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分析
作者: 杨英兰摘 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阐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并针对食品工程安全保障的具体内容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包括食品生产的规范化管理、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希望能为日常的食品消费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食品工程;安全保障;监督管理;策略
Analysis of Food Engineering Safety Assurance and Supervision Management Strategy
YANG Yinglan
(Sanlei Town Market Supervision Kwalliso, Minqin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Bureau,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39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afety assurance and supervision management strategy of Food engineering, expounds the seriousness and impact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measures of safety assurance of Food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food productio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circulation links, and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hoping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daily food consumption.
Keywords: food engineering; safety assuranc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近些年,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该策略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以及其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1 食品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工程是以工程学、化学、生物学和营养学等基础知识为依据,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手段,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和包装等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技术领域。食品工程涵盖内容广泛,包括农产品的收获、处理、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食品工程旨在解决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和可持续性,同时还要考虑环保、资源利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因素。食品工程是一门前沿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作用[1-2]。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兽药等物质残留问题,以及有关食品的虚假宣传、欺诈行为、假冒伪劣现象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出现健康问题,如食物中毒、疾病的发生等。此外,食品安全问题还可能会影响食品行业的信誉和相关企业的经济状况,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权益[3]。
食品工程安全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保证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能够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和卫生健康。①食品工程安全能够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食品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遵循相关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持生产现场的卫生环境符合相关标准,通过检测产品中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残留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②食品工程安全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食品工程技术可以对食品进行处理和包装,延长其保质期,保证食品的品质,减少食品损耗和浪费。食品工程技术可以对食品进行深加工和改良,使其符合人们对食品健康和营养的需求,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总之,食品工程安全对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减少损耗和浪费,以及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目前,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相应增多,相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食品的生产、销售、存储等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普及,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 食品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策略
食品工程涉及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选用、物料输送、加工制造、储存以及装运等多个环节,需要充分考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生产标准,避免因生产链任何环节失控而导致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严格的检测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健全质量溯源体系,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工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全过程入手,加强食品质量把关和安全管理,从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保护大众的身体健康。食品工程安全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食品工程的GMP
食品行业的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确保生产过程中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避免食品被污染或内含有害成分,同时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与药品GMP规定类似,食品GMP规定包括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贮存、包装、运输直到销售等方面的细节规定。在GMP规定下,除了需要控制生产环境,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也尤为重要,员工需要了解GMP规定的要求,确保生产操作符合标准。食品GMP规定覆盖了食品加工工艺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筛选、存储和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全程监控等。食品GMP规定也涉及一些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如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产品的包装、标签等。实施GMP规定可以促进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提高食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GMP规定督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减小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GMP规定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生产环境卫生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流程、设备维护等),能够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污染,有效控制了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含量,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
(3)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GMP规定的实施使得食品品质更有保障,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4)促进食品行业的科学发展。GMP规定是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准,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可以获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信任,促进行业的发展。同时,GMP规定的不断完善和升级,有助于鼓励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推动行业不断向科学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食品行业实施GMP规定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以及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能够使食品行业更加健康、科学、安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4-5]。
2.2 食品生产规范化管理措施
食品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是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食品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运输到销售各环节实施管理和监督,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有以下几点。
(1)对于生产场所的要求。①满足卫生要求。生产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工具、包装以及人员等都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对于生产线上不易清洗的地方,可以使用已经证明有效的杀菌消毒剂和高压蒸汽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加工人员必须保持工作服干净、使用发网和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食品受到外部污染。另外,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物品放置的合理性,避免污染食品。②满足安全要求。食品生产过程中,设备等的安全使用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例如,使用的电线应符合标准,设备必须安装防止误启动的安全开关等。还需要在场所内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和报警装置,以便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③设备、人员管理要求。生产场所需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设备,除了设备表面不容易破损、不易起锈等要求外,还要满足易于拆卸、易于清洗和消毒,衔接处平整、无缝隙等要求,同时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或)消毒处理。④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操作流程。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提供完整的工作记录和生产工艺流程的执行计划,保证生产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工艺流程要严格实行GMP规范生产,同时建立质控检验制度、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制度,加强原料进货和成品出货的检验监控。
(2)原料的采购管理。原料采购管理是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主要涉及原料的选择、采购、储存、保管和使用等方面。为了保证原材料采购的合规性,相关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资质和生产环境进行抽查,根据公司的要求和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供应商审核,确保供应商拥有完整的资质证明、健全的质量体系和正常的财务状况;定期对关键原料采购的供应商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供货质量稳定;建立科学的采购流程,明确采购步骤和相关验证措施,确保采购的流程及时、规范、合法。此外,在采购过程中,加强现场监管,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对原料的品质、规格、外观、包装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公司要求。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原料,要做好风险控制措施,如通过检验确保原料无毒害性,有合适的保鲜措施、合理的运输方式,以及规范的储存方式、储存条件等,确保原料安全。对采购回来的原料要建立相应的储存制度,确保原料不会因为储存不当而受损或变质。
(3)其他。①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相关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度进行检验检测,详细记录相关信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②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相关企业可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建立员工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并督促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这些措施可以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环境和原材料的卫生安全,严格执行GMP规定,有助于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2.3 食品流通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食品流通环节是指从食品生产企业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销售、运输、储存等环节。规范化管理是指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进行管理。食品流通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许可证管理。企业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证,如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等。企业必须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定的工艺、设备和条件下进行食品生产和销售。
(2)检验和质量控制。食品经销商必须对进货的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经销的食品安全合格。
(3)储存管理。储藏食品需要严格把控相关食品对储存条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食品在储存期间的品质和安全性。此外,销售商要定期检查食品库存,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以及食品储运的安全性。
(4)封存。对于需要封存的食品,必须采用合格的封存技术,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标签上必须清楚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和生产企业信息等。
(5)物流管理。在进行食品运输时,必须注意包装、温度、湿度等问题。食品必须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安全和卫生。运输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4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是指对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成分、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保证食品的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常见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项目有以下几种。
(1)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病原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方法。常见的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人类食源性沙眼衣原体等。
(2)残留农药检测。残留农药检测是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的方法。常见的农药检测项目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三氯生等。
(3)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是检测食品中是否超量使用或违规使用添加剂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检测项目包括亚硝酸盐、苯甲酸钠、甜蜜素等。
(4)营养成分检测。营养成分检测主要是检测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常见的营养成分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
(5)其他有害物质检测。除了以上几项检测,还有一些检测项目如重金属、塑化剂、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的检测。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也需要进行检测。
3 结语
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高质量的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在实践中,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食品安全医药的管理和控制、保障食品从原材料到加工产品的全链条安全以及加强食品安全宣传等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相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从源头抓起,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快推动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的完善,让人们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参考文献
[1]张健英.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探究[J].中外食品工业,2023(3):25-27.
[2]施平.试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14):95-97.
[3]刘富元.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策略探究[J].食品界,2021(3):101-102.
[4]郭茜.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及监督工作要点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3):154-156.
[5]陈丽敏.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要点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5):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