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
作者: 郭建兵摘 要: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裕及消费水平提高的背景下,食品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促使人们有了更多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若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摄入后则会直接损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强化食品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进一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围绕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食品安全;管理
The Importance of Food Testing to Food Safety
GUO Jianbing
(Ziyang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Ziyang 6413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eople’s abundant material lif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nsumption level, food is also developing in a diversified trend, prompting people to have more choices. Howev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if there ar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 food, it will directly damage people’s health and even endanger their lives after ingestion.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food testing to further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food testing to food safety for reference.
Keywords: food testing; food safety; administration
食品卫生一直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紧密的关联,而科学、合理地展开食品检测,则可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在实际的检测中,需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如液相色谱技术等,也需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检测质量,尽量缩小检验结果偏差,以充分发挥食品检测效能。
1 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在食品生产及销售的过程中,检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与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食品检测的实施,可为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有利于及时检测出不合格的食品,避免其流入市场中,对于强化我国食品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在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中,食品检测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有利于促进食品行业生产工艺的提升,是推动该行业长久发展的有效途径。不可忽视的是,食品企业的核心管理是食品质量,合理展开食品检测,则能更好地把控食品质量关,避免所产出的食品无法满足人们安全需求的情况出现[1]。此外,食品检测的严格落实,还能为人们的消费安全提供保障,基于食品检测标准下,消费者可对食品的生存及销售展开监督,当有消费安全问题发生时,则能及时举报,从而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
2 食品检测内容
2.1 食品添加剂检测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不低于20种,经细分则品种上千。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除了可改变食品外观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食品保鲜时间的延长,或是提高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价值,而防腐剂、维生素、着色剂等是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值得注意的是,若食品添加剂用量过多,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故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有明确的规定,检测时需落实添加剂含量的准确测定。以腊肉为例,若所含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则会和肉形成有毒物质,极易诱发相关疾病的出现,如结肠癌等,而食品检测的展开,则可避免质量不过关的腊肉流入市场[2]。另外,考虑到食品添加剂的多元性,全部列举难以实现,故选择了常见的类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①甜味剂检测。针对食品而言,在其加工处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添加剂就是甜味剂,其可促进食品甜度的提高,改善口感。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食物中的甜味均是应用甜味剂后产生,剂量不超标,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反之超出相关标准,则会危及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在检测食品添加剂的过程中,需注意检测技术的选择。例如,液相色谱技术可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其不仅具备较高的检测效率,还可将检测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5%以内)。②防腐剂检测。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除了可防止食品腐烂外,且对于保持食品结构也具有明显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见的包含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但若防腐剂应用超量,则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故应控制应用量。在包装类产品中,防腐剂的应用频率较高,其主要作用体现于可延长食物保质期,避免食品过快地变质、腐烂。在实际使用中,为充分发挥其效能,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用量,避免其超出一定数值,进而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实际检测中,需对其食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以确保添加剂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3]。③色素检测。在各类美食中,其特征均以色香味俱全为体现,但一些食物则不具备相应色泽,此前提下为改善食品的美观性,提高消费者的食欲,相关人员会采取使用添加色素的方式来实现。针对色素而言,其主要被应用于饮料、糕点等食品中。若其应用剂量不超标,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过度使用,则会引发健康问题。
2.2 营养物质检测
