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黎杰辉 宋婷婷 李雪阳 程铖 崔琰

国潮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0

摘 要:茶包装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茶包装设计存在过度包装、设计元素单一、缺乏文化内涵支撑等问题。本文探讨如何将国潮元素中的汉字、节气、生肖以及茶道文化与茶叶包装设计相结合,以期为茶叶包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国潮元素;包装设计;汉字;二十四节气;生肖;茶道文化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Tide Element in Tea Packaging Design

LI Jiehui, SONG Tingting*, LI Xueyang, CHENG Cheng, CUI Yan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Tea packaging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ea culture,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tea packaging in China, such as excessive packaging, single design elements, lack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suppor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Chinese characters, solar terms, Chinese zodiac, tea ceremony culture and tea packaging design,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directions for tea packaging design.

Keywords: national tide element; packaging design; Chinese characters; the 24 solar terms; the Chinese zodiac; tea ceremony culture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使用茶叶的国家[1-2]。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茶文化强调“清敬怡真”的精神内涵,与国潮风追求的简约、宁静、自然不谋而合。茶文化还与文学、艺术、礼仪等紧密相连,茶诗、茶画、茶道和茶宴等各种形式,都是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国潮是一种时尚潮流,代表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融合。国潮元素可以是传统元素,如书法、剪纸、水墨画、戏剧脸谱、生肖、中式建筑和中国美食等;也可以是现代元素,如音乐、街舞等。国潮元素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尚品位。将国潮元素与茶相结合,可以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饮品和时尚产品,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喜爱中国茶[3]。

1 茶叶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然而,茶叶市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茶包装过度、茶包装设计元素单一、忽视年轻消费群体。

1.1 茶包装过度问题

茶叶品牌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市场竞争力,过度关注包装设计,而忽视了产品品质和环保问题。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针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①过度包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如纸张、塑料、铁制材料及木质材料等。②使用一次性或难以降解的材料,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③企业过度关注包装设计,追求表面华丽的装饰和浮躁的色彩,忽略产品本身的品质。精美高档的茶叶包装可以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但产品本身的品质是影响茶叶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满意度的根本因素。茶包装不仅是包装,也是产品的载体,更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路径[4]。

1.2 茶包装设计元素单一

茶包装是大众认识、了解茶叶最直观的方式。市场上茶叶品种繁多,产地各异,但很多茶叶品牌在包装设计上使用相似的设计元素,包括茶叶的种类、产地、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以及一些传统的图案和色彩,如山水、花草、龙凤等,这些元素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重复使用会导致包装元素过于单一。在颜色搭配方面,大多茶叶包装采用单一的绿色或黄色,虽然颜色与茶叶的属性相符,但重复使用会导致大众审美疲劳。常用的包装元素虽然可以传达茶叶的基本信息、商家品牌,但缺乏创意和个性,不能很好地体现茶叶本身的故事与价值,失去了包装的文化价值,难以通过茶包装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1.3 忽视年轻消费群体

茶叶作为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饮品,深受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但不同年龄阶段的茶叶消费群体对茶叶的偏好和消费习惯可能存在差异,其中年轻消费群体最容易被忽视。年轻群体在茶叶消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群体更加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对特色茶、花草茶、茶饮料兴趣浓厚。年轻消费群体通常更愿意尝试新颖的茶品,且更注重茶叶的包装设计。

2 国潮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1 汉字

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智慧。汉字是一种具有表意功能的文字,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行书及楷书,汉字的形态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体系。国潮风格的文字设计注重个性化和创意,可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运用在茶包装设计中,通过汉字的形态传达茶叶的特点,通过诗词歌赋传达茶的故事[5]。

茶叶品种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茶叶品种有不同的品质特点和地域特色。为了让大众更加了解茶叶的品类,可通过不同的汉字形态体现不同茶叶独有的特点,展现茶文化的多样性:包装上的茶叶名称应简洁明了,易于消费者记忆和辨识,如龙井茶、碧螺春、铁观音等;包装上应标注茶叶的品种,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可根据不同的烘焙方式、茶叶产地等,对6类茶叶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如图1),以便消费者了解茶叶的类别和特点;注明产地信息,如福建省、安徽省、浙江省和四川省等,体现茶叶的地域特色和品质;简要介绍茶叶的制作工艺,如炒青、烘焙、发酵等,以便消费者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和特点;标注茶叶的品质,如特级、一级、二级等,区分茶叶的等级和价格;提供茶叶的冲泡方法,如水温、泡茶时间等,以便消费者正确冲泡茶叶,充分感受茶叶的口感和品质;提供茶叶的储存方法,如防潮、防晒、密封等,以便消费者正确地储存茶叶,保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图1 茶叶品类

在茶叶包装设计中,通过茶叶名称、品种、产地信息、制作工艺、品质、功效、冲泡方法和储存方法等方面的汉字描述,将茶叶类别、特点与书法艺术相互融合,使茶叶包装既具有个性和实用性,又凸显茶叶的文化价值和特色。

2.2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记忆,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每个节气都有着独特的含义和习俗。将节气元素融入茶叶包装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更能突显茶叶的地域特色和时令感。

2.2.1 茶叶的生长与采摘

茶叶的生长与采摘时间深受节气的影响。江南地区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春茶采摘时间早,茶叶生长周期长,尤其是明前茶、雨前茶,茶叶品质优良,口感鲜爽。而夏茶生长周期短,由于夏季气温高,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含量较高,口感略显苦涩。秋茶生长周期适中,由于秋季气温适中,雨水适量,茶叶口感醇厚,品质优良。

