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技术在新食品经济背景下的应用

作者: 杨逸然

摘 要:随着新食品经济时代的到来,可视化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深入。本文旨在全面阐述可视化技术在食品设计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分析以及食品特色营销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食品行业在新食品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全面且深入的技术应用与理论支撑,助力可视化技术在食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食品经济;可视化技术;食品安全;食品营销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Food Economy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w food economy era,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ood fiel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and in-depth.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expound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design research,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food safety analysis, and food specialty marketing, in order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tech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food economy, and help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

Keywords: new food economy;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food safety; food marketing

食品行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广泛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形成以新型食品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形态——新食品经济。此形态涵盖食品的研发、生产、流通、销售以及相关服务活动的完整产业链,不断推动着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信息呈现与交互手段,在食品领域的各个环节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该技术能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食品的各种信息,为食品生产者、监管者以及消费者提供便利,以推动整个食品经济朝着绿色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1 食品感官可视化与食品设计研究

食品的感官特性是消费者感知和评价食品的重要依据,涵盖视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等多个维度。可视化技术在食品感官可视化与设计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食品企业深入洞察消费者的感官偏好,进而开发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品[1]。

在视觉方面,借助先进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如高分辨率摄像头、三维扫描技术等),对食品的外观形态、颜色、纹理等进行精确的捕捉和分析。这些可视化数据可为食品设计师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助力其设计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食品造型和包装。

在嗅觉和味觉方面,相关的可视化研究虽相对复杂,但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等特殊的传感器设备,检测食品散发的气味分子和味道成分,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算法,这些数字信号被映射为可视化的图谱或模型,使食品研发人员直观地了解不同食品在嗅觉和味觉维度上的特征差异。在开发新型调味料时,对不同香料组合的嗅觉和味觉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快速筛选具有独特风味且符合消费者口味偏好的配方[2]。

在触觉方面,通过结合模拟人体触觉感知的传感器技术,如压力传感器、纹理传感器等,能够准确量化食品的质地、硬度、黏性等触觉特性。这对于开发具有特定口感要求的食品(如薯片的酥脆度、酸奶的细腻度等),可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 食品可视化追踪与食品安全监管

2.1 保障加工与储存条件

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可视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条件,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在食品加工车间和储存仓库中,部署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可以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中央监控系统后,借助可视化软件可将其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图形或三维模型进行展示。以温度数据为例,实时的温度曲线,可以清晰地显示加工或储存环境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3]。管理人员通过观察这些可视化数据,能够及时发现环境条件是否超出食品加工或储存的安全标准范围。一旦发现异常,即可迅速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调节空调设备、通风系统等,确保环境条件始终处于适宜的状态。

2.2 追踪食品供应链信息

利用可视化技术,可以追踪食品的供应链信息,包括原材料来源、生产批次、运输过程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为食品或其包装进行标示,如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等,可以实现食品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传递。消费者或监管部门使用智能手机或专门的扫描设备扫描标签,即可获取食品的详细供应链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记录原材料的产地信息、种植或养殖过程中的施肥、用药、灌溉等情况,以及原材料的采摘或收获时间、供应商信息等。在生产环节,生产批次、加工工艺、使用的添加剂等详细信息被录入系统并与产品标识关联。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的位置信息、运输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结合车载传感器实时采集并上传,可以形成食品运输轨迹和运输环境的可视化记录[4]。

2.3 监控食品生产线的运行状态

通过可视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控食品生产线的运行状态、产品质量指标等,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在现代化的食品生产线上,通过安装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和图像信息的实时采集。这些数据包括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机器的转速、压力、流量等)以及产品的质量指标(如食品的重量、尺寸、外观瑕疵检测及成分含量分析等)。结合专门的可视化监控系统,将这些数据和图像进行整合展示。

3 食品可视化检测与食品安全分析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可视化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与分析领域的应用,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依赖于实验室的化学分析和仪器检测,检测过程复杂、耗时较长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而可视化技术则可以将检测过程和结果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可视化检测技术利用生物识别元件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产生可观测的物理或化学信号变化,如颜色变化、荧光强度变化等,并通过可视化的检测试纸或传感器芯片进行呈现。消费者或食品监管人员只需要通过肉眼观察或简单的仪器读取,即可快速得到结果,能够初步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致病菌等[5]。在食品安全分析方面,可视化技术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对大量的食品安全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将食品的来源、生产加工过程、检测结果等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食品的安全风险等级分布、风险因素关联等信息。

