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探讨

作者: 张玉娟

摘 要:在食品质量控制工作中,食品理化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对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元素、是否超标使用添加剂等进行检测。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样品是通过随机取样获得,因此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提高样品的理化检验质量与效率。本文总结了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并就如何提高样品前处理的质量与效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前处理;对策;质量控制

Discussion on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s and Quality Control in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ZHANG Yujuan

(Shenzhen Flux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518126, China)

Abstract: In food quality control work,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mainly detecting whether the food contains harmful elements and whether additives exceed the standard. In the process of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samples are obtained through random sampling, so pre-treatment of the samples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of the sampl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ethods of sample pretreatment in food physicochemical testing and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sample pretreatment.

Keywords: pre-treatment; countermeasures; quality control

食品理化检验是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等检测食品中有害元素的含量等,对于保障食品食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品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食品检验工作量的增加,在食品检验前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确保食品理化检验的有

效性[1]。

1 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性

所谓食品理化检验,主要指的是检验机构对某一批次食品展开随机抽样检验,根据食品具体状态科学采用物理或化学检验方法,最终通过平均检验获得该批次食品合格情况。在理化检验过程中,需要对检验样品进行前处理,最大限度地排除样本中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为食品理化检验提供最优的反应环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有效。另外,在样品前处理阶段,若待测成分含量较低,也需对样品进行浓缩和富集形式的前处理,以保证后续理化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2]。如果实验室目前的检测分析手段不能有效检测到食品中的目标成分,则可以在样本前处理环节增加衍生化处理,实现目标成分的相应转化,从而提高食品理化检验的检测效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方法

2.1 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主要是以固相吸附剂为处理剂,对样本中的目标物质成分进行吸附或解吸,从而达到目标物质成分分离、收集。也就是说,固相萃取技术主要通过固相吸附剂来实现对目标物质成分的吸附、捕集和分离,这与吸附剂和目标物质成分之间有关正负电荷吸引的物理特征有关。从目前的食品理化检验和实验室发展现状来看,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范围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目标物质成分的收集,且成本较低。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展开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滤膜或SPE小柱。即根据待测物的电荷特性,采用不同的填料进行固定相的选择,如果待测物带负电荷,则采用阴离子交换填料;如果带正电荷,则采用阳离子交换填料;如果待测物为中性,则采用反相填料。

(2)活化环节。该环节是提高萃取回收率的重要步骤。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使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对过滤膜和SPE小柱进行清洗,以增强吸附剂的渗透性,从而更好地吸附靶标物质。

(3)上样环节。上样环节即目标样品与吸附剂的吸附和结合环节。根据被测样品的组成及状态,需要采用不同的上样方式。如目标检测对象浓度较高,在提取前应当利用缓冲液进行稀释。

(4)淋洗工序。淋洗工序即对滤膜和SPE小柱清洗的过程,主要使用缓冲剂和清水,根据需要还可以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无机盐等。

(5)洗脱环节。洗脱环节主要是分离吸附物质和固相吸附剂,确保回收率。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成本低廉、效果较好,但不能有效去除纤维中的杂质,如果样本中的纤维含量较高,就会对最后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2.2 蒸馏技术

蒸馏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的方法。该方法被广泛用于混合液体样品的前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科学控温,并进行分层收集,以达到对目标物质成分精准处理的目的[3]。从蒸馏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常用的蒸馏方法包括扫描型、常压蒸馏、精细型、真空蒸馏以及共沸型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精确控制温度,以确保蒸馏温度处于目标检测物质沸点范围内,同时还要重视对馏头的处理和分离。在开始检测目标物质沸点前,应该准备好接收瓶,以便快速采集馏头流出沸点较低的物质。在蒸馏完成后,接收瓶的温度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这时就需要更换接收瓶,合理提升温度,以便更好地接收目标物质。在蒸馏过程中,将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直至没有馏液被蒸发,温度出现下降时即可停止蒸馏。

