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样工作的风险与防控措施研究

作者: 亓振 陈泉钢

摘 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食品抽样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的食品抽样环节还存在很多风险,对抽样工作的落实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的对策,以达到降低抽样风险的目的,确保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抽样;风险;防控措施

Study on the Risk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ood Sampling Work

QI Zhen, CHEN Quangang

(Jinan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Jinan 2501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in China. Food safety concerns people’s daily life and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Food sampling is the key to ensure food safet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food quality and people’s health.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risks in the current food sampling process, which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mpling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risk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ampling risk and ensure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sampling;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安全检验质量不断提升,但威胁食品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对食品样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抽样,既能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样品,确保后续的检验工作取得实效,又能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由于抽样时易受人为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废样风险、安全风险等问题,影响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检验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抽样工作的规划性,确保食品安全。

1 食品抽样监督的意义和工作现状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食物,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由于食品品种丰富、种类繁多,食品监督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面临很多困难。目前,我国已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督的程序、方法以及政府间的协作方式。我国对食品检验有多种监督方法,监管机构的抽查结果也会在网站上公布,既便于食品生产厂家进行自查,又可保障了公众的监督和知情权。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部分食品企业为牟取更高的利益,违法生产经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不仅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风险,还会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对食品抽样工作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食品种类日益丰富,数量不断增加,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但也给食品抽样检查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为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食品中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品和添加剂,造成越来越严重的食品污染。为确保食品品质符合标准,对不合格的食品进行有效筛选,降低其存在的安全风险,食品抽样部门要加强监督,严格控制抽样过程,尽量防止劣质食品进入市场。但当前我国食品品种繁多,抽样工作量大,往往会造成抽样时疏忽,影响后续的检验工作。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使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得到最大程度保障,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抽样检验程序,但部分抽样检验人员为提高工作效率,往往会出现程序不规范、程序简化等问题,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食品抽样工作存在的风险

2.1 抽样的食品缺乏代表性

食品抽样工作主要是对生产和销售的食品进行检验,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对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剔除,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在抽样工作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样本的选取,在同一品种的食物中,抽样的食品要有代表性,才能达到对同类产品的全面覆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在当前的样品抽样中,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选取的样品代表性较弱,未体现出同类产品的共同特点,因此不能充分发挥检验的价值。例如,肉制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确保检验的质量,要对原料肉进行加工,必须采取切碎、拌匀的方法。但在实际的抽样中,由于抽样检验人员缺乏对抽样工作的了解,未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抽样,就会影响到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2.2 抽样人员自身安全风险

抽样工作人员是抽样工作的主体,其综合素质与抽样结果密切相关。为确保检查工作的质量,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有关部门要提高抽样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抽样人员技术不规范,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给食品抽样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此外,差旅安全风险也是抽样人员最大的风险,因为有大量的食品生产企业在接到检验任务时,必须派出抽样人员到不同地区进行检测,而抽样人员经常出差,工作时间长,不确定因素多,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也会随之增加。部分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对抽样工作了解不够,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造成危害,给抽样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3]。

2.3 缺乏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在食品抽样工作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以保证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取样工作符合规范要求,降低危险因子。但由于监督检查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抽样过程中二次污染[4]。抽样不均匀、废样、封存等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抽样工作的开展。食品抽样不均问题主要受到企业规模、市场流通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抽样过程的不确定性较大,大企业的抽样数量较多,小企业样本数量较少,样品的抽样量有差异,不均匀风险也随之增大;废样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健全的制度,在取样时缺乏标准化,使样品的品质受到损害,从而造成了样品的废样危险;造成样品封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权力和责任体系不健全、缺乏约束力,导致取样人员常常疏忽,不能确保样本的封存质量能达到后续复查要求[5]。

3 食品抽样工作的防控措施

3.1 做好食品样品的细化工作

食品抽样工作流程烦琐、范围广、任务繁重,要确保取样检验的质量,就需要对食品样品进行细化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食品安全抽样工作的特点,结合检验工作的有关规范,深入剖析食品安全抽样工作的内容,明确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并以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标准为基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确保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在抽样过程中,必须对所需要的样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各个企业提供的样品在合理的范围内,并确保样品的均匀度。在抽样检验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信息交流计划,彻底消除废样的危险。在抽样完毕后,应注意封存样本,做好加固处理,防止样品破损。

3.2 加强抽样人员的培训教育

食品抽样人员是抽样工作的中坚力量,各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其工作能力,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人员安全风险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抽样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重点是对抽样人员专业知识、技术、品德等方面的培训,保证抽样人员的业务能力能达到抽样工作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种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工作人员培训过程中,要不断加深对抽样的内容和要求的培训,实时更新相关内容,使取样人员能真正地跟上潮流,充分发挥其作用。样品抽取的合理性是保证后续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为达到这一目的,各主管部门必须在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问责与奖励机制,以降低工作失误,确保食品安全抽验检查的规范性,确保食品安全的质量。

3.3 建立健全的监督监察机制

食品抽样是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需建立健全食品抽样监督检查机制,保证抽样工作各个方面都达到相应的要求,减少抽样过程带来的风险。在具体实施中,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并清晰划分责任,以确保责任的落实,确保食品安全抽样监督工作的目标得以切实执行,从根本上解决因工作任务繁重而造成的限制,从而使检验结果达到最佳化。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食品抽样和检验员的抽样调查,对其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进行分析,如被抽查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评价的内容是否与个体的利益相联系。

3.4 提高抽样人员安全意识

抽样人员差旅安全风险较高,因此抽样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抽样人员在出差前,要做好细致的计划,对出行路线、抽样企业的基本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尽量减少冲突矛盾。在出差前,抽样工作人员要对汽车的油量、安全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零部件和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所有的性能指标都在安全范围内才能出行。工作人员在制定行车路线时,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以降低安全风险,保障抽样人员的生命安全。抽样人员在与生产经营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应尽量避免与之产生冲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食品抽样,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5 建立统一的抽样人员资质保证制度

①规范培训流程。制订各类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等培训目录,进行统一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承检机构组织培训和人员自学等,通过学时学分制对培训内容的完整性进行评价。②统一审核和颁发证书。对学员的培训时间和学分进行综合评估,合格后,给学员发放相关的证书、工作证。③对承检机构进行飞行检查,检验承检机构的训练程序是否落实,并保证抽样人员的持续资格。④建立对抽样人员的监督与惩罚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如取样中存在严重错误造成检验结果失真、企业异议投诉、被认定为抽检单位的责任等,有关抽样人员不得参与食品监督、抽检、监测,对涉嫌违法行为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 结语

食品安全抽样工作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食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在食品抽样工作中,预防食品抽样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排除不合格的产品和生产厂家,还可以净化市场,达到真正的监督职能,也可以让食品监督机构对食品安全情况全面了解,从而使食品市场更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必须加强抽样工作,加强抽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廉洁意识,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抽样方案,规范抽样过程,严格按照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并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实施细则进行取样、运输和储存,确保高质量的抽样检验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运国.食品抽样工作的风险与防控措施研究[J].现代食品,2022,28(3):127-129.

[2]马斌.食品抽样及抽样设备标准化研究[J].现代食品,2017(5):40-41.

[3]李玉梅.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风险及防控措施[J].中国食品,2020(23):109.

[4]蒙莫姬,廖艺英,周伟红.论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J].科技风,2016(2):30.

[5]陈创辉.食品抽样工作的风险与防控措施[J].现代食品,2018(11):63-6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