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 许美玲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质检测工作迎来崭新发展局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策略,全面优化提升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促进水质检测事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水质检测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水质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和水质检测分析实验室质量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以全面提升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

关键词: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of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in Water Quality Testing

XU Meiling

(Taish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water quality testing has ushered in a new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comprehensively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boratory testing results,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water quality test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topics widely concerned in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 quality testing and analysis laboratory, analyzes the common water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water quality testing and analysis laboratory,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laboratory testing results in water quality test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practical experience,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ater quality testing laboratory testing results.

Keywords: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laboratory testing; results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对水质检测技术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立足水质检测的客观实际需求,创新检测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丰富技术手段,推动水质检测工作迈向更高层次。

1 水质检测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水质检测是评判水体质量的重要方法,是辨识水体各类指标参数高低的关键过程,只有严格控制实验室质量,才能从源头上确保水质检测数据结果可靠、准确、全面。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水质检测分析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创新,在细化完善水质检测技术标准、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系列性政策策略,为新时期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提升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同时,专业化的水质检测机构在提高检测数据处理准确度、排除各类潜在干扰因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效果突出,构建形成了基于精细化质量控制方法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优化体系。但在相对分散化要素的影响下,当前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的实效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方法予以控制[1]。

2 水质分析实验室水质检测方法

2.1 平行样测定方法

在现代基础理论的支持下,可应用于水质分析实验室检测的技术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检测方法在执行标准、检测过程与数据分析等方面也不同,相应的检测结果也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平行样测定方法的应用相对广泛,其操作环节相对较少,整体过程简便快捷,可大大提升水质分析实验室检测效率。在水样检测过程中,应在待测水源中抽取水样,确保水样容量相同,然后配合运用测量液、溶剂及相关设备等进行检测。

2.2 样品分析方法

样品分析方法也是水质检测的重要技术方法,对确保检测结果数据的准确度具有关键作用。在样品分析法运用中,技术人员应在目标检测范围内进行水体采样,并将其作为样本进行专业技术检测处理。由于样品采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特点,因此样品分析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会受到一定影响,检测技术人员需及时对比分析检测数据信息,剔除存在明显偏差的检测数据,使最终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技术规范[2]。

2.3 分光光度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的专业性更强,取得的检测数据结果更可靠、全面,是现代先进检测技术方法的典型代表,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通过运用分光光度检测方法,可科学高效地识别水质污染物种类与浓度,并可对水质污染的未来发展趋向进行有效预测。由于分光光度检测方法需运用专业化仪器设备等,因此其实践操作成本相对较高,更多情况下适用于专业化与高水平的水质检测工作。

3 水质检测分析实验室质量影响因素

3.1 实验室设备仪器的影响

实验室设备仪器是开展水质实验室检测的基本载体,只有充分确保实验室设备仪器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检测结果质量,降低检测结果的数据误差。当前水质检测普遍存在实验室设备仪器精度、校核、操作等方面的误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质实验室检测数据的精度,需给予一定重视。水质实验室检测设备仪器应进行专业检修维护和保养,优化其检定校准效果,以最大限度排除来自此方面的数据误差影响。

3.2 实验室样品管理

在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中,样品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部分实验室检测过程忽视水质样品管理,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排除样品质量影响,造成样品管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易弱化检测结果,影响水质检测分析结果的可信性。现代精细化实验室样品管理模式的运用为水质实验室检测提供了更丰富的样品管控手段,使传统实验检测环境下难以完成的样品管理任务更具实现可能[3]。

3.3 样品检测分析过程控制不当

在当前水质检测中,采取更规范有效的方法措施,全面加强对实验室检测过程的控制一直都是工作实践中的难点。目前,部分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对整个检测流程细化控制不当,未能以更宏观的视野细化分解检测流程,导致水质分析检测实验过程受到外界影响因素干扰,降低了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此外,样品检测分析还应重点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衔接,实现水质检测分析内外部质量控制有序。