2.2.2 茶叶的炮制和饮用

茶叶的炮制和饮用也受到节气的影响。不同节气下人体的生理状况不同,所需的茶叶种类和饮用方法也不同。例如,春季气温回升,人心浮躁,饮用绿茶可以清热解毒,提神醒脑。夏季气温炎热,饮用红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热。秋季气温逐渐下降,饮用乌龙茶可以暖胃润肺,预防感冒。冬季气温严寒,饮用普洱茶可以暖胃驱寒,消食化脂。

2.2.3 节气与茶叶关系密切

节气与茶叶的关系密切,无论是茶叶的生长采摘,还是炮制饮用,都需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进行调整。可根据不同节气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茶叶包装,图2给出不同节气对应的茶叶。深入研究节气文化,提取节气特点。例如,雨水是春季的第2个节气,此时降雨增多,茶包装设计时可以采用雨滴、水珠等元素,搭配嫩绿色或淡蓝色,体现春雨的清新;小满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麦类等夏收作物籽粒渐满,茶包装可以采用麦穗、稻穗等元素,搭配淡黄色或淡绿色,体现夏收的喜悦;白露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此时气温持续降低,早晚温差较大,茶包装可以采用黄色、淡黄色等代表秋天的颜色,同时搭配露珠、树叶等元素,体现秋天的清新和宁静;大雪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天气严寒,降雪增多,茶包装可以采用深蓝色、白色等代表冬季的颜色,搭配雪花、雪人等元素,体现冬季的浪漫和纯净。节气元素丰富了茶叶包装设计的内容,传递出包装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让消费者在品茶的同时感受节气之美,培养新一代年轻人喝茶的习惯,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6]。

2.3 茶道文化

将茶道文化融入茶叶包装中,不仅能提升茶叶的价值,还能有效传播茶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茶道文化经历了繁荣与衰落。

2.3.1 唐代

茶道兴起于唐代,唐代煮茶方式从羹饮逐渐过渡到煎饮,即将茶末投入沸水中煎煮后饮用,煎茶道逐渐形成。煎饮更能体现茶叶的色、香、味,也更符合唐人的审美趣味。唐代茶文化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第1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茶圣陆羽著)以及大量关于茶的诗歌、散文、画作等,《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以及器具等皆有论述。唐代还出现了许多与茶有关的风俗和活动,如贡茶、赋茶、赏茶和斗茶等,展示了唐人对茶的崇敬和喜爱。

2.3.2 宋代

宋代时期,茶道发展至鼎盛,三点与三不点品茶成为当时主要的品茶方式。宋代煮茶方式从煎饮逐渐过渡到点饮,即将茶末放入碗中,用开水冲泡后饮用。点饮更能体现茶汤的清澈和泡沫的美观,也更符合宋人的精致情趣。宋代还出现了许多与茶有关的风俗和活动,如贡赋、赏赐、斗赛和品评等,展示了宋人对茶的尊崇。

2.3.3 明代

明代时期,茶道继续发展,茶艺技巧更加精湛。明代茶叶的饮用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从点饮逐渐过渡到泡饮,即将散茶放入茶壶或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泡饮更能体现茶叶的原味和变化,也更符合明人的自然情趣,是现代泡茶的开端。明代出现了许多关于茶的专书、诗歌、散文和画作等。

茶道文化礼仪是一种以茶为媒介,体现尊重、友好、和谐的文化现象,包含丰富的仪式和行为规范,既能体现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能展示社会的文明和秩序。在茶道活动中,茶道服饰要求简洁、典雅,颜色以素雅为主,体现茶道文化的纯净和深沉。接待人员要尊重来宾,热情服务,以礼待人。沏茶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整个过程要求动作流畅、自然,体现茶道文化的美感。品茶时,要用心感受茶的味道、香气、色泽,同时要尊重他人,不要发出嘈杂的声音。

茶道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礼法、修行、美学和社交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绘画形式将茶道文化的历史、礼仪等运用到茶叶包装设计中,既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传承文化、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2.4 生肖

生肖是我国民间用来代表年份的文化符号,生肖包含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12种动物。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国饮”,是沟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而生肖文化则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变化。将生肖与茶文化相结合,可以体现出茶文化的和谐、包容、传承。

将生肖形象运用到茶叶包装设计中,不仅能增加包装的文化内涵,还能提升茶叶的附加价值,使之更具收藏价值。例如,通过剪纸、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将生肖动物的图案运用到茶叶包装上,寓意吉祥、和谐、生命力;结合生肖动物的特征,对茶叶包装的造型进行创新设计,如采用动物形态的茶罐、茶盒等,使茶叶包装具有趣味性,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茶叶包装上添加与生肖相关的传说、故事、诗词等,使包装更具文化内涵。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肖元素的融入使其更加具有民间特色和文化底蕴,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茶叶的品质形象。

3 结语

将传统茶叶包装与国潮元素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式茶叶包装,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刺激其购买欲,还能更好地传播茶文化,让人们更加热爱中国茶。

参考文献

[1]钟慧云.中国茶文化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9(9):55-56.

[2]夏兵,孙达,何欣蝶,等.中国茶文化多维魅力下的茶道礼仪[J].农产品加工,2015(19):63-64.

[3]郭玉格.“国潮”背景下的茶包设计研究[J].福建茶叶,2023,45(4):79-81.

[4]陈琳怡.传统茶叶包装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4):21-23.

[5]伍妍姿,张浩,李菲.汉字在茶包装上的创意应用探索[J].大观,2023(4):109-113.

[6]张芸,张大鲁.节气文化在养生茶产品包装中的策略研究[J].湖南包装,2021,36(1):58-6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