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作者: 毕华盛

摘 要:农村大集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一直以来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快速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食品安全领域提供的技术支撑价值日益显现。本文基于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情况,针对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的监管难点,浅谈目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大集;食品安全;食品快速检测;基层监管;建议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food safety in rural market is relatively serious, which has been the weaknes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its technical support value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supervision of food safety in the rural market,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current food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supervision of food safety in the rural market.

Keywords: rural market; food safety; food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grass-root supervision; advice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是社会备受关注的焦点。尽管当前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有很大提升,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大集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农村大集经营者经营销售的食品多种多样,其质量良莠不齐,且食品经营者流动性强,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多样化态势,给基层监管带来一定压力。除现场检查等常规监管方法外,通过检验检测可判断出生产经营的食品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就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而言,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检验机构自收到样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出具检验结论。对于某些食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来说,检验周期偏长,往往超过保质期或流通时限。经检验一旦发现食品不合格,较长的检验周期给后续的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带来压力,常导致食品安全监管滞后,且有些不合格食品已被食用,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食品快速检测具有快速、简单易学、相对准确的特点,有利于快速初步筛查出问题食品,提前做好食品安全预警,较好地弥补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不足,为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难点提供可行性思路。

1 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难点

1.1 农村大集的食品安全现状

就食品选购而言,城市有商场、超市,可满足城市居民的购物需求。但对于农村普通村民来说,农村大集为其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农村大集给买家和卖家都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交易场所。在农村大集上,食品的质量和服务可能不如商场,但食品品种齐全,且价格低廉,允许讨价还价,符合农村村民的消费习惯。

农村大集的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质量与安全负责,但其经营者大多不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状况无法保障。每逢大集,市场监管人员在农村大集现场检查时,经常发现违法违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质证件缺失和未依法公示。很多经营者未办理登记备案凭证、健康证,或相关资质证件丢失、过期、未在生产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②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农村大集经营者经营的食品品种多,但基本提供不出供货商资质、进货票据和产品合格证明,货物来源不明,食品品质无法保障且无法追溯。③标签标识问题。农村大集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没有按相关规定以相应的方式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等关键信息。④部分商贩违法购进含非法添加物的食品、非食品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或假冒伪劣食品。许多小商小贩往往会因为价格低廉、利润高而不惜违法购进这些食品,再加上农村中老年村民对于此类食品辨识度不够高,导致在农村大集经常出现。以上情况表明农村大集经营者无法向社会做出保证食品安全的承诺,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和消费权益纠纷。

1.2 基层市场监管的难点

2018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县级层面原食药监局、原工商局、原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多个部门逐步完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市场监管机构,名称统一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基层市场监管所为其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工作。重组后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通了原本部门之间的隔阂,综合执法力度明显加强,改革成效显著。但改革后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市场监管所的困局尤为突出。改革后的乡镇基层市场监管所人员配备在6人左右,人员缺口大,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辖区市场监管所监管职能涉及食品质量、药品质量、化妆品、特种设备安全、广告、商标和物价等,还要围绕监管职能处理大量的投诉举报,可谓工作任务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基层市场监管所的监管人员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管需要,要学习多部与自己专业原本不相关的法律法规,造成单领域专业监管效果和执法效能短时间内无法提升[1]。

农村大集经营者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卫生条件差、市场主体流动性强和经营品种多等特点,一旦管理不到位,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所经营的食品无法提供合格证明,进而无法保障经营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法人员通过索证索票日常检查、责令改正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等传统的监管手段起不到良好的效果。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成本高、检测周期长、覆盖面有限,问题发现率低,且无法做到前期预警;后续的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对于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效果不佳。基层监管人员迫切需要创新监管手段,以科学思维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解决当前农村大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守护基层的食品安全。

2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在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价值

2.1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

目前市场常用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有酶抑制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纸片检测技术、化学比色法、生物学技术和拉曼光谱技术等。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检测速度快。快速检测技术可由日常监管人员现场取样,在很短时间内得出检测结果,对所检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初步判断。②检测范围广,可检测瓜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肉及肉制品中的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以及各类食品的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等。针对农村大集食品品种多,且无法提供食品合格证明的难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可对农村大集上销售的食品进行大范围的初步筛查。③操作简便。对比实验室检测,快速检测从抽样、样品制备到样品检验检测整个环节相对简单,经过专业老师指导培训后,操作人员便能上岗检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非常契合基层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

2.2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价值

食品快速检测具有现场抽样、快速出具结果的优点,能够满足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和控制风险的要求,提高了监管效率;能够大批量初步筛查食品质量,起到扩大监管覆盖范围的作用;对初筛有问题的样品,送往实验室后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检测,起到把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前移的预警作用;快速检测试剂和设备携带运输方便,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可灵活地在监督检查的同时进行快速检测,能够克服基层检验检测能力、财政经费、执法力量不足的难题,实现监管执法和技术支撑的有效结合,创新了监管方式[2]。

3 在农村大集应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前景性建议

3.1 健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满足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需要

目前,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发布了多条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也分别针对部分类别食品制定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仍缺乏国家标准方法,法定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的统一适用性、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单一,难以满足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需求[3]。为了更好地发挥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效用,建议应由上级相关部门牵头,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支撑和扶持,从技术标准体系给予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足够的发展空间,提升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和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黏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可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抽查检测,但国家规定的食品快检方法范围很窄。在农村大集上,经营销售的食品品种多种多样,需要防范的食品安全风险复杂多变。在日常监管或接到投诉举报时,针对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需要检验检测某个食品安全指标时,有时找不到国家标准的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因此,建议相关技术部门结合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需求制定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

3.2 注重食品快速检测产品的选购

质量决定生命,只有产品质量可靠,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精准。要提高食品快速检测的目标靶向性。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食品安全高风险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食品快速检测项目、制定年度快检计划,选购相应的快检产品,满足基层的监管需要。当选购食品快速检测产品时,要依据《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及各权威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各方面的指导意见对快检产品进行评价,充分明确其技术产品应达到的行业标准,让其可顺利对标最新的国家、国际的第三方认证体系标准,避免购买过时被淘汰的快检产品[4]。针对市面上食品快检企业多、产品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要严格审查食品快检企业的相关合法资质,优先采购通过符合性评价或获得认证的食品快检产品,必要时要进行食品快检结果验证,将食品快检结果与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比对,验证食品快检结果是否准确,以此确保所采购的快检产品质量可靠[4]。

3.3 加快基层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在基层市场监管所,大多数基层监管人员熟悉法律法规,普遍缺乏专业的检验检测知识和技能。对于食品快速检测工作,只能够按照试剂说明书盲目进行一些简单的检测项目,无法开展稍微复杂的实验,甚至不会操作很多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因此,为了有效提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的应用效果,要着手加快基层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市级局搭建食品快速检测专业培训平台,聘请第三方实验室专业老师定期对基层市场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提供专业化的检验知识和技能指导。①要强化食品快速检测基础知识和技能指导,让基层市场监管人员了解和掌握快速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快速检测操作指南、样品抽取规范、仪器设备的定期校正维护、试剂的配制和贮存、常规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记录保存等基础实验知识。②要开展食品快速检测专项理论和操作指导,针对具体的检验检测项目,专业指导老师依据快检技术标准,对该项目的实验原理、检验流程和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完整的讲解,同时开展实地操作演示,让基层市场监管人员现场操作,掌握该项目的方法原理和技术应用能力。③要加强实践练兵和沟通反馈。经过培训后,基层市场监管人员要在监管实践中不断应用所学的食品快速检测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对实践检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向专业老师进行沟通反馈,逐步成为合格的食品快速检测人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