设备的校准
某些设备对检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如电子天平、移液器、各种玻璃器具等,在使用之前都需要校准,以保证检测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因此,实验人员应按照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制订年度校准计划,以确保精密仪器各项参数符合检验检测标准要求。
2.2.2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与检查维护
实验人员应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次数,制订适合实验室仪器运行的期间核查计划,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仪器设备的重要配件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如衬管、隔垫、色谱柱等,维护后必须做好仪器维护记录填写,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便于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3]。
2.3 实验试剂、耗材的选择
2.3.1 实验材料的购买
在选购实验材料时,应选购符合检验检测方法要求的实验试剂及耗材,选择质量、信誉好的经销商,以避免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例如,滤纸厚度不达标,导致过滤时滤液中引入其他杂质,就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实验试剂纯度不达标,导致反应不充分,也会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
2.3.2 标准品的验证
标准物质保管员应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范及要求,对新购置的标准物质进行编号、登记。对未开封的有证标准物质,应侧重该标准物质的外观核查,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标签内容是否清晰、证书是否规范以及是否在有效期限内;对已经配制的标准溶液依次进行编号、登记,严格按照标准物质所需的存放条件进行储存,避免标准物质因保存不当而引起挥发、分解,导致污染实验室空气环境,威胁检测员的身体健康。
2.3.3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为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定期对采购的实验材料、试剂质量进行评估、验证,以保证检测结果可靠、准确。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商名录,保证实验材料、试剂的质量,避免因实验材料、试剂等不符合检验检测标准要求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4 仪器管理人员的培训
精密仪器设备必须配备仪器管理员,管理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使用,管理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流程以及重要配件维护、更换等基本操作,确保仪器的各项参数符合使用标准。①仪器设备管理员、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操作的培训,待考核合格、颁发上岗证后,方可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使用。仪器管理员必须对仪器状态进行精准评估,如有故障的设备,要粘贴停用标识(如红色停止标志),避免操作员的误用。②操作员要按照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在打开电源前,先检查仪器设备的各个部分是否存在问题,确认是否符合开机要求,然后依次开启设备。每次使用后,操作员必须认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填写仪器的运行状态,记录室内环境状态、试验项目、操作员等信息,便于管理员掌握仪器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③仪器设备管理员需要定期对精密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避免灰尘、室内湿度过大等因素对精密仪器产生损害。
2.5 农产品在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
2.5.1 规范填写原始记录表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作符合实验室要求的原始记录表格,并按照要求填写。①操作员必须现场填写原始记录表,不能随意涂改,如遇到必须要修改的部分,需要采用杠改法更改,即在改动的位置上用笔画一条斜线,同时标注清楚需要更改的内容、更改人签名,还要确保能够看清楚未更改前的记录信息。②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要及时记录在原始记录表上,不能随意记录在白纸上,避免数据记录不清等情况出现。③原始记录应记录与实验结果有关的一切信息,如设备型号、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实验材料等,避免出现因记录不细致,导致实验结果异常。④原始记录就是要如实记录,即“所见及所记”,保持客观性。⑤原始记录属于技术记录,需要确保其能够反映检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至少要包括样品名称及编号、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方法标准的编号、标准物质的编号、检测日期、地点、仪器设备的名称和编号、检测环境条件、检测详细过程(与计算结果相关的数值均需要详细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