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李春燕摘 要:餐饮业作为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承德市餐饮业从业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餐饮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承德市餐饮业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为承德市餐饮业的发展提出有效意见和建议,为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作出贡献。
关键词:餐饮业;食品安全;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Catering Industry Food Safety in Chengde
LI Chunyan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e 067000, China)
Abstract: Catering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od industry, its food safety is related to consumer health and even life safet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atering industry in Chengde city has greatly improved its level of practice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ability, but the problem of catering food safety still exis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food safety in the catering industry in Chengde city through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tering industry in Chengde city,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of people’s “safety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Keywords: catering industry; food safety; measures research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1]。餐饮业作为从田头到口头的最后一环,其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每年因食品安全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90%以上都与餐饮业有关[2],所以餐饮业对食品安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食品安全又会影响餐饮业的长足发展。承德市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旅游城市,每年接待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餐饮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食品安全直接影响游客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着承德市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保障承德市餐饮业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承德市餐饮业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措施,力争为承德市餐饮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1 承德市餐饮业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餐饮食品安全实行严管严控,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不可忽视。由于“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外卖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催生了一大批“网红”餐饮食品,这些均为餐饮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证分析、调查研究承德市数家餐饮业,分析梳理出承德市餐饮业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对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保障承德市旅游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1.1 餐饮业食品原料存在的问题
承德市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其餐饮业食品主要以本地特色菜为主,辅以全国各地主要菜品的融合菜。承德本地特色菜由于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存在很多不可控性,会造成原料采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特别是很多小餐饮企业,片面追求一时的利益,食品原料采购渠道不规范,甚至从小摊小贩手里直接采购,缺乏索证索票意识,导致食品原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消费者提供的食品为“三无产品”。承德市的旅游旺季为5月到10月初,而承德市很多餐饮企业没有独立的冷冻间、冷藏间,对食品原料的保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导致消费者对餐饮业的信任度降低,长此以往会影响餐饮业的良性发展,进而可能影响承德市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1.2 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食品安全知识是餐饮从业者的必备知识,餐饮从业者只有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将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才能避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承德市餐饮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有些甚至未经培训就上岗。尤其是一些小型餐饮企业,其工作人员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接触食品前不洗手、不戴口罩、端菜时手指接触食品等,这些陋习都会给餐饮业食品安全带来隐患。每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90%以上都是来自餐饮业,而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餐饮业从业者没有食品安全意识,就会使携带的微生物污染食品,进而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这充分说明未能充分掌握食品安全知识的人员从事餐饮服务工作,极易形成食品安全隐患。
1.3 外卖产业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外卖产业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外卖行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食品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外卖食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打包方式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如果不对原料的质量、加工环境、制作工艺等加以监管,食品安全就无法保障。此外,外卖食品加工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操作流程是否规范、食品卫生是否达到要求、外卖配送人员的复杂性、外卖包装的多样性都会对外卖食品的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1.4 “网红”食品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网红”餐饮食品。“网红”食品并非严谨的学术概念,但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已经变得司空见惯。“网红”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仅在于受欢迎、受青睐、被接受的程度,其首先是食品,应该符合食品的基本规定[4]。但为了迅速抢占市场,很多“网红”产品忽视了食品的基本要求,甚至有些商家将非食品基本原料加工成食品来吸引眼球,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另外,“网红”食品的生产经营环境、生产经营人员都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1.5 承德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承德市餐饮业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很大问题。2018年我国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职责不明与多头管理问题得到解决,但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机制、食品安全教育宣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是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德市的餐饮服务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没有及时发布餐饮业的食品安全和信用信息,监督、考核、结果公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导致餐饮业没有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承德市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其餐饮业有中高端的酒店,也有中大型饭店,更多的是小型餐饮单位。承德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致使承德形成特有的餐饮经营模式。承德市监管部门对餐饮食品安全缺乏宣传,对餐饮从业人员缺少培训教育,为承德市餐饮业监管增加了难度。作为餐饮业主体的消费者,没有积极主动参与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识,同时由于投诉平台的不完善导致消费者不愿意举报投诉,承德市行业协会对餐饮食品安全也缺乏约束和监管,社会共治的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因此,承德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仍需完善。
