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邂逅美食,胜却人间无数
作者: 王蕾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风雅之士爱看花儿在风中摇摆,美食家们却想着鲜花是否可以入菜。“百花影姗姗,芬芳入餐盘”,那些用鲜花做成的美食,惊艳了人们的味蕾,正所谓:鲜花美食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花开堪“吃”直须“吃”
赏花,对今时今日的我们来说再寻常不过。但若时光回溯到五千年前,史前人类见到盛放的鲜花,首先想到的却是“吃”。与欣赏花朵美丽的外表相比,当然是填饱肚子更重要。
古人是懂得吃花的。
杨万里嚼梅,以蜜辅食。“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冰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梅花的清香里带着自然的凛冽。
大文豪苏轼素爱油炸牡丹,《雨中看牡丹》中云:“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吃的应是一道“酥油煎牡丹”。《雨中明庆赏牡丹》中再云:“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大概是花还在盛开,所以忍住了没下手。
袁枚更是“餐花老饕”,他的《随园食单》是每一位美食家的必备参考。他在春天制藤花饼、玉米饼,夏天吃荷花,秋天蒸花栗子糕,冬天围炉夜话,做蜡梅芥菜羹。
花在枝头,在盘中,在口中,在腹中,都被“餐花客”们发现了不一般的美。餐花甚至被上升至精神的高度,“餐花嚼蕊有真乐,一饱何必谋甘肥”。
那么,古人是何时开始吃花的呢?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俞香顺研究,如果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算起,先秦时期,花朵就已经被当菜蔬食用。商朝大臣伊尹曾在列举天下美味时,把“寿木之华”认定为“菜之美者”,与“具区之菁”“玄木之叶”“云梦之芹”等食材相提并论。寿木是昆仑山上的木头,“华”通“花”字,足以证明花朵在那个时代已是一道菜了。
战国时期,屈原描述自己的日常饮食为“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直译过来就是“捣碎木兰再拌上蕙草,舂细申椒来做粮食;播种江离和菊花,把它们制成干粮在春天食用”。
随着园圃业的发展,蔬菜种植得到推广,民间以花为菜的情况越来越少。但花卉仍然没有退出餐桌。人们用各种花卉酿造饮品和佐料,还用它来入药。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包括百合、牡丹在内的许多花朵的药用功效。
也是在这个时期,食用花卉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扯上了关系,这也为后来魏晋时期的食花求仙做了铺垫。不同于魏晋时期的“仙丹妙药”,隋唐时期的花馔被赋予了表现帝王恩典、联络君臣感情的意义。武则天就曾在花朝日游园,令宫女遍采百花,和米捣碎,蒸成“百花糕”,以赐从臣。
受到皇室的影响,平民百姓也紧随餐花的“潮流”。古籍有载:“唐世风俗,贵重葫芦酱、桃花醋、照水油。”其中的桃花醋指的是在果醋或米醋中加入桃花瓣酿制而成的花醋。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也留下过一首《槐叶冷淘》记录自己吃过的槐花槐叶,“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也有“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春日初生的锦带花入馔可是一道清雅小菜,让病中的诗人久久不忘。
宋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已有花馔的制作方法和加工工艺,其中林洪所编纂的《山家清供》可谓集宋前花馔之大成。梅粥、金饭、松黄饼、天香汤,芙蓉花与豆腐同煮制成雪霞羹……这些花馔不仅色香味俱全,也体现出文人的闲趣雅致。
明清时期,记录餐花的文献数量更是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周王朱橚的《救荒本草》。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该书记载了14种可供食用的植物花朵,表明花卉最原始的充饥功能依然存在。
北宋名臣范镇曾造一大堂,堂前有花架,春日花开之时,宴客其下。主宾相约,若有飞花坠落杯中,须自罚一杯。一阵微风拂过,花瓣纷落,满堂宾客杯中都落了花瓣,众人皆罚。这样的情景,让人神往。天暖日长,百花齐放,若能于纷纷落英之中,餐花饮露,自是不负这大好春光。
以花入馔,应时当令
“一饮一食,皆应时当令”,在今日,人们更愿意称之为“尝鲜”。以花入美食,应该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浪漫而风雅的吃法了。
阳春三月桃花艳
三月,正是喝桃花粥的时节,采摘下桃花瓣阴干,放入粥内熬煮即可。古人认为桃花是一种天然的润肤品,“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
桃花酥外皮酥脆香甜,内馅细腻软绵。每到春天,做一些桃花酥放在盘中,就成了餐桌上绽放的春天。
吃过桃花酥,还有桃花酿。在比例恰当的糯米和桃花中加入酒曲——桃花色淡,还可加入洛神花着色,然后就可以静待时间的馈赠了。
梨蕊胜雪沁心脾
梨花可鲜食,做成凉拌梨花,也可做梨花粥、梨花饺子。
梨花粥的做法和桃花粥、梅花粥一样,也是做了粥撒些花瓣,取花的清香。