3.4 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在水质检测分析中,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是运用相关检测仪器设备,执行水质检测技术标准的直接实施者,其专业素养水平与最终整体检测结果具有密切关联。部分水质检测技术人员对现代化的检测理论知识、技术方法与仪器设备等掌握不全,相关检测实操经验匮乏,检测质量意识淡薄,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把握不准,导致最终检测结果受到影响。

4 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4.1 保证实验室检测仪器的质量

对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进行专业化维护保养与管理,定期对其精准度等进行校核处理,及时纠正存在于该方面的误差,从源头上确保水质实验室检测质量,避免最终检测结果受到干扰。部分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长时间与水体接触,而部分水质存在一定的腐蚀性与污染性,因此应及时对使用完毕的检测仪器进行清洁和保养,在确保其正常稳定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排除各类质量隐患。及时观察研判来自实验室仪器设备方面的参数偏差,并通过参数偏差辨识仪器设备状态,消除其存在的明显误差,避免影响水质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制定详细可行的水质检测仪器设备保养规范,加强仪器质量管理,优化仪器日常养护,始终对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操作使用与管理[4]。

4.2 加强实验室样品管理

强化水质实验室样品管理是提高检测结果质量的关键路径。①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选择水质检测样品,并严格进行样品存储、流转与处理等,避免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受到外界干扰。②严格设定水质检测样品的保存期限,始终确保样品管理的有效性,确保样品管理的各项环节衔接顺畅,为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提供可靠保障。③应提高对实验室样品管理的重视程度,摒弃传统固化管理模式的束缚,将精细化样品管理理念融入实验室样品管理实践中,防范化解各类潜在因素干扰,避免检测分析数据失效。制定规范化的实验室检测样品管理程序,严格规范实验室试剂耗材,确保试剂符合水质检测技术需求,避免二次污染或变质。

4.3 加强样品检测分析过程的控制

将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的整个流程进行细化分解,通过控制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性,取得最优化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水质检测的基本任务需求,合理选择最适宜的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法,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不同水质检测的目标需求。提高水质检测样品收集和发放规范化水平,强化对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的审核,及时剔除各类存在明显偏差的检测数据,落实样品检测分析过程控制要求。对水质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确定实验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等,保证检测方法的适用性。采用科学合理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方案,优化改进水质检测实验室环境,提升其清洁度条件与温湿度条件等,确保实验室检测环境安全稳定[5]。

4.4 提升实验室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定期组织水质检测技术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实验室检测实践中的具体方法要求,引导其全面掌握水质检测的基本理论,熟练运用实验室检测方法技能,以更严谨有序的方式完成水质检测的整个过程。强化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与规范意识等,提高其对各类潜在影响因素的排查发现能力,确保水质实验室检测结果精度不受影响。积极引进先进的水质检测技术方法,在检测过程模拟、检测数据处理与检测结果校核等方面做到融会贯通,并运用软件平台,根据水质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图像绘制,取得清晰化与直观化的水质检测结果。采取分类统一的管理方式,提高检测技术人员设备管理、样品管理、试剂耗材管理能力[6]。

5 结语

综上所述,受传统方法模式的束缚,当前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不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检测效果。因此,技术人员应从水质检测的基本要求出发,理顺实验室检测的整个目标流程,精准把握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类分散化要素,提高水质检测技术人员专业实操技能,加强对水质样品的管理,排除各类潜在影响因素的干扰,从而全面提升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洪颜.关于提高水质检测水平促进水质管理工作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2(2):61-63.

[2]魏康林,陈明,温志渝,等.基于连续光谱分析的在线水质检测信号处理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12):3368.

[3]吴德操,魏彪,冯鹏,等.基于二维重组和动态窗格的水质检测紫外-可见光谱去噪算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4):1044-1050.

[4]魏康林,温志渝,郭建,等.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多参数水质检测微系统设计与实验[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7):2009-2014.

[5]赵明富,唐平,汤斌,等.基于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理论对水质检测紫外-可见光谱数据的去噪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0(3):844-850.

[6]邱小如,高虎,耿聃.基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水质氨氮检测与数据分析[J].低碳世界,2021(14):44-4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