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 熊名红 秦秀蓉

摘 要: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给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的改革,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质量,健全检验检测制度,为今后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针对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测;问题;对策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XIONG Minghong, QIN Xiurong

(Chongqing Fuli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the Sixth Branch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Metr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Chongqing 400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od safety problem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causing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and also bringing a series of security risks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method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and improve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system to provide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uture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and find reasonable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roblem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od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进步,消费者对食品需求也不断增高,同时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的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将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应该充分意识到其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案,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性[1]。

1 食品检验检测概述

1.1 食品检测的内涵

在食品检验检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重要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对于超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判定,禁止这种有害食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当前,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范围很广,包括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重金属的含量,同时还包含在养殖业、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民众在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的同时,也对未来的转基因食品产生了担忧。目前农业生产中的大部分作物都是转基因作物,而在转基因作物面前,绿色无公害食品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做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守好食品安全防线。

1.2 食品检验检测相关内容

1.2.1 取样

取样即从整个原材料或制品中提取样本,一种化学检验的基础步骤。样本的选取应有充分代表性,取样方法要慎重,不得随意,操作要严谨规范,防止外界因素的影响,强调真实性。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来保护样本,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最好的标本,以得到与实际相符的结论。

1.2.2 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被测样品中不需要进行分析的成分和杂质,从而确保分析样本的均匀性以及样本中待测物质的含量高于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前处理一般有萃取、有机物分解、沉析、层析、透析、蒸馏法、浓缩干燥等工序,以排除多余的杂乱成分,放大目标成分的有关反应,得到更合理的结果。因此,试样的准备和前处理水平对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1.2.3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手段的选取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对检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检验之前要依据实际的条件选取适当的检验手段。一般说来,化学分析法准确度高、灵敏度低,相对误差为0.1%左右;仪器分析法准确度低、灵敏度高,相对误差在5%左右。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预实验对比的方式选择合适检测方法,以快速、准确、经济地得到试验结果。

1.3 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食品检验与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生产水平。在检验测试的结果上,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上的食品质量的好坏,有利于宣传和保护质量合格的优质产品,并能有效地消除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证。食品检验检测对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的科学监督具有重要作用,食品检验检测的职能是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是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食品检验检测中,要从多个角度了解食品安全隐患,正确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效果,这对食品的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对政府的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2]。

1.3.1 对公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自身利益。同时食品质量和安全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消费者更关心食物的品质和安全。因此,做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既能够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能够让消费者放心。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毒奶粉”“瘦肉精”事件等,这些事件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因此必须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加以完善,防止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入社会,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公众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证。

1.3.2 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市场的重要性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是食品安全管理、食品贸易和市场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持,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工作流程,运用科学的方法,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对食物进行取样、分析,并根据结果作出正确、公正的判断,并将结果及时上报给食品生产商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使食品生产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充分利用其品牌的优势,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对食品质量作出客观、公平的评价,既可以避免损害食品厂商的利益,又可促使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同时也能改善市场环境,增强消费者对食物的信任[3]。

2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人员专业性较差

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对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有直接影响,但是现如今食品检验检测部门还存在着检测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的情况。例如,个别检测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对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不重视,在检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存在误差,从而影响食品检测最终结果。

2.2 食品检测技术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还较为落后,特别是我国中西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存在检测技术水平不足、检测设施落后等问题,从而导致检测检验结果和实际含量误差较大,导致检验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我国食品领域的安全[4]。

2.3 食品检验检测不够规范

食品安全检查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涉及的技术和测试都比较复杂,不仅要根据食物的种类来进行,还要考虑到食物保存的温度和时间。因此,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时,也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的监督,使食品流通安全性得到保障。就目前来看,我国食品检验检测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不够规范。此外,在实际工作中食品质检部门的操作不规范,也对整个食品质检工作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4 缺乏统一的食品检验机构市场准入标准

目前,我国对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鉴定仍以行政方式为主,而对相关检测机构准入门槛又偏低,因而其专业水准和检测能力也不尽相同。一方面,由于检验机构的水平差异,不同的检验程序和标准会产生差异,从而使检验结果产生偏差,即便检验检测结果一样,也会遭到有关方面的质疑,缺乏权威性,从而影响了公众对食物品质的认可度;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的检验机构是政府机关设立的,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监管,在检验检测机构操作规程规范化、人员素质提升、廉洁风险防控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很容易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差异,从而导致对市场主体的不公平、对食品安全的控制不到位。同时,由于检验机构的等级划分和专业方向不明确,各检测机构之间也会出现恶性竞争,从而使检验机构为迎合市场需要而放松自己的标准,造成检测结果缺乏可信度[5]。

3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开展对策

3.1 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由于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也十分重要。但是目前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因此就要通过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完善检测管理方案和检测技术。同时还要根据食品领域的发展特点,探讨危害物质的人体负荷、效应生物标志物以及人体健康效应和机制等。要重视同行间的技术合作,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保障食品检验检测的准确性。

3.2 加强对食品检测技术的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持续提升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手段,抛弃落后的食品检验检测仪器与方法,运用最新技术观念与工艺方法,解决食品检验检测实践中遇到的新难题。同时,要对我国食品检验工作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从而为我国食品检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借鉴。通过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体系,来不断提高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为后续技术的创新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要加强对目前食品检验检测领域信息的收集和掌握,保障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创新符合当今时代发展需求,对老旧的食品检验检测设备进行更新,以及配置功能完善的硬件[6]。

3.3 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标准的规范

食品监管部门应该淡化命令式监管的负面效应,树立“新思维”,即以食品标准为纲,进入食品监管工作的新常态化发展。①在制定食品标准时,要符合目前分段监管为主、品类监管为辅的体制安排,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保证标准制定的独立性、科学性,杜绝个人利益绑架标准现象的发生。②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立足实际,提高标准覆盖面和可操作性。③要加速对现有的规范进行清理和调整,以减轻由于标准本身的不足而产生的负面效应[4]。

3.4 建立和完善食品检验机构的评价与准入标准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多层次的检测机构,根据不同的食品、不同的检测标准、检测资质、检测技术,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研究专家和著名企业共同制订检测机构的准入和评价体系。针对生产规模大、流程长、涉及人群广的食品,必须建立多种检测机制和第三方检测机制,以保证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检测监控下进行。完善机构评价与准入制度,对于国家来说,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整个国家的食品消费安全;对于行业来说,这有助于制定行业规范、统一的标准,能够促进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7]。

4 结论

随着市场上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对食品的安全检测也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食品检验制度的健全,不仅有利于食品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从根本上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精确度,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基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0(11):122-124.

[2]陆春梅.影响食品检验检测的因素、问题及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2(8):83-85.

[3]刘宗科.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2(4):120-122.

[4]王晓磊.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食品,2022(3):92-94.

[5]杨成彬,王勇,刘刚.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2):135-137.

[6]高丹.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食品界,2021(2):100.

[7]丁杰,张鑫,刘旸.食品检验检测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检验检测,2020,28(6):97-9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