2 解决承德市餐饮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
2.1 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主导作用
在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是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5]。在角色定位上,政府是多元治理格局的主导者,所以政府职能部门要在餐饮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与其他主体之间建立社会共治的模式,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行业广泛参与的监管体系。同时,政府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餐饮企业、原料提供者、第三方平台等的指导督查作用,力争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违法违规餐饮业的处罚力度,让餐饮从业者对食品安全怀有敬畏之心,还要加强餐饮业准入门槛的管理,确保从源头把好食品安全关。
2.2 落实餐饮企业的实体责任
餐饮企业是餐饮食品的生产制作者,是餐饮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5]。餐饮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制度,积极开展“明厨亮灶”工作,将食品原料、生产经营环境、加工制作程序和过程等向消费者公开;提高餐饮从业者“文化”准入门槛,对餐饮企业从业者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并要求每一个餐饮从业者上岗前取得健康证;定期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引进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餐饮食品质量,保障安全的餐饮食品供应;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制度,从源头上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做好餐饮企业定期自查工作,严禁将过期食品原料、“三无”产品、违禁添加物等加入餐饮食品加工过程中;做好用餐工具的消毒工作,防止滋生细菌[6];对于冷链食品,要做到来源明确、消毒正确、制作准确,确保将无安全风险的食品提供给消费者。
2.3 利用好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人人都会利用自媒体、网络等信息化资源,因此应充分利用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营造“餐饮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身体健康”的氛围,将食品安全知识上传至网上,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餐饮食品安全观念,养成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一旦发现餐饮食品安全事件,通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媒体等正规渠道进行反映,及时曝光在舆论的监督之下,触发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进行监管,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4]。
2.4 引导消费者有效监督
消费者是餐饮食品的终端,是监督餐饮食品安全的第一人。消费者在餐饮食品安全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时会因维权时间太长、维权过程太复杂而放弃维权的机会,进而对餐饮食品安全违法乱纪行为造成了纵容。因此,要引导消费者树立维权意识,主动监督餐饮食品安全,以保护切身利益。同时,有关部门要简化维权程序、缩短维权时间,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用最快的速度得以维护,长此以往,餐饮食品安全违法成本增加,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率会自动降低。
2.5 强化第三方平台参与
第三方平台包括餐饮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外卖平台等单位。餐饮行业协会能够促进餐饮行业自律,引导餐饮行业健康发展;餐饮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规范餐饮行业行为标准,提高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为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消费者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联系政府、餐饮企业、消费者的纽带作用,督促政府发挥职能作用,促使餐饮企业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鼓励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外卖平台作为联系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不能仅追求自身利益,还要平衡餐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承担起法定的义务和责任,对餐饮企业的准入资质要严格审核并保证后续的监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
2.6 开拓消费者与餐饮业有效沟通路径
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过程中、消费后均应有能和餐饮业有效沟通的路径,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餐饮行业等均应为开拓此路径提供保障,确保消费者把餐饮需求、就餐体验、反馈意见等信息及时与餐饮业进行有效沟通。消费者是餐饮业的第一体验官,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监督员,可为餐饮业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所以要保障消费者的有效反馈。开拓消费者与餐饮业有效沟通的路径,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还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3 结语
餐饮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频发的餐饮食品安全事件的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的考验。目前,承德市餐饮食品安全保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吸取经验教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主导作用、落实餐饮企业的实体责任、利用好媒体舆论的引导、引导消费者有效监督、促进第三方平台有序参与、开拓消费者与餐饮企业有效沟通路径等措施,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力争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承德市餐饮业也应该紧跟国家政策方针,开拓绿色发展道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产中,做好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根据承德当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确定自身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确保自身的发展与环境、社会、经济相协调。如此,餐饮业才能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贡献一份力量,才会在日益变化的潮流面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使自身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雪花,黑启明,王大红,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实践价值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1,41(7):458-464.
[2]庞佳宏,李树环.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J].食品科技,2006,31(8):10-13.
[3]孙子婕,全继刚.网红食品的销售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J].上海商业,2021(5):46-48.
[4]唐智.“网红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治理[J].黑龙江粮食,2022(4):15-17.
[5]魏麟.论新形势下我国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社会共治[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0(10):90-103.
[6]金秋,范志仪.关于当前餐饮安全监管探究[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1(6):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