2.3 微波消解技术

微波消解技术是一种利用分子极化特性和离子导电特性,对物质直接进行加热分解的技术手段。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消解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目标物质成分进行快速分解,还可以对温度进行更好的控制,从而提升样品前处理的效果。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微波消解技术有助于保证食品中的添加剂、蛋白质、微量元素、防腐剂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传统的加热方法会使样品中的蛋白质和金属元素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利用微波消解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加热法存在的缺陷,能够为后续检验工作创造理想的反应环境,从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的质量。

2.4 化学分离技术

化学分离技术是根据食品成分中的化学性质对样品中目标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技术。在食品理化分析中,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包括沉淀分离法、皂化技术掩蔽法以及色谱分离法。皂化法通常被用来分离高浓度的油脂样本,一般选择酯类作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将其转化为醇和羧酸盐,然后从中提取出所需的成分。沉淀分离法通常用于分离溶解度差异较大的样品,是一种从混合液中提取固态物质的过程。通常通过提高温度和形成难溶化合物实现固态物质的饱和。掩蔽法通常被用于络合滴定,但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该方法分离效果不太理想。色谱分离法,也叫层析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前处理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不同分配系数的混合物样品,具有分解效果优异、反应灵敏、成本低廉以及干扰因素少等优点,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逐步被应用到食品理化检测中样品前处理相关的科研分析中。与传统的食品样品预处理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高效、清洁、环境友好、选择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处理技术,但其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深入探讨。

3 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质量控制对策

3.1 科学选择样品处理方式

在进行食品理化检验的样品前处理工作中,实验室有关人员要谨慎选择样本的处理方式,确保样本前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有机组分的检测,因此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大多围绕有机物的组成进行,而这种前处理方法对检测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压强、温度等。基于此,在样本前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科学控制实验环境,充分了解样本检验的要点、具体的内容和流程,并将其与信息模型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对其进行预演,以降低后续检验中出现错误操作的概率,从而确保食品理化检验样品前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6]。

3.2 控制样品与试剂质量

在进行食品理化检验样品前处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严格控制样品与试剂的实验剂量,防止资源的浪费,同时确保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试样的质量波动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还要考虑到具体目标检测物的状态、浓度等,同时在确定药剂用量时,必须严格按照理化检验的标准进行配比,这样才能在保证测试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测试费用。

3.3 做好仪表状况的检查

随着科技的进步,样品预处理的方式越来越多,要想确保预处理的结果具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实验室中的容器和用于预处理的仪器必须保持清洁,没有任何污染物和细菌,并且运转良好。通过进行样品预处理和食品理化检测,可以精确测定出食品中防腐剂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但如果检测设备出现故障,如有杂质、细菌等,将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精度,从而降低食品理化检测的质量。食品理化检验是食品安全的关键步骤,如果由于检验仪器的故障而导致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将会给生产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能引发消费者的恐慌情绪。因此,在开展样品前处理工作之前,应当对检验仪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4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样品前处理和食品理化检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控,建立完善的检查机制,并由专业的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而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相关企业应针对检测人员组织培训和考核,使检测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过程。

3.5 加强管理,提高相关人员责任意识

加强对食品理化和样品前处理结果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实施。①样品前处理和理化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避免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检测结果不准确。②加强对食品检测过程的管理,实施实时监控和抽样检测,确保样品前处理和食品理化检测的操作流程符合相关标准,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解决措施,避免出现不符合规范的实验操作。

3.6 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检测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传统检测设备能耗过高、检测效率低、精度不够,因此必须针对现有检测设备进行改造或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争取早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开发或引进先进的设备,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能够激励制造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制造出符合现代食品安全标准的优质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实验的测量精度和运算准确度,能够根据实验环境实时调整温度、湿度等实验条件,确保实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将实验人员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4 结语

总之,食品理化检验是食品流入市场前的一道重要门槛。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当下,应该做好食品理化检验中的样品前处理工作,并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有效性,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侨.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2,19(20):8-11.

[2]王佳.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分析[J].中国食品工业,2021(22):118-121.

[3]于跃.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食品,2021(15):58-59.

[4]郑丽云.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191-192.

[5]邹旭东.试析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46.

[6]康燕.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方法应注意什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9):27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