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畜禽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问题

作者: 何灵灵 李聪 通旭婷

摘 要:磺胺类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具有药效显著、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经常添加在饲料或饮水中用于防治畜禽疾病,但过度使用这些抗生素会污染环境同时影响人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肉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食品,人们对畜禽肉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兽药残留问题也日渐成为一大社会热点,因此对畜禽肉中磺胺类抗生素残留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对畜禽肉中兽药残留以及磺胺类药物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畜禽肉;磺胺类药物;兽药残留

Abstract: Sulfonamides are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with significant efficacy and low price, so they are often added to feed or drinking water to prevent or control disease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However, excessive use of these antibiotics will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nd affect human health.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meat have become essential food for peopl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eat, and the problem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ocial hot spo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lfonamide antibiotic residue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status quo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and sulfonamide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meat.

Key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meat; sulfonamides; veterinary drug residue

1 兽药残留概述

1.1 兽药残留现状

目前,畜牧业在兽药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兽药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兽药经营者通过不正当竞争牟利,如售卖假冒兽药产品或购买某些品牌,夸大其效率和范围,低价吸引农民和养殖户。

1.2 兽药残留的原因

1.2.1 疫病频发,防控体系不健全

粗放式的养殖模式缺乏最基本的预防和监控措施,由于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且到处传播,导致疾病时有发生,养殖户中一旦有个别动物出现患病,很容易导致集体患病,经济收益损失惨重[1]。因此,养殖户普遍认为预防比治疗更有用,从而过度关注药物预防,依靠药物来提高动物的存活率,提高经济效益。

1.2.2 违规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有些不利商家存在生产假冒伪劣兽药现象,而这些假冒伪劣兽药疗效差,进而导致重复用药;还有一部分商家踩着法律的红线,违规生产销售我国禁止使用的兽药[2]。

1.2.3 养殖户缺乏正确的用药常识

一些养殖户对兽药使用不规范,加上有关部门未对如何正确使用兽药进行大力宣传,导致出现过度用药、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等现象。

1.3 兽药残留的危害

兽药在动物体内不能完全被吸收或者代谢转化,大部分是以母体药物或者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残留的药物在粪便中随着种植户将粪便作为有机肥施用到农田中,进而进入环境。一般来说,少量残留对人体没有严重的毒性作用,但长时间也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如急慢性毒性、“三致”毒性等。

2 磺胺类药物概述

2.1 磺胺类药物性质及兽医临床应用

磺胺类药物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无味,主要包括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酞磺胺噻唑、磺胺醋酰以及磺胺米隆等,它们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磺胺类药物具有酸碱两种性质,由于具有芳伯氨基而有碱性,同时还具有磺酰胺基因而有酸性,因此它们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磺胺类药物都含有氨苯磺酰胺的基本结构,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使其不能充分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四氢叶酸,从而影响DNA的合成,进而起到抗菌杀菌的作用[3]。由于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稳定、经济等效果,被养殖户广泛使用,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很多传染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合理的使用很容易造成耐药性增加,磺胺类药品的残留在动物组织的残留检测中经常发现,它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例如,ZUO等[4]对河北省石家庄市1 200份畜产品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检测的1 200种主要畜产品中,有8种产品检测出磺胺类残留,主要为磺胺嘧啶类和磺胺二甲氧基类,检出率分别为0.17%和0.25%;SONG等[5]通过对太湖养殖鱼共116个样本进行磺胺类药物测定,结果显示,12种磺胺类药物均有检出,约有77.59%的鱼类样品中检出磺胺。

2.2 磺胺类药物的危害

2.2.1 对动物的危害

对幼年畜禽来说,磺胺类药物主要是影响骨髓造血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对妊娠畜禽来说,磺胺类药物主要是给胎儿带来黄疸、核黄疸等疾病,严重的有致胎儿畸形的可能。对成年畜禽来说,磺胺类药物主要是影响动物神经、消化、泌尿等系统,最终导致贫血、无尿或少尿、白细胞减少。磺胺类药物还能抑制禽类肠道对维生素B和维生素K的吸收。如果在禽类生长期使用了过量的磺胺类药物,不仅会对其肝、肾、脾等器官产生毒性作用,还会引起贫血和产蛋率下降。同时,如果药物使用时间过长,雏鸡会产生明显的中毒反应;当啮齿类动物长期大量接触磺胺二甲嘧啶等药物时,甲状腺增生和肿瘤出现频次有明显增加[6]。

