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望春的辛夷,也是一味好药
作者: 江媛媛
辛夷,仿佛是留存在诗句里的名字,也许你对它并不熟悉,不过说到玉兰花,你定然不会陌生。古人将玉兰和木兰统称为木兰,直到明代以后,才分开,玉兰称玉兰,木兰则多称辛夷。辛夷与玉兰同属木兰科,但不是同一种植物。(《中国药典》规定作为药用的辛夷来源于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3个品种)。
辛夷花开早,农历正月、二月开始长出花骨朵,看似带毛的小桃子。此时的辛夷,除去枝梗、阴干,便成了一味良药。
辛夷扮春亦疗疾
春风和煦,春雨温润,辛夷含苞吐蕊,绚丽绽放。辛夷为木兰科植物,又称“望春花”“木笔花”等,因其迎春开放,其花蕾绒毛密生呈长卵形宛若毛笔头而得名。辛夷花开枝头,色有红白黄紫,亭亭玉立,芳香淡雅。或宛若紫气氤氲,或如同白玉尽染,或恰似云霞蔚然,平添杏林锦绣。
曾几何时,辛夷成了文人墨客的“宠儿”,纷纷将其入诗入画。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记载:“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白居易《戏题木兰花》:“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辛夷生长地域广泛,不论平原或山区丘陵均能生长。《本草图经》曰:“始生汉中川谷,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庭亦多种植。木高数丈,叶似柿而长。”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在辋川的辛夷坞(今陕西省蓝田县境内),此地因盛产辛夷而得名,那里还有一种紫粉色的辛夷,含苞待放的颜色和芙蓉很像,它傲立在高高的树梢,俯临深涧,欲绽光华。王维在《辛夷坞》一诗中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罢官返抵故里,于庭院中栽植玉兰树,构“玉兰轩”,楼上为藏书之处,轩内为待客之所,与宾朋雅士吟诗论文、赏书品画。另外,他还喜欢食用以玉兰花和面后油炸制成的饼,盛赞其“香韵颇胜”。
明代画家沈周有《辛夷墨菜图卷》。清初著名画家恽寿平晚年亲绘一幅《辛夷图》,图中一朵朵辛夷花传神、灵动,透出一派无瑕傲立之姿,实为传世佳作。近代著名画家张其翼曾创作《黄鹂辛夷图》,辛夷花错落有致,花瓣内白外紫,风姿绰约。
关于辛夷入药疗疾有个神奇的故事。相传在秦末汉初时,谋士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在征战途中感受风寒,患上了鼻渊,鼻塞不通,鼻涕长流,十分痛苦。军医用了很多方法也没有治愈。农历2月的一天,大军住在湖北某地,张良吃过午饭感到有些困倦,就在军帐中和衣而卧,梦中见一美丽女子飘然而进,羞羞答答地说,她叫辛夷花,就住在帐外,能治疗鼻渊等症。正要细问,女子却忽然不见。张良猛然醒来,走出军帐,看到一种美丽的花朵挂满枝头,其形婀娜,芳香淡雅,就向花儿深深一揖,然后命军医摘了数朵煎水服下。不久,张良就感到鼻子通畅,鼻涕立止。张良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鼻病痊愈。于是命军医记下这种草药的名字与治疗功效,传之后世。
辛夷树皮、花朵皆可入药,花朵以紫色者为佳。采摘一般在早春花蕾尚未绽放之时,“已开者劣,谢者不佳”(《日华子本草》)。
辛夷入药知多少
辛夷药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辛夷,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皯。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名医别录》又补充说:“辛夷无毒,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用之去中心及外毛,毛射入肺,令人咳。”
李时珍说辛夷是治疗鼻渊的要药。它能散风寒、通鼻窍,可用于鼻塞、流涕、喷嚏、嗅觉下降、风寒头痛,善于治疗头面目鼻之病。为什么辛夷对鼻部疾病的疗效这么好呢?这和辛夷的性味和归经有关系。
头面部引经药
辛夷一能辛温通散、发散风寒,可以通鼻窍、治鼻渊;二又归肺、胃经。《本草纲目》云:“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辛夷是肺经的引经药,引药力直达鼻部,让鼻炎药配伍使用的效果更好。
散寒通窍,无论寒热均可配伍
辛夷既能够发散风寒,又能够通鼻窍,虽然药性辛温,但是无论是风寒、风热的鼻部疾病,往往临床上都能用到它。这是因为辛夷通鼻窍的作用非常好,是治疗鼻塞、流鼻涕的最常见的对药,无论寒热都可以配伍使用。
如果鼻炎、鼻窦炎是偏风寒的,可以配合其他辛温解表药治疗;如果病症是偏风热的,配合辛凉解表药也可以调和它的温性,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辛夷尚可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常用辛夷配伍防风、白芷、细辛等发散风寒药;也可配伍薄荷、金银花、菊花等用于疏散风热,以增强通鼻窍、散风邪之力。只要配伍得当,治疗鼻炎时,辛夷无论寒热皆可起作用。
天然的鼻炎治疗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辛夷对鼻腔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能保护鼻黏膜,并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促使鼻腔通畅。
《中药学》记载,辛夷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同时辛夷挥发油有镇静、镇痛、抗过敏、降血压的作用。也就是说,辛夷对于感冒、急性或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等,均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
辛夷常用验方:辛夷花滴鼻液
材料:辛夷10克,杭白菊10克,苍耳子10克,清水200毫升。
做法:将各种药材包在纱布内,洗净,浸泡30分钟,加入清水,煮沸后,文火煎煮30~50分钟,取浓汁。
用法:置于滴鼻瓶中,外用滴鼻,每日每侧2~3滴,每日2次。
功效:宣通肺窍,止浊涕。
需要注意的是:辛夷内服需要纱布包煎;用量不宜过大,一般3~10克。孕妇忌用;阴虚火旺者慎服。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