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升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机制
作者: 叶富饶 冯姣摘 要:本文围绕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日常工作环节中的各种问题,分析提升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策略,并建设相关体制机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帮助工作人员进一步调整食品抽样检验日常工作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简化工作步骤,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体系。
关键词: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有效机制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Work in the Circulation Link
YE Furao1, FENG Jiao2
(1.Weinan City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Weinan 714000, China; 2.Weinan City Student Financial Aid and School Logistics Management Center, Weinan 714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in the circulation link, combined with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daily work, analyz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in the circulation link, and builds relevant systems and mechanisms.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article, it will help staff to further adjust the daily work mode and management method of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simplify the work steps, and gradually form a unique new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work system.
Keywords: circulation link;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effective mechanism
1 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抽样检验工作的流程
1.1 制定食品质量抽样检验工作方案
在工作部门以及管理部门正式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之前,需要按照一定的抽检方案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依照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标准以及执行规则统一开展新型的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将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主体理念以及全新的工作策略融入其中,随后将原有的体制机制以及具体的工作方案进行合理转化。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往年的食品安全质量检验标准以及行业规范,合理确定本次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抽检方案以及实际的工作方案,制定新型的工作标准,统一规划主要的工作模式与流程,避免在后续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中频繁出现原则性工作问题以及体系化管理问题[1]。
1.2 确定食品抽样检验机构
为进一步提升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整体质量与水平,凸显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有效性与科学性等诸多特征,工作人员需要选取具有科学素养的抽样检验部门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也可以邀请相关检验部门的工作人员主动参与食品抽样检验工作,配合工作人员快速优化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主要模式以及具体的工作流程,简化工作步骤。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选择抽检机构的同时,必须要根据相关机构的营业资质及业务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保证相关抽检机构具备基本从业资质,抽检机构必须要在工商局注册详细信息。随后食品抽样检验工作部门需要对抽检机构进行制度性排查。工作部门可以选择更加合适的检验机构,保障检验机构具备专业器具以及相关设施,检验机构内部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从业资质以及技能资格证书。通过此种形式,才可以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避免在食品抽样检验环节中出现技术操作问题。在选择食品抽样检验部门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将具体的检验信息以及合作情况反馈给上级管理部门,以便将检验部门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在案。如果在后续合作环节以及工作环节中出现比较复杂的工作问题,便可以及时提取管理信息,快速解决复杂工作问题。
1.3 食品现场抽样
在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食品进行现场抽样检验,所有的食品以及其他类型的抽样样品必须在现场进行样本提取与初步测定,避免在后续食品抽样检测环节中出现技术问题。在食品抽样检验现场,工作人员需要对食品的各种票证、货源、类型、进货量以及库存信息等诸多内容进行详细检查,还需要与相关部门之间逐步形成紧密配合的关系,反复多次检查食品样本的质量情况。在现场完成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之后,也需要对各种食品检验样本进行合理保存,主要采取无菌操作的形式,全过程保障食品检验样本的安全性与结构稳定性[2]。
1.4 开展专业检验工作
在工作人员提取一部分食品检验样本之后,需要将具体检验样本送往专业检验部门进行合理检验,采取标准流程以及具体的技术检验策略进行合理分析。针对食品样本的整体结构以及样本质量进行综合评定之后,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出具检验报告以及其他类型的检验数据。工作人员需要与承检机构进行合理研究与调查,由承检机构指派专业的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及制度检验标准快速开展相应的食品检验工作,随后出具检验报告与检验部门的现场检验报告,相互对比之后,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便可以确定食品样本的检验结果。工作人员所开展的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以及质量检验工作,必须要在我国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实行相应的检测制度与工作标准,不得出现违法违规情况。在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同时,需要承检单位与检验部门共同检查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以及实际检验情况,对检验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合法性进行综合评估,保障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1.5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结果反馈