梨花饺子要选那种含苞欲放的新鲜花骨朵,采下后用水焯一下,然后用冷水泡一天,每两个小时换一次水,去除苦味。泡好后,和瘦肉、葱、姜等一起切碎做馅,味道清素淡雅。
梨花还可以酿酒。将新鲜梨花择净清洗,阴干,白酒盖过花瓣,加入适量冰糖,放置几天或数月即成。梨花酒的酒色和香气都很清淡,喝来悦人口鼻,沁人心脾。
朵朵樱花竞争妍
选用开到七分左右的八重樱,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撒上适当的盐放置一个晚上。将盐水挤干,再倒入适量的白醋浸泡三天,浸泡完成后摊开晾晒三天,漂亮的盐渍樱花就做成啦!以开水冲泡,就是樱花茶,色泽鲜艳,味道清新。此外,樱花酒、樱花酥、樱花糕点、樱花果冻、樱花寿司等也都是不错的美食。
春来棠梨美滋味
新鲜的棠梨花要经焯、漂、洗,除去苦涩味,然后再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以将新鲜的花晒干之后磨面做成各种面食。
在以鲜花闻名的云南,棠梨花吃法更丰富。人们采摘花蕾后进行处理,将蒜末、干辣椒等爆香后,放入棠梨花与腊肉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玉兰油炸当零食
据说,慈禧对玉兰花情有独钟。每到宫苑里的玉兰花盛开的时候,慈禧就会令宫女们采摘完整肥硕的花瓣,带回御膳房,将花瓣浸在鸡蛋液、淀粉糊里,再炸至金黄酥脆,做成玉兰片当零食享用。
玉兰花还是一味重要中药,叫辛夷。《神农本草经》中说辛夷“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现代研究表明,辛夷中挥发油成分具有收缩鼻黏膜血管及抗组胺的作用,主要成分木兰脂素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有些治鼻炎的中成药里,就有辛夷这味药。
采得槐花做主食
每年四五月份,树上的槐花就开了。在河南等地,槐花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将摘回来或者买回来的鲜槐花泡水洗一下,然后沥干水,平铺在篦子上,撒上一层干面粉,放上笼屉,大火蒸煮。蒸好的槐花,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上干红辣椒二次爆炒。
槐花还可以熬汤、煮粥、包饺子,和鸡蛋炒着吃,或做成烙饼与海鲜一起吃,配料不同,味道也不同。
玫瑰绽放红似火
每年暮春花盛之时,可将盛开的玫瑰花剪下,将花瓣洗净,加白糖、脂油丁拌匀,蒸成千层糕。如果入炉烙熟,那就是外焦里嫩、热香可口的玫瑰饼。
以玫瑰花瓣作为馅料的鲜花饼,是云南经典小吃。花香并不浓烈,刷了蛋液的饼皮酥酥的,有种淡淡的牛油味。咬开后,湿软的花馅中,可以明显看到较大的玫瑰花瓣,有种甜糯的绵软。
牡丹花开满盘香
《养小录》记载:“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牡丹入馔有一个特质,那就是无论滑炒、勾芡还是清炖,牡丹花浓郁的香气始终不会改变。
牡丹可用煎、炸、汆、蒸、酿等法加工,或配以山珍海味成为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如牡丹与肉共烩制成的“肉汁牡丹”,色泽鲜丽,味美适口;牡丹用面粉裹后油炸食用,鲜香诱人;牡丹用白糖浸渍,又是上乘的蜜饯;做汤时,撒些牡丹花瓣,色艳香浓,令人食欲大振。此外,牡丹熘鱼片、牡丹爆鸭脯、牡丹羹等,也是时令佳肴。
而在盛产牡丹的洛阳,人们将新鲜的牡丹花瓣和红豆、红枣等食材入馅,便是甜糯的牡丹花饼。牡丹花瓣还可蒸酒,制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而牡丹腐乳、牡丹水煎包、国花炖排骨、花王肘子等,均是洛阳的牡丹名菜。
入馔鲜花如何选
许多花卉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大家可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人体、花卉的偏性适当食用。以鲜花入馔,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当注重食品的安全性。应选择经国家卫健委批准可以作为食品原料,且食品安全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花卉。
第二,食用口感也很重要。鲜花味道各有不同,有的甘甜,有的微苦,有的则是辣的,消费者应根据自身喜好、接受程度选择入馔鲜花。
第三,食用鲜花时,还需考虑自身体质状况。每一种鲜花的成分是不一样的,导致其属性有所不同。选择食用鲜花时,应充分了解它的特性,谨慎选购,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别吃鲜花。
第四,大多数鲜花花期很短,不耐贮藏,易腐烂变质,应少量购买,避免阳光直射,低温运输,且尽快食用。
第五,挑选鲜花时,尽量选择含苞待放的那种,完全盛开或是开败的不建议食用。吃之前一定要用清水浸泡,反复冲洗,洗掉灰尘和小虫子。
此外,有些花不仅不能吃,本身还含有一定的毒性,如夹竹桃、曼陀罗、五色梅、文殊兰、一品红、马蹄莲、虎刺等,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苷类物质及各类生物碱。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同一种鲜花有观赏花和食用花的区别,食用鲜花必须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因此很多鲜花需要进行改良培育,并按照相关要求种植。大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用鲜花,在花卉市场购买的和在公园、路边种植的观赏花,是不能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