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食品检测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 薛慧慧

摘 要: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食品检测能提供食品的质量检测数据,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相关部门要不断强化食品检测质量管理。本文分析了影响食品检测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升食品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为食品检测实验室优化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质量;因素;措施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XUE Huihui

(Xi’an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and life safety. 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problems emerge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s severe. Food testing can provide food quality testing data, which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Therefor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food test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food testing,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testing,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ood testing laboratories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Keywords: food testing; quality; factor; measure

近年来,进口冻带鱼伪造国产标签、蛋糕表面镶嵌非食品原料金箔、三无减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等一系列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检测标准,以期从源头上降低风险。食品检测是指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检测分析其质量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若不符合相关标准即为不合格食品,从而为执法部门有力打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因此,提升食品检测质量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食品检测概述

食品检测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等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对食品进行检测,其承担着重要的监督任务。其目的在于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检测措施来精准地对食品指标进行分析,以此确定食品是否真正满足国家标准,防止不良食品流入市场,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广义角度来看,食品检测是研究并评价食品质量与相应变化,以既定的技术标准来检测食品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与副产品,以保障食品质量[1]。食品检测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检测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熟知仪器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方法,并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检测。目前,我国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食品检测管理运行体系,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不能满足日益提升的检测技术要求、仪器设备数量和性能不能满足检测需求、食品检测过程管理控制不够严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检测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食品检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影响食品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人员因素

检测人员是食品检测的主要参与者,易影响检测质量[2]。①检测人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中就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会缺乏工作热情与奋斗动力,难以做到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廉洁奉公,会影响检测质量的提升。②检测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不认真,分析数据不严谨,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不能主动担责,而是推诿扯皮,难以通过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教训,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③检测人员理论知识欠缺,对检测标准理解不透彻,实验过程操作不当,不熟悉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方法,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④检测人员缺乏创新思维,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主动思考改进措施,习惯于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会影响检测质量的提升。

2.2 仪器设备因素

仪器设备是食品检测的重要工具,其数量、性能对检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①仪器设备数量无法满足检测需求时,检测人员需通过协调才能按顺序使用仪器设备,延长了检测样品所需时长,降低了工作效率。②仪器设备性能不良,会导致定性定量不准确,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此外,仪器频繁维修,经济成本高,也会降低检测效率。造成仪器设备性能不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仪器设备不够先进,本身精度和性能较差。②未按时进行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影响检测结果的量值溯源性和可靠性。③未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会对仪器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降低了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和使用寿命。④仪器设备未严格按照说明书存放于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中,导致仪器设备的性能受到了影响[3]。

2.3 管理因素

管理是食品检测质量的重要保障,必须对食品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①管理人员不擅长管理,就无法合理化、平均化分配工作,导致检测任务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更无法提升检测人员之间的凝聚力。②样品采集、运输、储存、检测操作和分析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会降低检测效率或影响检测结果,如食品检测样品量较大,样品储存规定不健全,会导致样品储存混乱,检测人员难以快速找到所需样品,甚至在找样中耗费大量时间。食品检测数据信息量大,越来越多的检测数据集合在一起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检测数据信息系统,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食品检测实验室如果不能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3 提升食品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提升检测人员综合素质

检测人员作为食品检测工作的主导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检测质量,因此要从以下3个方面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3]。①优先招聘录用思想品质好、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检测人员,从源头上提升准入门槛,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检测队伍。人事工作人员不仅要考查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考查应聘人员的思想品质。人事工作人员可通过查阅档案、问卷测试、向学校和原工作单位等部门详细调查应聘人员表现情况,坚决不录用思想品质不良、专业能力差的应聘人员。②强化对检测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对新入职检测人员认真开展岗前培训,包括检测标准的解读、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仪器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方法和工作经验教训等内容,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检测要求和技术都在不断变化,要强化对检测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使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范围,提高实践能力[3]。同时,也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反面结合教育的方式,引导检测人员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廉洁奉公。③检测人员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敬畏之心履职尽责,严于律己。工作中认真负责、勤学善思、精益求精,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检测标准实施抽检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在面对问题和难题时,敢于突破创新,乐于艰苦奋斗,能够潜心研究解决问题和难题的办法,不断提升检测能力。

3.2 强化仪器设备使用管理

仪器设备是开展食品检测工作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因此强化仪器设备管理非常必要。①根据实验室承检样品和检测项目的需求,购置数量足够、性能良好的先进仪器设备,要特别关注仪器设备的售后服务、维修、配件购买的便捷性等。新仪器设备到货后,要及时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确认技术参数达到要求方可接收,同时要留存好仪器设备说明书、讲解材料和工程师或客服联系方式[4]。②使用仪器设备前,要对检测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方法的培训,检测人员要熟知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方法并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检测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分析原因,采取排除故障的措施或进行维修,做好详细记录并形成总结材料予以保存[4]。③要按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以保证检测结果的量值溯源性、可靠性和仪器设备持续处于良好状态。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及使用中,要按时进行检定(校准),未经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经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要加贴检定(校准)合格标志,标明有效期。在两次检定(校准)期间,要按照标准要求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证仪器设备持续处于良好状态[4]。④要根据仪器设备说明书规定的保存条件,妥善保存仪器设备,以免在不利的环境中存放,有损仪器设备性能。

3.3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是提升食品检测质量的重要举措。①要选任优秀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是掌舵者,只有善于管理,才能合理安排检测工作,团结检测人员,促进检测工作有序开展。可通过日常工作表现、与本人及身边人交流谈话等方式,充分了解考查被选任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为人处事方式。②要根据实验室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食品检测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5],包括样品采集、运输、储存、检测操作和分析等每一个环节的规定。如样品储存要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储存,并对环境条件进行控制、监测和记录,避免非正常损坏。样品储存要分类存放,并制定管理制度及细则,要划分“待检区”“检验区”“检毕区”和“复检区”,等待检验的样品放在“待检区”,正在检验的样品放在“检验区”,检验完成的样品放在“检毕区”,检毕不合格样品需要复检的,放在“复检区”。此外,要特别注重质量控制考核活动,要积极参加能力验证、盲样考核、实验室间比对等质量控制考核活动,根据考核结果评估检测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③随着信息化的广泛发展应用,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大大提升检测效率。食品检测实验室要建立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的添加、删除等管理机制和申请、使用等实施机制。为保障数据安全性,只能允许相关工作人员访问。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后,也要在实践中及时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数据管理系统[5]。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对食品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吃饱转变为吃得放心健康。因此,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力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食品检测是食品流入市场前的最后一道程序,食品检测质量对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要做好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明确影响食品检测质量的因素,并通过有效措施不断提升食品检测质量,确保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礼.加强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路径探讨[J].现代食品,2021(23):51-53.

[2]王小恒.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J].现代食品,2020(1):65-67.

[3]舒晴.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J].现代食品,2020(23):71-7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GB/T 27404—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刘长慧,王子谛,赵禹.新形势下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创新路径探索[J].现代食品,2021(13):131-133.

作者简介:薛慧慧(1989—),女,陕西延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