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及对策分析
作者: 徐向秀 刘盛星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贸市场是我国食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仍然存在多种困境和问题,包括食品信息不完全、食品产业链复杂、监管功能尚未完全实现以及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不足等。基于此,本文提出可通过完善食品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全面的食品追溯体系、强化地方监管主体意识以及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措施,确保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Analysis on the Predicam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XU Xiangxiu1, LIU Shengxing2
(1.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Detachment of Changchun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Changchun 130000, China; 2.Changchun Grain and Oil Health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Station,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food safety issues are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peop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food circulation system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ensuring people’s food safet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including incomplete food information, complex food industry chain, incomplete supervision function and insufficient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upervis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foo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local regulato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be taken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food safety; regulatory measures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考验。近年来,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研究变得尤为关键。虽然我国已经对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严厉处罚,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探究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对策至关重要。
1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1.1 保护消费者权益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消费者权益包括购买安全、卫生的产品的权利,在农贸市场上,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加强监管、加强检测等方式确保消费者购买的食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避免因购买不合格食品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或带来经济损失。此外,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促进社会公正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
1.2 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正从经济高速增长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强调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且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同时要确保居民生活质量得到真正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食品安全监管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提高公众对食品的信心,从而促进农贸市场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能够推动食品产业的升级和改造。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改善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竞争力。这将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和优化,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
2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困境
2.1 食品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完全的背后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如以次充好、故意降低质量等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的诚信缺失风险,这种信息不透明给消费者带来了识别困难,并为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①农贸市场商品种类较多,包括大量的蔬果、肉禽、水产等生鲜产品,这些产品的来源、生产工艺和质量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消费者无法获得相关的产品信息,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质量指标,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导致其在购买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判断和选择,容易购买到次品或假货。②农贸市场上的商贩通常没有配备专业的销售人员,无法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不利于消费者在购买时做出合理的选择。此外,农贸市场中很多商品并没有标准化的包装,大部分是以散装的形式销售,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
2.2 食品产业链复杂
目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食品产业链复杂的问题。产业链长、交叉和分散导致了信息流通不畅、责任难以追溯、监管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多挑战。①农产品从种植、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多个企业和个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监管较为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则难以明确和追究相关责任。②食品产业链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使得监管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不同地区的食品标准和监管手段不同,缺少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形成监管合力。③食品产业链涉及环节较多,往往存在信息交流不及时、透明度不够等问题,消费者对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缺乏充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难以做出准确的选择和评估,也很难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投诉和维权。
2.3 监管功能未完全实现
不同地区、部门、工作人员对于监管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监管功能的具体作用体现不够全面、职能部门的监管功能未能得到全面发挥,存在监管力度不平衡的情况。部分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管资源和技术手段,无法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导致监管行动不彻底、不全面,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留下了隐患。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可能会造成监管力度不平衡,产生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盲区等问题,从而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效果。此外,监管过程中,部分监管程序与标准不符,监管行为不够规范,对监管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3]。
2.4 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不足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这主要因为农贸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传统的人工抽检和抽样检测方法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对所有商品种类和商家的全面监管;当前的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范围有限,很多地方还未形成完善的监管平台和标准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流通受阻,监管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升。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很多地方的农贸市场尚未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实时更新,在数据处理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手段,难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产品信息、追踪食品安全等问题。②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监管部门之间需要信息共享、协作,才能实现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全面监管。然而,当前的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共享和交流,导致监管效率较低。③监管技术应用滞后。虽然信息化监管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还相对滞后。监管部门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众多电子监管系统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等。
3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3.1 完善食品信息披露机制
①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食品信息公开平台,对所有食品生产、流通企业进行登记备案,并在平台上公示其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新兴科技手段,打造一套全国性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产品编号等方式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②加大对农贸市场疏导、规范和管理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③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让消费者自觉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总之,完善食品信息披露机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只有政府、企业、消费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食品安全的
目标。
3.2 建立全面的食品追溯体系
相关部门应建立全面、透明的食品追溯系统,统一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使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具体来源和质量检测情况;通过全程追溯机制,有效减少跨区域食品安全监管难度;通过加强监管合作和协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建立起统一的监管平台[4]。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他们能够按照相关规定生产和销售食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效力和权威性。此外,还可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各个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让企业对自己所供应的食品质量和安全负责。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的监管,做好食品质量控制,从源头上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3.3 强化地方监管主体意识
①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例如,通过在各种媒体上发布通告、举办专题培训等方式,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介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同时强调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②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全面监管。通过加强现场检查、实行日常巡查和临时检查等方式,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③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治共管的局面。结合农贸市场的特点,通过建立食品安全志愿员制度、聘请志愿者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形成社会共同监管机制,共同建设更加安全、健康的农贸市场。
3.4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①政府可以利用现有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起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安全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②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农贸市场中的食品进行风险评估,并判断食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监管质量;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管平台,整合监管数据,向公众开放监管信息,让公众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同时提高监管部门的透明度,增加监管的公信力[5];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监管,通过应用软件和互联网技术,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信息传递等工作,提高监管部门的实时信息感知能力。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被联系在一起,因此政府应该开展对电商平台的食品安全监管,建立相关的监管制度和标准。另外,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技能水平,提高信息化技术在监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4 结语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食品信息不完全、食品产业链复杂、监管功能尚未完全实现以及信息化监管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监管工作,如完善食品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全面的食品追溯体系、强化地方监管主体意识以及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有效,才能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权益,推进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向前
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瑞,陈永霞,杨莼莼,等.公共管理视域下的食品安全监管策略探索:评《社会共治:迈向整体性治理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21):7131.
[2]冯艳娟.新时代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必要性及策略探究[J].食品工业,2020,41(12):196-200.
[3]李克.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113.
[4]沈亚男.舒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23):145-148.
[5]李亚新,袁巍,张淼.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食品,2022,28(2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