一般而言,维持人体生命的营养物质较多,通过为人们机体提供能量,可达到维持人体健康的目的。对某类食品营养物质进行检测,则能为人们选择食品提供科学决策。以氨基酸为例,其可为人体运动提供动力,检测后可进一步对食物所含能量进行了解,为食品安全性的判断提供参考。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需先处理被检测样品,做好相关记录,分析内标、外标,从而实现检测。针对食品检测而言,糖分是关键物质之一,可促进食品能量的增加。但糖分具备水溶性较强的特点,检测中需要先排除与食品样本无关的成分,或是干扰检测的成分,通过检测、分析,能够掌握样品中糖分的具体含量,提高检测的便捷性。另外,维生素也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合理地展开检测,可进一步了解、掌握涵盖维生素类的物质。在展开检测前,先提取食物中的维生素,对其含量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规定对其含量进行判断,以避免食物中维生素失衡情况的发生[4]。
2.3 有害物质检测
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农产品、农作物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为确保其生产产量,往往会应用有机肥料、农药,使有害物质残留在农产品,或是农作物中,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针对有机肥料及农药而言,其大部分都是极性物质,受分子质量大、对热稳定性差等因素的影响,不容易被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难度。以兽药残留为例,主要是指食用动物经某些药物治疗后,其食用组织中存在药物残留,或是药物次级代谢产物等情况,常见的有抗生素等。有研究指出,荧光检测器液相色谱法可对养殖区域内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情况进行检测,期间可利用固相萃取法等实现样品处理。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较高,可为实验的重现性提供保障,有效确保了检测效率及质量[5]。
3 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要求
3.1 实现基层食品检测机构的建立
食品安全监测主要由省级单位负责,这主要是因为其可承担起相关设备及技术力量,但由于任务为全省食品检测,故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因此,为确保食品安全检测能够顺利、有效地展开,除了要做好目前检测工作外,还需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力度,督促检测资源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的细化处理,从省级深入至基层监督部门,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督效能,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同时,由于生产成本及原材料等因素的限制,促使一些食品主要集中于乡镇生产,故就可结合目前食品企业规模大小,完成相应检测标准的制定。例如,对于信誉良好、生产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厂,需以定期自检为主,食品监督部门则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中小型食品企业,特别是小作坊,需纳入重点监测范围,确保检测信息能够快速传递,旨在全面监督食品安全卫生,避免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
3.2 提升食品检测能力
食品检测实施的目的在于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性的提高,故为充分体现出食品监督义务,相关监督部门需督促企业做好相关检测仪器的配备工作,以从根本上为食品检测质量提供保障,这也是促进企业质量检测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针对各地方的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可拨款支持,为设备的引进提供保障,鼓励其在生产中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及健全,不断增强自身的食品加工检验水平。就现阶段而言,食品安全在社会中的关注度越来越大,这与食品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故需进一步强化食品操作规范,重视关键点的控制,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为企业食品生产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还需加大对生产环节的规范力度,明确薄弱环节,严格控制食品质量,避免食品受到物理、化学等有害物质的侵害或污染,为食品质量及安全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要重视设备的引进外,还需定期升级相关仪器设备,这主要是因为受食品安全检测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食品企业,或是食品检验机构仍然缺乏对食品检测设备的重视,主要体现在老旧仪器设备未及时更换或升级等,进而影响检测质量。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或检验机构需定期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并让有资质的部门落实检定或校准。同时,考虑到检查环境直接影响着食品检测质量,故改善检测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人员需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定期做好消毒工作,规范处理食品检测的残留废弃物,避免微生物传播,全面确保食品检测质量。
3.3 提升中小企业的自我检测基础
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食品企业则直接决定着食品质量。因此,为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需不断提升食品企业的自我检测基础,特别是中小企业。相关调查显示,一些中小型企业自主建立实验室的意愿较弱,这与其无法独立承担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及内部检验人员水平较低等有一定的关系,但若每个食品样品均送至专门的实验机构检测,会加大检测成本。在此背景下,政府需根据具体生产数量、品种及周期,适当地减免部分食品检测费用,旨在确保食品检验具有普遍性。另外,检测人员的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食品检测质量,故为从根本上提高食品检测能力,需定期组织企业质检人员展开培训,使检验人员熟练掌握食品检测知识,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在实际检测中出现随意操作行为,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做好岗前培训,确保新入职的检测人员的各考核指标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旨在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对食品检测的干扰。在此过程中,也要增强人员辨别风险的能力,使其能够评估食品检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地防范,以确保食品检测达到理想效果[6]。
4 结语
综上,在人们物质文化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其饮食安全意识也在随之增强,而食品检测的严格展开,则可从根本上确保食品安全。在此过程中,需从经营者及监督者两方面入手,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及责任意识,以充分发挥食品检测效能。
参考文献
[1]陈秋先.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食品,2022,28(14):122-124.
[2]周杨,李瑞云.食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食品工业,2021(8):76-77.
[3]李志清,马娜,路伦.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食品工业,2021(增刊1):119-120.
[4]杨雯雯.食品安全背景下食品检测对食品产业发展的不足和对策[J].现代食品,2020(17):16-18.
[5]杨晋杰.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研究[J].中国食品,2021(23):76-77.
[6]黎颖茵.关于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食品,2021(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