磺胺类药物对人体有致炎作用,如果有过量的磺胺类药物被人误食,可能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正常造血功能受到影响,还会引起过敏反应,对人们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7-8]。

2.2.2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兽药在动物体内很少发生分解,大约90%的药物以原形化合物经粪便、尿液等排泄物进入环境中,进而造成兽药在环境中的出现和蓄积。2016年8月,WEI等[9]在全国4个省份采集的53份土壤样品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出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霉素类等17种兽药抗生素,该土壤样品中目标抗生素的平均残留量依次为四环素类(82.75 μg·kg-1)、喹诺酮类(12.78 μg·kg-1)、大环内酯类(12.24 μg·kg-1)、磺胺类(2.61 μg·kg-1)和氯霉素类(0.06 μg·kg-1)。此外,抗生素含量最高的主要是有机蔬菜农场的土壤,主要是由于残留的兽药存在于动物粪便中,又作为有机肥料进入土壤,这就决定了它们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磺胺类药物一旦释放到环境中,极易吸附在土壤中,有机物和黏粒含量越多的土壤对磺胺类药物的吸附能力就越强,难以降解,污染物同时又会随着水分渗透至地下水,污染水资源[10-11]。YU等[12]研究调查了我国长江下游鱼类样品中12种磺胺类化合物的含量,对采集的82个样品的磺胺类药物残留进行分析。虽然长江下游所有鱼类样品中均检出了12种选定的磺胺类化合物,但捕捞和养殖样品在鱼类生长初期的残留水平均低于5 μg·kg-1,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鱼类中,磺胺类的残留水平不同,宜兴和常州是磺胺类药物浓度最高的地区,湖州和苏州地区污染相对较少。螃蟹和鲷鱼中磺胺类总浓度最高,分别为1 634.05 μg·kg-1和472.97 μg·kg-1;虾和鲈鱼的磺胺类浓度较低。

2.3 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2.3.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已成为畜禽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最主要的分析方法,其具有分离能力高、准确性强等特点,但该方法用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其价格昂贵,处理过程复杂,一般实验室难以普及。傅雅丽[13]采用无需活化的Oasis PRiME HLB填料的SPE小柱,进行富集净化,能清除样品中99%的磷脂和脂肪,建立一种处理过程简单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用来同时检测动物中2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2.3.2 免疫检测法

免疫检测法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目标物质的分析测定,最常见的有酶联免疫分析法和免疫层析法。贵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的谢体波等[14]在2018年研制出动物源性食品检测磺胺类残留ELISA试剂盒,方法灵敏度为3.88 ng·mL-1;黄文颖等[15]采用新颖的免疫层析技术,用荧光标记物代替传统的胶体金标记物,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牦牛肉中磺胺含量的测定,定量限为2 μg·kg-1。免疫检测法操作简单,适合在养殖场、屠宰场等进行快速检测。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高。如何杜绝或者降低畜禽肉中的兽药残留问题,营造一个安全、绿色的动物性食品的销售市场环境,成为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国已出台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但还存在宣传不到位、执行不全面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普及用药知识,起到合理用药的作用;在各个地方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药物残留监控体系,加强对兽药残留的检验检测工作,对违法违规事件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威慑力,确保进入市场销售的畜禽产品的安全;有关部门对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厂家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禁止出现违规药品、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实现兽药残留问题的源头控制[16-17]。同时,还应对畜禽养殖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常规化的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促进诚信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孙德军.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危害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OL].饲料工业:1-13[2023-02-0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169.s.20230301.1010.008.html.

[2]杨广发,陶利明,柳敏.磺胺类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的原因及检测方法探究[J].中兽医学杂志,2021(11):86-88.

[3]张闻娟.鸡肉中磺胺药物残留风险评估[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4]ZUO X L,HAN A Y.The residue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sulfonamides in animal products[J].Journal of Food Quality,2021:5597755.

[5]SONG C,LI L,ZHANG C ,et al.Occurrence and human dietary assessment of sulfonamide antibiotics in cultured fish around Tai Lake, China[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7,24(21):17493-17499.

[6]霍亚男.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原因及检测方法[J].中国畜禽业,2022,18(2):75-76.

[7]李佳琳,巨龙,崔梦,等.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与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27-32.

[8]杨友林,陈明生.兽药残留对人类的危害[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23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