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静悄悄”,科学防治很重要
作者: 刘冰妍疾病常见4诱因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长期携带HBV或HCV的患者,肝细胞会受到持续的炎症刺激,导致肝细胞发生癌变。研究表明,乙肝和丙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数十倍。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长期酗酒者易发生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另外,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和含亚硝胺食物,以及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等也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常见于保存不当的粮食中,如花生、玉米等,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3.毒物和寄生虫感染。某些化学物质和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肝癌,如血吸虫感染可能引发肝脏病变,进而发展为肝癌。此外,环境中的砷、某些工业化学品等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
4.遗传因素。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其肝癌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表明,肝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
日常预防4策略
1.疫苗接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肝癌的有效手段,对于未感染HBV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新生儿通常在出生时接种第一剂乙型肝炎疫苗,后续需按计划完成全程接种。
2.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肝癌至关重要,建议多摄入富含食物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和谷物,减少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及腌制食品,避免过度饮酒。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脏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肝脏病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支持。建议高危人群,如有慢性肝病、肝硬化或家族肝癌史的人,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血液检测。
4.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尽量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和寄生虫等可能导致肝癌的风险因素,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个人防护,减少接触机会。
临床诊断3方法
1.影像学检查。其在肝癌的诊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肝脏及其病变的直观图像。腹部超声(肝脏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初步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快速识别肝脏内的异常肿块或病变;超声造影可以进一步提高肝脏病变检测的敏感性;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更为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们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对于评估肿瘤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其中,MRI在检测小于1厘米的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且可以使用特定的造影剂来评估肿瘤的特征。这些影像学技术还能够监测肝癌的治疗效果,评估肿瘤是否对治疗产生响应,以及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2 .血液检测。甲胎蛋白(AFP)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肝癌生物标志物,AFP是胎儿发育早期在肝脏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成人体内AFP的含量非常低,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的水平可能会显著升高。除了AFP,医生还可能会检测其他血液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结合AFP-L3(一种AFP的变体)和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这些标志物在某些肝癌患者中也可能升高。尽管如此,血液检测结果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诊断信息一起解读,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病理学检查。肝癌确诊的金标准,它涉及从疑似肿瘤区域获取组织样本的过程,常通过细针穿刺活检(FNAB)或粗针穿刺活检实现。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使用细针或粗针从肝脏病变区域取出少量细胞或组织,然后由病理专家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病理分析不仅可以确认是否为肝癌,还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以及是否有转移发生。此外,分子病理学检测有时也会进行,以识别特定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对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方法分4类
1.手术治疗。早期肝癌患者的优先选择,特别是对于肝脏功能良好且肿瘤局限在肝内特定区域的患者。手术切除包括部分肝切除和全肝切除后肝移植,目的在于彻底移除肿瘤组织及可能受累的周围组织,以防止癌细胞的残留和复发。其中,部分肝切除适用于单个肿瘤或有限数量的肿瘤,全肝切除后肝移植适用于不适合传统切除术的晚期肝癌患者。成功的手术切除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患者必须通过严格的手术适应症评估。
2.放化疗。放疗利用高能射线靶向并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或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减轻症状具有重要作用。立体定向放疗(SBRT)和放射性栓塞是两种常用于肝癌治疗的放疗技术,它们能够较为精确地定位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化疗则通过药物机制阻断癌细胞的增殖链条,是晚期肝癌治疗的重要选择。然而传统化疗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脱发等,常令患者苦不堪言。相比之下,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导管精确灌注化疗药物至肿瘤血管并栓塞,实现双重效应:灭杀肿瘤细胞,阻断血供。简单地来说,就是通过小导管往肝癌里直接注射化疗药物和栓塞剂,这样药物基本上不会进入正常肝组织,而是大部分集中在肿瘤里面,给肿瘤提供营养的血管也被完全阻塞,相当于给癌细胞断粮,癌细胞被饿死,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肝组织。此技术不断优化,可显著提升疗效,减轻患者负担,增强治疗安全性,是肝癌治疗中的重要进展。
3.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通过干扰癌细胞生长、扩散和血液供应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来发挥作用,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药物已被证实可以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免疫治疗旨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Opdivo)和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通过释放免疫系统的“刹车”作用,提高对癌细胞的免疫反应,这些药物在某些肝癌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4.综合治疗。肝癌的治疗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MDT)的综合诊疗模式,团队中包括肝病专家、肿瘤学家、放射科医生和外科医生等。综合治疗方案可能结合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分期及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定制个体化治疗计划。这种综合方法旨在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减轻症状和副作用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肝癌的治疗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然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且需要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护理3措施
1.心理支持。肝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生活方式调整。肝癌患者在康复期间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
3.定期复查。肝癌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的变化,如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