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冰箱里的冻肉是否变质
如果您家中的冰箱里放着一块冻了很久、如冰块一样的肉,您一般会怎么处理?是直接放在水龙头下冲洗,还是直接放在室温下自然解冻?
研究表明,用水冲肉时,水花四处飞溅,可能会让细菌污染到更多地方,而如果把冻肉放在水中浸泡,无论是热水还是冷水,都容易滋生细菌。在此,推荐大家可以学习以下两种做法:
1.微波炉解冻
操作方法:如果肉的体积比较小,可以将肉用微波炉专用的保鲜膜包裹好,直接放入微波炉内解冻即可。
优点:解冻快速,解冻时间短,可有效避免大量细菌滋生,汁液流失少,比较新鲜。
2.冷藏解冻
操作方法:如果肉的体积比较大,一般需提前半天或一天将肉从冷冻室内取出,放置在冷藏室内。
优点:冷藏室可有效抑制细菌大量滋生,汁液流失少,比较新鲜。
那么,该如何判断冻肉是否变质呢?要注意以下四点:
1.看颜色是否加深。肉类冰冻后,肌红蛋白被氧化后出现红褐色,冻肉颜色越深,变质越严重。当肉类表面变成灰色、灰绿色甚至出现白色或黑色斑点时则不能食用。
2.嗅是否有异味。冻肉解冻后,如出现腐臭味,要立即丢弃。
3.摸一摸,看解冻后的肉是否发黏。肉类变质时,大量微生物滋生,将产生黏性代谢产物,导致肉表面发黏甚至拉丝,这是肉类腐败的开始。
4.按一按,看凹陷。肉解冻后,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不会立即复原,甚至有留痕时,提示肉类贮藏过久,蛋白质、脂肪均被分解,肌纤维已被严重破坏,这也是肉类失去弹性、变质的表现。
肉类冷冻时,最好根据一次的食用量切成小块单独包装,并使用食品袋密封后再放入冰箱中,以避免出现细菌污染。同时,每次解冻的过程,都会增加细菌污染的可能,因此,肉块解冻后要一次性食用完,不建议再次冷冻。另外,还应定期检查冰箱冷冻室,防止电路老化或机器故障造成温度升高,影响储藏效果。
上一篇:
安全乘梯是个技术活
下一篇:
医生不建议用挂脖“降温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