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市2021—2022年辣椒农药残留监测分析及控制对策
作者: 黄高柳 彭建伟 罗扬 肖献国 杨博
摘 要:为了解湖南某市辣椒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对该市2021年、2022年辣椒种植生产主体采集的403批次新鲜辣椒样品的68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检出农药共30批次,检出率为7.4%,超标样品4批次,合格率为99.0%;超标的农药均为常规农药,未发现禁限用农药检出。本文针对辣椒农药残留整体情况,提出辣椒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的预防控制对策,以期为有效降低辣椒农药残留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农药残留;控制对策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Pepper from 2021 to 2022 in a City of Hunan Province
HUANG Gaoliu1,2, PENG Jianwei1*, LUO Yang2, XIAO Xianguo2, YANG Bo2
(1.College of Resource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Changsha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Monitoring Center, Changsha 41000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pepper products in a certain city of Hunan, 68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in 403 batches of fresh pepper samples collected by the pepper planting and production entities from 2021 to 2022 in the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30 batches of pesticides were detected in the past two year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7.4%. There were 4 batches of samples that exceeded the standard, with a qualification rate of 99.0%. The pesticides that exceeded the standard were all conventional pesticides, and no prohibited or restricted pesticides were found. In response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chili peppe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pesticide residues during chili pepper cultivation we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ffectively reducing pesticide residues in chili peppers.
Keywords: pepper; pesticide residue; control strategy
辣椒是湖南地区普遍种植的一种茄果类蔬菜,其独特的辣味可以促进食欲,并具有帮助消化、暖胃驱寒、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同时具有鲜食及腌渍、酱制、干制等多种制作方式。有关数据统计,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呈增长趋势,近几年种植面积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6%[1]。可见辣椒产业发展极为迅猛,但随之也带来各种农药残留问题。辣椒病害中的炭疽病、灰霉病、疫病,虫害中的茶黄螨、烟青虫等极为常见,防治过程中一旦用药不符合规定,就容易产生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辣椒中农药残留的危害日益被社会大众所认知,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某些农药甚至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同时会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产生化学污染。因此,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同时加强农药残留检测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维护人们健康的重要举措[2]。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根据该市2021—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对全市辣椒种植主体进行随机抽样,两年共抽取辣椒样品403批次。
1.2 材料与设备
68种农药标准物质(100 mg·L-1),均由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提供;乙腈(色谱纯,美国Supelco公司);甲醇(色谱纯,美国Supelco公司);乙酸乙酯(色谱纯,美国TEDIA天地试剂公司);2 mL净化管(内含50 mg PSA、50 mg C18、150 mg MgSO4,迪马科技有限公司)。
7890B-7000C气质联用仪(安捷伦科技公司);ACQUITY UPLC H-Class-TQD液质联用仪(沃特世科技有限公司);Trace1310-ECD/FPD气相色谱(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条件,本次辣椒农药残留监测选择的检测方法为GB 23200.121—2021、
GB 23200.113—2018、NY/T 761—2008,制备好的样品运用标准规定的QuEChERS方法和固相萃取方法进行提取净化后,液质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使用外标法定量,气质联用仪使用内标法定量分析[3]。
1.4 判定依据及农药检测种类
检测结果判定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同时将本次检测的农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5类,按毒性对人体危害程度分为常规农药、限用农药、禁用农药3类[4],共计68种农药残留,其中杀虫剂47种,杀菌剂16种,杀螨剂2种,除草剂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具体如表1所示。
