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婚”四十年
作者: 风萧蓝黛一
我妈嫁给我爸,按现在的话说,是骗婚。
1980年春天,四川姑娘张三凤跟着堂姐坐了三天两夜的绿皮车,然后再转汽车和拖拉机,终于来到河北廊坊的一个村庄。
张三凤是来定亲的,堂姐前些年嫁到廊坊后,成了老家“嫁得好”的代表,这几年她又先后介绍本村几个姑娘嫁过来,日子都过得不错。张三凤的父母也动了心思,一来可以收一笔彩礼,二来女儿也算有个好去处。而张三凤之所以同意嫁到河北,除了家里穷、兄弟姐妹多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听堂姐说,河北离北京很近,可以随时去看天安门。
只是,张三凤刚到河北,原先说好的相亲对象居然反悔了。这可把堂姐愁坏了,退亲不但要还回彩礼,还得损失介绍费。无奈之下,她听说隔壁村有个大龄光棍还没老婆,便赶紧撮合俩人见面。万万没想到,大龄光棍对张三凤一见钟情,当即就出了彩礼钱。大龄光棍就是我爸,那一年,他35岁,我妈张三凤21岁。
和我妈见面前,我爸按堂姐的教唆去村里改了年龄,摇身变成25岁的小青年。好在,我爸年轻时还算帅气,加上气质略显文静,我妈并没看出破绽。只不过,当我妈问他多大时,他结巴了,哆哆嗦嗦地说,自己28岁,因为穷,还没处过对象。我妈问:“结婚后,你会带我去看天安门吗?”我爸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似的。于是,我妈大手一挥说:“行,那咱们结婚,你回去准备准备吧!”我爸觉得像是在做梦,但因为说了谎,又有些良心不安。
第二天一早,我爸来敲我妈的门,告诉她其实自己已经35岁了。他说:“你要嫌我年纪大,我也能理解,反正现在还来得及。”看着爸爸额头沁出的汗珠,我妈被他那份诚实打动了。那天,她递给爸爸一条毛巾,踏踏实实地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这个男人。那时候,他们不相信什么爱有天意,只是在人人自危的大环境里,逆流而上地选择了向对方出示自己的善良与诚实。
确定关系后,我爸第一时间兑现承诺,带我妈去了天安门。据我妈说,当时人山人海,大家都踩在金水桥的汉白玉石栏上看升旗,我爸一直小心翼翼地在身后护着她,生怕被人挤丢了。也是那天,他们在天安门广场拍下第一张合影。老照片上,爸爸穿着洗得发黄的白衬衫,妈妈却穿着那时流行的的确良衬衣,眼角眉梢都是笑意。那是爱情最初的模样,我妈嫁给了一个可以让她笑的人。
二
遇见我爸之前,我妈的日子很苦。外公外婆生了八个孩子,她排行老三,爹不疼娘不爱,别说读书,连饭都吃不饱。妈妈想,嫁给我爸,总比在老家过苦日子强。后来才知道,我爸出身不好,爷爷曾是地主,年轻时意外去世,奶奶带着三个儿子艰难地讨生活。媒人给我爸介绍过不少对象,但没一个能成,他就这样剩下了。好在我爸诚实,又读过书,字写得好,文笔也不错。这些特质,打动了我妈那颗向往文艺的心。我妈嫁到河北后,要给外公外婆写信,因为不识字,都是我爸代笔。每封信的开头,我爸都会写道:“岳父母大人,膝下敬禀者……”据说,外公经常拿着爸爸的书信跟邻居炫耀,说老张家终于出了个文化人。然而,半年后,外公外婆就后悔了。
八十年代初结婚,需要女方所在村子出介绍信,以及户口证明,才能领结婚证。我妈离家时,这些材料都没带。她和爸爸虽然办了婚礼,但一直没领证。半年后,外婆到河北来送这些材料,三言两语就套出我爸比我妈大14岁的真相,说什么也不认可这门婚事。外婆挑出我爸一堆毛病,说什么都要带我妈回四川。她说:“你找的男人年龄大不说,还是个瘸子,你图啥呢?”我妈犟嘴道:“图他人好,图他对我好。”那会,我爸按当地的最高标准,给我妈买了老三样: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还将家里的财政大权交给她。村里人都劝我爸长点心,小心被骗,人财两空。可我爸坚信我妈不会跑。事实上,我妈压根就没动过这个心思。
外婆来的那些日子,爸妈好吃好喝伺候着,还领她去北京玩,可她根本不领情。我妈只好使出撒手锏,对外婆说:“娘,我怀孕了,这辈子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外婆不好再说什么,气呼呼地将那些材料留了下来。送外婆返程那天,我妈哭了一路,我爸心疼地说:“你要真舍不得家里人,就……”我妈打断他的话:“傻子,我舍不得的人是你!”我爸连忙向她保证:“三凤,你放心,这辈子有我一口,绝少不了你那口,我会拿命对你好。”我妈破涕为笑,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她觉得心里很踏实。
三
爸妈结婚第二年,姐姐出生了。又过了两年,我出生了。我出生没多久,政策宣传要求妇女主动结扎。那会我爸正在北京打工,联络不方便,我妈又是远嫁女,没人替她拿主意,只好跟着医生去乡镇医院做了结扎手术。邻居们都说我妈胆子真大,还没生儿子就敢结扎,也不跟自己的男人商量,小心被打断腿。我爸回村后,身后围着一群告状的人,大家都等着看好戏。结果,他转头就去了集市,买回一堆鸡鸭鱼肉提进医院,说是要给我妈补身子。面对旁人的挑衅,我爸说:“我打了这么多年光棍,从没想过还能娶到媳妇,她还给我生了俩漂亮闺女,她做了结扎,就再也不会跑了。”爸爸就这样硬生生地给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塞了一嘴“狗粮”。
当时的北方农村,没儿子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可爸爸从不在乎这些。别人笑他没儿子,他就怼回去:“我俩闺女比别人养十个儿子都强。”小时候家里穷,但我妈手巧,经常变着花样给我们爷仨做好看的衣服。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爸爸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我们娘仨。爸妈存的每一分钱,都用来供我和姐姐上学。家里最穷那几年,别人劝他们,说女孩子读书没用,反正要嫁人的,还不如早点去打工之类。妈妈说:“我张三凤没有念过书,我的女儿绝不能再当文盲。”他们起早摸黑地挣钱给我们凑学费,从不开口跟人借钱。这也是我们的家风,与其要别人救济,不如靠自己努力。我和姐姐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先后进了不错的单位。后来,我们分别在市里买了房子,爸妈跟着我们进了城,村里的老人羡慕不已。
进城后,我爸依旧把我妈放在心尖上,什么新鲜玩意,总是第一时间买回来给她。我妈喜欢跳广场舞,他就陪着她跳。前两年,爸爸终于跟着妈妈回了一趟四川老家。因为外公外婆当年的反对,我爸这么多年一直对岳父母心存畏惧。好在,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早就忘了当初棒打鸳鸯的事,他们用最高的待客规格,欢迎爸爸这个迟来的女婿。从四川回来后,我爸带着我妈去补拍了一套婚纱照,圆了妈妈的公主梦。照片中,爸妈的眼神和笑容都一模一样,这大约就是“夫妻相”吧。
爸妈结婚40周年时,我们全家庆祝了一番,这是传说中的红宝石婚。据说,红宝石是上帝所创造的12种宝石中最珍贵的,可遇而不可求,就像我爸妈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