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保健食品监管现状、难点和对策

作者: 陆秦天 刘尧刚

摘 要:保健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大保健品监管是促进保健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保健食品监管的现状、难点,分别对进口保健食品监管和国内保健食品监管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升通州区保健食品的监管水平。

关键词:保健食品;日常监管;建议

The Status Quo,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Regulation in Tongzhou District

LU Qintian1, LIU Yaogang2*

(1.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Market Supervision Authority, Nantong 226300, China; 2.Nanto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s Market Supervision, Nantong 226006, China)

Abstract: Health care products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people’s daily consumption. Increasing the supervis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is the urgent requirement and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product industry and ensure the “Safety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supervision in Tongzhou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supervision of imported health care products and domestic health care products,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hidden dangers of food safety, to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Tongzhou district health care products.

Keywords: health care products; day-to-day supervision; advice

1 通州区保健食品监管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国内保健食品行业近年来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1]。为提升全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需严格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利用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四个最严为根本导向,以保障民生为重要任务,以提升综合效能、规范行政执法为核心要素,以整体联动、网格化、专业化监管相结合为重要举措,积极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切实履行保健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着力增强人们对保健食品安全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较好地实现了全区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2]。

1.1 强化日常监管,全方位督促专区专柜规范经营

近年来,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特殊食品专区专柜示范店建设为契机,加强经营许可规范整治,严格把控保健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环节,做好保健食品证照办理指导工作。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保健食品的行为,全面梳理整治流通环节,要求经营单位严把进货关,严格查验相关手续,做好进货查验台账工作,规范店内标语及专柜设置,注重培育示范单位,分地区开展专区专柜示范店观摩活动。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保健食品监管领域人才培养,结合全区保健食品监管形势,采取低频次高质量同比武的模式,通过全年数次的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保健食品有关法律、规范的知识储备和监管技巧的掌握。在每次培训后采取业务问答、现场检查等形式巩固培训内容,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监管人员,将其纳入食品安全监管高层次人才库,让这些人员成为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行家。

1.2 高擎执法利剑,多角度巩固保健食品安全基础

根据《南通市保健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工作要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等专项治理行动,专项治理工作分为风险排查、规范治理、总结提高

3个阶段,各基层分局以商超、药店、母婴店为重点,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检查是否设立保健食品专柜,是否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是否利用专家、机构等名义宣传等问题,严厉打击利用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严格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针对家长、老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宣传,增强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行动期间全区出动检查人员1 013人次,对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实现全覆盖检查,监督抽检10批次产品均合格。针对消费者较为关注的保健食品经营相关问题投诉11起,工作人员均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解决,确保坚持舆情导向,给市民满意的答复。共查处非法经营性保健品相关案件1起,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各单位积极开展对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及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全面排查特殊食品安全领域的各类风险隐患,加强对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问题整改到位,确保了行动成效。

1.3 广泛开展宣传,多维化开展保健食品五进宣传

为深入推进保健食品清理整治工作,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每年组织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五进”专项科普宣传活动。基层分局高度重视此次专项科普宣传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充分利用各种监管工作的开展,发挥行业、企业、媒体、消费者和专业机构等多方作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市局特食处领导亲临现场,细致解答现场的问题。各分局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以“五进”为载体,制作海报、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围绕“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核心理念,加强宣传引导,努力提升活动成效,重点组织好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集中宣传科普活动,该活动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宣传,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更加强烈,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对保健食品欺诈行为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今年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800多份,咨询服务消费者4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近年来“五进”科普宣传活动,普及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食品安全社会共享共治氛围得到进一步巩固。

2 通州区保健食品监管的难点

通过近年来针对保健食品行业的一系列联合执法及高压监管,通州区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总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2023年6月,通州区共有

1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及721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但近年来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复杂、保健功能多样、宣传广告繁多,保健食品行业的种种乱象随之而来,给基层人员带来各类监管难点。地理位置相对分散,以农村为主;消费人群相对单一,以老年人为主,老年消费者大多缺乏辨别意识、对身体保健有迫切需求,不易被监管部门发现;违法种类相对固定,以虚假宣传和欺诈会销为主;保健食品网络销售盛行使得违法行为更加隐蔽,违法成本低、监管难度大。

