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环节的因素及质量控制对策
作者: 孟婷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严格管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质量是相关监管、检测部门工作的重点环节之一,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论述了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法,为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提供更具针对性、精细化、全面化的控制对策,从而提升理化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性,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关键词: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对策
Factors Affect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of Food Laboratory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MENG T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Jiyang District, Jinan 2514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living standards in recent years, people’s demand for food safety quality has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and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Strict control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quality is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the work of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and testing departments, but the impact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accuracy of China’s food laboratory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in food laboratories, analyzes the targeted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aims to provide more targeted, refined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f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in food laborator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laboratory testing data and provide effective data support for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standards.
Keywords: food laboratory;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influencing factor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是指相关检验人员使用化学、物理检验方法对食品成分、含量及含有的添加剂、矿物质等进行检测,起到监督食品安全标准落实、保证食品安全的作用[1]。但目前我国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存在一定漏洞,若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食品安全漏洞,甚至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影响居民健康饮食,损害企业形象,降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影响我国食品行业发展[2]。因此,有必要提升检验人员专业技能,选择合适的仪器及试剂,提升检验标准,保证检验质量。本文对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保障食品检测数据准确性。
1 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的影响因素
1.1 检验环境不规范
在进行食品理化检验时,保证实验室环境规范化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室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均会对食品理化检验过程造成一定影响。若实验室内部设施、电力排水、排风系统等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检测要求,会直接影响实验室安全及检测质量。通常食品理化检验环境问题主要由工作人员思想上不够重视或实践中操作不当引起,实验前相关检测人员若没有严格按照实验项目规定的环境要求进行理化检验,或检测人员进行室内温度、气压调控时,造成温差大、气压异常的现象,都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检验人员发现不及时,且未纠正相关问题,最终会降低食品安全检验报告的准确性[3]。
1.2 检验设备、量器、试剂精准度出现偏差
在实验室进行食品理化检验时需要使用到各种类型的检验仪器设备,检验仪器设备的精准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和准确度。若使用检验仪器设备的相关检验人员技术不到位,使用不规范或开始使用前未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或存在滴管刻度模糊、天平精密度下降等问题,都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造成直接影响。在进行检验时若试剂用量不准,不仅会延长检验时间,还会造成检验结果错误,如试剂过期、检测人员使用剂量过多或过少等,都会严重影响食品理化检验质量[4]。另外,质量不合格的量器会造成试剂配制出现偏差,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1.3 检验方法不准确
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检验方法,但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效力过期依旧使用或检验标准未及时进行更新,检验过程中对质量控制存在偏差或验证活动参加的组织较少,检验新规定标准或非标方法没有实行方法验证程序便直接用于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按照个人习惯使用及管理化学试剂,进行检验时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检验标准的落后等。我国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仍处于发展阶段,检验标准的滞后易造成检验人员没有可参考的检验依据,使不良食品生产企业有可乘之机,生产出质量严重不合格的食品,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4 物料使用、保存、处理不规范
食品理化检验涉及数量、种类繁多的物料,如实验用气、用水、耗材等。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气、废水、垃圾等进行违规排放不仅会污染实验室环境,影响实验检测结果,还会对人体健康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若未明确物料保存时间、保存条件或存在检验目标物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易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1.5 样本采集、保管、运输不到位
在进行食品理化检验前要进行样本的采集,采集完成后经过保存、运输送至实验室开展相关检验工作,样本易在以下环节中出现失误,影响样本检验结果准确度。①样本采集人员不专业、技术欠缺,易造成样本采集不合格,或样本采集后保存不当,导致样本受到污染。②相关技术人员采集液体样本时,部分液体易出现沉淀现象需要搅拌处理,若采集时未能充分对样本进行搅拌,使其充分融合,易导致样本不符合规范[5]。③不同的样本保存、运输方式有所不同,若未能按照规定保存、运输,也会对样本的最终检验准确性造成影响。例如,样本保存过程中密封不当,可能造成样本物理、化学成分改变,导致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
1.6 人员操作不当
食品理化检验工作需要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操作,部分检验人员由于缺乏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在实际检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短板和盲点,如对很多专业技能较强的检验工作操作步骤不熟悉,导致操作过程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部分检验人员经验不足,针对从未实施过的检验技术步骤不知如何进行操作,造成检验工作停滞,甚至造成检验结果出现错误。此外,食品理化检验工作是一项专业技能较强的工作,检验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而在目前食品检验工作中,部分检验人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工作懒惰、未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会造成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甚至错误
操作。
2 食品实验室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相关对策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将会对我国食品产业的生产及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市场竞争力下降,相关食品产业的形象、信誉在人们心中大打折扣,甚至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食品理化检验质量问题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2.1 提升检验环境规范度
提升理化检验环境规范度是控制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一环,为后续检验人员的仪器设备校准、试剂配制保存等提供安全、精准的操作环境,严格按照食品检验机构认定的检验环境进行实验室建设和结构布局。实验室选用耐腐蚀的聚丙烯材料,保证检验操作的安全和卫生,检验人员密切关注实验室内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影响因素,天平室安装空调和除湿机,保持规范适宜的称量环境。实验室内配备相关清洁用具,检验完成后及时清理实验废水、垃圾等,保持实验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实验相关试剂,避免实验室环境或试剂出现相互污染问题。定期检测仪器设备性能,保证设备能够达到检验要求,相关检验技术责任人对检验过程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督,对于存在的实验环境不规范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保证检验环境的规范性,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6]。
2.2 科学、合理使用仪器设备、量器及试剂
食品理化检验人员在选用相关检验仪器设备时,需要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合理的量器或容器,并提前对其进行检测,确保量器准确可靠。针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称量天平,检验人员在进行实验前要进行称重校对,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检修、维护,保证仪器设备的灵敏性,一旦发现仪器设备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检验部门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引进更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将检验误差降到最小。另外,要保证检验使用试剂的浓度及纯度满足检验标准,相关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时,要明确试剂性能,并进行详细分析,使其充分符合应用需求,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精准数据支持[7]。
2.3 规范检验、操作方法
检测人员事先根据所检食品,查阅现行有效的标准检验方法,结合实际实验室条件,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案,可有效降低检验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同时,检测人员需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检验食品,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实验方案,并注意相关内容的细节化及注意事项的重点标注。进行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开展多个检验方法的对比,根据实验目的择优选择。例如,饮品水分检验方法的选择,不同的饮品检验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按照饮品种类使用不同的检验方法,综合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后确定最佳检验方案。因此,相关检验人员需对不同检验方法的时间、环境等程序进行有效比对,选取出最为合适的检验方案,从而提升最终检验结果的科学合理性[8]。
2.4 样品、物料规范管理
食品种类多样,基质成分复杂,处理不到位易造成食品检测结果不准确。在样本采集过程中,相关采集人员需重视采集的科学性,注意样品不要过于单一或过多,否则容易造成检测数据不全面或加重检测部门的负担。此外,采集人员在完成样本采集后,需严格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样品保存,保证样品在运输途中的完整性及干净、整洁。为避免样品检验时出现变质、污染等情况,相关检验人员在拿到采集样品后,应尽快开展检验工作,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实验室的标准物质采购、验收实施全面有效的控制措施,在符合物料管理规范基础上,通过建立专业区域进行统一保管、定期核查、登记使用制度,保证标准物质在可控条件下进行保存;针对易制毒、易燃爆的物料,使用特殊储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