4 食品可视化展示与食品特色营销

4.1 产品可视化

食品产品可视化就是利用高质量的摄影、视频制作以及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将食品的外观、色泽、质地等特点生动地展示出来。在食品类电商平台上,精美的产品图片和视频,可以让消费者在无须直接接触食品的情况下,清晰地看到食品的细节,如蛋糕的奶霜、水果表面的水珠等。三维动画技术则用于展示食品的内部结构或食用过程中的变化,如巧克力的融化效果、冰淇淋的口感层次等,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同时,产品可视化还结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创新的产品可视化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

4.2 配料可视化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配料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配料可视化技术可将食品的配料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成分和营养价值。在食品包装上采用图表、图形或信息图表的形式,展示配料的种类、比例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同时,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或图标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配料,如天然食材用绿色图标表示,添加剂用红色图标表示,使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食品的配料构成。此外,一些食品企业还通过建立配料信息数据库,并提供二维码或网站链接等方式,让消费者获取更详细的配料信息,包括配料的来源、生产工艺、质量认证等。这种配料可视化的做法,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4.3 食材可视化

食材可视化强调展示食品原材料的来源、品质和特色,有助于消费者对食品的基础构成有更深入的了解。商家可以通过拍摄食材的产地风光、种植或养殖过程的纪录片或短视频,并在餐厅、超市或食品电商平台上进行展示,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食材的新鲜度、天然性和可持续性。例如,有机农产品电商平台可以展示农场的田园风光、农民劳作场景以及农产品从田间到收获的全过程,从而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认可。在餐厅中,食材可视化还可以通过设置食材展示区或开放式厨房的方式实现。将新鲜的食材摆放在展示区,让消费者近距离观察食材的品质和外观;开放式厨房则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厨师挑选、处理和烹饪食材的全过程,从而增加用餐过程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4.4 制作可视化

制作可视化主要聚焦于展示食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让消费者能够深入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在餐饮行业,越来越多的餐厅采用开放式厨房或直播厨房的形式,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制作流程。这种制作可视化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用餐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能够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与卫生情况的信任度。在食品加工企业中,也可以通过播放生产工艺宣传片或在工厂设置专门的生产区参观通道来实现。宣传片应详细介绍企业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展示食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展示区则应结合图片、视频、实景加工线等多种形式,直观地呈现产品的生产与检测环节,让参观者对企业的生产实力和产品质量有更深入的了解。

4.5 厨师可视化

在餐饮行业,厨师的个人形象、技艺水平和创意理念对于食品品牌的塑造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结合多种渠道和方式展示厨师的风采和技艺,将厨师打造为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提升餐厅行业知名度与消费者信赖度的核心。在餐厅中,设置厨师介绍展板或视频播放区,展示厨师的个人履历、获得的荣誉奖项、擅长的菜品以及独特的烹饪风格。借助美食节目、社交媒体或美食宣传册,厨师可以出镜分享烹饪技巧、美食创意以及背后的饮食文化故事,与广大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结合厨师可视化的方式,能够提升厨师的个人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在新食品经济背景下,可视化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涵盖了从外观设计到生产监管,从安全检测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食品外观设计方面,结合感官可视化技术,为食品创新与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使企业开发更符合消费者感官需求的产品;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可视化技术通过实时监测、供应链追踪和生产线监控等手段,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度;在食品安全检测与分析中,可视化技术能够简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可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媛媛,杨杨,徐悦,等.嗅觉可视化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3,23(12):395-406.

[2]王小燕,刘峥,郭容婷,等.荧光可视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3,59(11):1357-1364.

[3]李锐.基于知识图谱分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2024,30(3):36-42.

[4]李若婵.信息可视化在功能性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2024,44(1):54-56.

[5]张彩虹,欧阳云雪,洪清青.国内绿色食品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23,39(6):32-3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