2 该市2021—2022年辣椒农药残留监测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总体情况
两年共计检测辣椒样品403批次,检出农药残留样品30批次,检出率为7.4%,超标样品4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9.0%。其中2021年检出率为7.3%,超标样品2批次,合格率为99.0%;2022年检出率为7.5%,超标样品2批次,合格率为99.1%。相较而言,两年农药残留检出情况没有明显变化,且合格情况高于湖南省和全国当年蔬菜监测平均水平,可见该市辣椒生产质量安全水平较高。辣椒农药残留检测总体情况详见表2。
2.2 杀虫剂、杀螨剂主要检出农药及频率分析
2021—2022年,检出的杀虫剂、杀螨剂农药中,没有检出禁限用农药。检出的杀虫剂主要以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为主,分别检出9次、7次、6次,其中啶虫脒超标3次,超标频次最高。这3种农药主要针对辣椒植株的蚜虫、白粉虱、蓟马等虫害,此类害虫在辣椒中比较多见,施药时一般都是施用混合农药。其中,啶虫脒的标准限量值较低,若频繁使用,非常容易产生残留。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标
1次,检测值为0.092 mg·kg-1,超过标准限量近5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优良的杀虫剂,对螨虫也有较好的消杀作用,辣椒植株易产生烟青虫、棉铃虫等虫害,主要伤及叶片、花蕾、果实等[5],对辣椒的产量有较大影响,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能高效杀灭此类害虫,但此药的标准限量非常低,喷洒过程中稍不注意用量,就会出现超标现象。
检出的杀螨剂主要为哒螨灵,分析原因是辣椒在生长过程中易被茶黄螨寄生,这种螨虫用肉眼很难观察到,但其生长繁殖速度快,还会引发传播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防治时,施用主要成分为哒螨灵的农药非常有效,因此易产生残留[6],具体如表3所示。
2.3 杀菌剂主要检出农药及频率分析
杀菌剂的使用则更广泛,2021—2022年,检出的杀菌剂农药中,没有检出禁限用农药。常规农药检出项次4次及以上的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腐霉利、霜霉威、甲霜灵,其中霜霉威超标1次,检测值为4.010 mg·kg-1,超过标准限量约2倍。辣椒植株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疫病,这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茎叶和果实的危害很大,易使病变部位发霉,且蔓延速度快,霜霉威和甲霜灵对此类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7]。而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主要针对辣椒的炭疽病,这是多发于果实的真菌性病害,在5—9月较为多见,施用此类药物起效快,因此这两种农药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也是残留高的主要因素。多菌灵一般用于防治辣椒的灰霉病、根腐病等,这两种病害分别多发于植株的叶片和根部,腐霉利则用来防治灰霉病和菌核病[8],具体如表4所示。
2.4 同一样品检出各类农药数量及原因分析
2021—2022年检出的所有辣椒样本中,同一样品,同时检出2种及以上杀虫剂、杀螨剂的辣椒样品有13批次,占所有阳性样品的43.3%,同时检出2种及以上杀菌剂的辣椒样品有16批次,占所有阳性样品的53.3%,甚至有2批次样品检出了5种杀虫剂、杀螨剂,1批次样品检出了5种杀菌剂,说明种植户在施药过程中存在“一病多施”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经验不足,无法区分这些病虫害,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农药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种植户在使用农药时,对农药的成分及作用不是十分了解,只是凭感觉去使用农药,没有及时对症施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使其更加频繁施药,不仅产生农药多残留和高残留现象,还易让病虫害产生耐药性,同一样品检出各类农药数量详见表5。
3 控制对策
3.1 加强指导培训,转变种植方式
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农户针对病虫害轮换用药,切断病虫害耐药性种群的形成进程,尽量选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不同性质的农药。若病害已产生耐药性,则可指导其混合用药,但混合用药也不能长期使用,以避免病害产生多种耐药性[9]。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资源禀赋,优化调整辣椒的种植区域布局,指导农户采用绿色技术模式,推广轮作间作模式,提倡科学种植,以减轻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从而形成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措施[10]。
3.2 强化能力建设和监测力度
加强基层检测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市县乡资质考核与实战练兵,安排专项经费提升市县乡相关人员的检测能力。开展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摸底调查,核实主体信息,健全名录档案,统筹实施风险监测,覆盖所有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体检”。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强化检打联动和行刑衔接,依法查办农药残留超标案件[11]。
3.3 推进网格化和智慧监管
织牢织密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监管网格,明确职责任务,制定运行规范,加强责任考核,进一步压实各级监管责任。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为依托,开展“信用农安”建设,推动农产品主体档案和生产记录信息化管理,实现监管信息互通共享。建立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实施信用评价机制和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为农业项目申报、实施提供参考[12]。
3.4 推进制度和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身份证”和国家追溯平台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制度化、标准化、可视化升级[13]。强化标准集成应用,构建以产品为主线、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综合体,深入开展农药使用减量行动,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