在工作人员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之后,需要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随后由其他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结果进行实时反馈与核对,并对抽样结果进行详细划分。其中,反馈对象不仅包含被抽检人以及被抽检的食物样本,还包含食品的生产厂家以及供货商。工作人员在对相关信息以及食品检验机构的检测过程进行核对之后,需要将具体的结果信息反馈给上级管理部门。上级管理部门在接收到实际反馈之后,需要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核对与抽查,随后对抽检工作的结果与信息进行综合比对,判断本次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具体结果是否符合技术检验标准以及国家法律规定。相关被抽检人员以及被抽检机构可以结合本次抽检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复检要求。如果被抽检人员以及被抽检机构对检测结果提出其他意见,相关审核意见将通过后续食品检验工作以及质量抽查工作予以核对和回复。如果上级管理部门直接收到下级管理部门的特殊反馈,也可以及时与相应的生产厂家或者是检测部门取得联系,对社会上的相关食品生产厂家或者是供货商发出预警或特殊警示,避免再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2 提高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抽样检测工作有效性的体制机制
2.1 规范食品检测流程机制
无论食品检验部门采取何种的食品测定方法以及技术检验模式,均需要遵循流程机制。如果工作人员无法遵循流程机制,则有可能会导致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为保障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可以有序进行,进一步提升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有效性与科学性,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具体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标准,快速制定新型的体制机制以及管理模式,严格规避原则性工作问题以及体系化管理问题。针对原有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与分析,避免频繁出现细节方面的工作问题。严格制定新型的工作规范以及管理标准,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规范自身工作行为以及日常操作行为,还可以引导广大生产厂家以及供货商了解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行业规范。工作人员可以立足于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适当优化,简化工作步骤,也可以与相关的检验部门之间达成合作协议,协同专业检验部门优化主要的工作流程,制定更加全面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流程机制[3]。
2.2 完善食品检测机构选用机制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食品安全检验部门以及质量测定部门需要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也需要由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大力发挥引导作用以及带动作用。在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同时,全过程监督各个检测部门的实际操作流程以及具体的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选用机制。由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带领各级检验部门完善选用机制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严格监督检测机构的操作规范性,保障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有效性,也可以对食品安全机构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严格审查,找出食品安全抽样检测环节中的各种问题,结合具体问题,探索针对性策略,研究多元化的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方法以及管理模式,以便帮助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环节之中及时查找细节方面的工作问题,提升检验部门的专业技术检测能力,适当结合抽样检测对象以及食品样品选择与之对应的食品检测机构与方法,为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奠定良好基础。
2.3 扩大食品抽样检验工作覆盖面
要想保障食品抽样检查工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就需要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采取具体的措施,适当增加资金投入[4]。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依照政府管理部门的核心要求,适当拓宽工作面,也可以利用食品快速检测的方法对食品样本进行初步筛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找准食品质量检验环节中的各种问题。一旦食品样本存在安全问题或者是质量问题,则可以在初步检验与筛查环节之中及时查出。食品初步筛查的方式速度较快,主要的筛查方式比较简单,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快速实现对食品的初步检验。另外,也可以积极鼓励食品经营人员以及生产厂家对食品样本进行自主检验,一部分生产厂家具备专业从业资质,可以使用专业仪器或设备对食品质量进行自我检测。我国食品流通市场非常广阔,生产厂家对食品进行自主检测,也可以减轻检测部门的工作压力,避免检测部门盲目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从而出现工作问题[5]。
3 结语
为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抽样检验工作体制机制,合理规划工作策略与模式,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分析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随后研究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流程与工作方法。只有确定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的具体流程,探索新型的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方法以及检测模式,才可以为后续食品检验工作以及质量评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罗雪.提升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机制探究[J].现代食品,2020(9):75-77.
[2]白瑜龙,杨富昌,段玺军.探讨提升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机制[J].食品安全导刊,2019(9):35-37.
[3]杨博.关于食品检验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控制的分析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2(16):193-195.
[4]解静伟.浅析提升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成效的有效机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30.
[5]白晨,卫晓怡,郭术廷,等.探讨提升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机制[J].食品工业,2014,35(6):218-222.
作者简介:叶富饶(1988—),男,陕西西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验检测。
冯姣(198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校园营养餐及食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