3 加强进口保健食品监管的对策

近年来,swiss、纳豆激酶、姜黄解酒丸等进口保健食品层出不穷,由于国内没有具有此类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愈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类保健食品大都通过海淘获得,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进口特殊食品规范化经营监管,破除监管盲区。

3.1 加强进口特殊食品标签监管

进口特殊食品的标签无统一格式,种类繁多,部分中文标签字体、项目不符合我国强制标准的基本要求,甚至存在无中文标签的情况。为便于监管,建议上级部门对进口保健食品标签格式设计统一模板,由经销商申请后加贴在所经营商品的醒目处,使产品信息一目了然。

3.2 加强进口特殊食品专区专柜规范化经营

特殊食品需按照专区专柜要求依法经营,基层对于保健食品专区专柜的理解是有“蓝帽子”的为保健食品,有“蓝帽子”的才需要专区专柜经营。但国外保健食品数目较多,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到我国市场销售时并未申请蓝帽子,此类无蓝帽子的保健食品理应专区经营,但基层判断及监管能力有限,上级部门可将此类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归纳进白名单或通过特殊食品智慧监管系统推送,要求经营者严格执行规范化经营要求。

3.3 加强进口特殊食品虚假宣传打击力度

部分代理商故意夸大食品功效,但此类进口特殊食品功效是否如宣传一样值得探究,由于没有获取对等信息,消费者对国外特殊食品存在盲从现象,上级部门要定期对市面上热门的进口特殊食品的功效、原料进行检测,适时向公众发布。

4 加强国内保健食品监管的对策

4.1 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

要切实巩固当前专区专柜规范化经营的成果,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要求,时刻督促规范经营,经销商可提醒农村地区保健食品经营主体规范化经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充分履行社会责任,设计制作保健食品规范经营宣传提示牌,由经销商发放,多方共同落实主体责任,促进保健食品行业整体向上发展[3-4]。

4.2 进一步拓宽线上监管渠道

美团、饿了么等线上消费平台逐步兴起,各大药店、商场、食杂店网络经营保健食品情况层出不穷[5]。对此,要加大网络经营监管频次,对在网络平台销售保健食品,但未在主页面公示提示语等情形要严格依法依规处置,强化对各经营单位官方网站的监测,及时发现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

4.3 进一步培育优秀监管人才

随着职能整合,基层监管职能与工作量与日俱增,对保健食品监管“全覆盖”“双随机”工作的标准日益提高,规范逐渐严格,监管队伍的人员数量仍明显不足。因此,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把控保健食品经营风险点,持续把控监管风向标,明确梳理各保健食品经营容易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的情况,完善监管手册,将其细化到监管人员培训内容中,切实提升监管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各类风险一目了然,实现专业化、精准化的保健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4.4 进一步促进行业共同治理

保健食品行业整治从来不是单一部门的职责,职能部门应深入推进基层食安办规范化运行,织密食安联创区网络布局,充分发挥联创区的信息网络优势,延伸保健食品安全打假治劣工作链,组建专班定期开展行业治理,试验开展保健食品经营红黑榜管理,提升红榜示范效应,保障优秀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合法权益。对于在治理过程中问题较多的单位,集中执法力量,进行“全身体检”,符合条件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切实提高闭环管控质效,扩大黑榜震慑范围,为消费者“避雷”[6]。

5 结语

保健食品作为特殊食品的一种,应切实加强监管,保障其食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如何出台有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强化保健食品安全监管,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跃红,徐艳钢,张文学.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3,49(2):1-4.

[2]刘东,柴瑞洪.基层市场监管关于保健食品监管的思考[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7):75-76.

[3]王永权,黄月琴.完善我国保健食品监管的有效对策探讨[J].现代食品,2020(3):22-23.

[4]邢冬青,邱服斌.对保健食品的现状分析及监管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5-7.

[5]金跃文,谭静,常向平.保健食品网络销售模式监管建议[J].首都医药,2014,20(1):56.

[6]徐伟红,臧恒昌.保健食品监管亟须加强法规建设:对加强药店经营保健食品监管的调研分析及建议[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3(2):35-3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