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做好4点防跌倒

作者: 杨寅

导致患者跌倒4因素

(1)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相关文献报道显示,脑卒中后患者跌倒率是非脑卒中者的1.5~2.1倍。也有少量短期研究(平均随访6个月)报道,神经功能损害较重的脑卒中后患者跌倒率不一定低于非脑卒中老年人,可能是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导致脑卒中后患者的活动能力下降,从而掩盖了跌倒风险的增加。

脑卒中后患者跌倒通常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脑卒中后,患者肌肉无力或痉挛、感觉缺失、视野缺损、平衡功能障碍、注意力下降、视空间障碍均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前循环脑卒中后患者跌倒大多是因锥体束损害导致的肌肉无力,后循环脑卒中后患者则是因小脑或前庭功能不全出现眩晕、位置感和协调性损害。前循环脑卒中还会影响感觉通路出现浅感觉缺失和本体感觉障碍,导致姿势控制障碍,从而引发跌倒。另外,脑卒中还可能引发眼部不良症状,如视觉神经麻痹、视力下降、眼肌麻痹、视野缺损、瞳孔障碍等,难以看清周围环境,在行走的过程中一旦存在障碍物,则可能引发跌倒。

(2)脑卒中合并症。发生脑卒中会使得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状态,比如抑郁、焦虑、恐惧等,患者心绪不稳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跌倒。建议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予以了解,诸多老年患者虽然没有发生跌倒,但因过于害怕或者恐惧跌倒,容易表现出“谨慎步态”,如缓慢行走、减少行走,致使步态变异性显著提高,进而引发新的跌倒。此外,合并房颤的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也较高,诱因为心律失常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促使患者容易表现出晕厥、跌倒的症状。

(3)相关药物使用。老年人机体功能有所下降,肝肾的药物代谢功能减慢,而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的敏感度增加,容易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也容易受多种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多种合并症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服用4种或者4种以上药物后发生跌倒的概率增加。也有研究表明,服用药物数量8.5种可以作为反复跌倒(≥2次)的预测界值,并且每增加1种药物,脑卒中后患者复发性跌倒风险增加9%。另外,不同药物给脑卒中患者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某些药物的使用会增加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如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症状时,常需要服用1种或者多种抗胆碱能药物,药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循环中高抗胆碱能活性增强会使得中枢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传递被抑制,致使患者认知功能、平衡功能有所下降,进而增加跌倒发生率;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和癫痫时,需要服用抗癫痫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两种药物均会使患者跌倒概率增加;但如若不服用药物来遏制不良症状,也有可能跌倒。

(4)其他。老年人发生脑卒中和发生跌倒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脑卒中后患者研究中发现,有跌倒组的年龄高于无跌倒组。性别与脑卒中后跌倒的关系并不明显,部分报道没有发现性别与跌倒风险之间存在关系,也有部分报道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脑卒中后跌倒。

预防跌倒4措施

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的危害较大,可能引起不同部位骨折,比如手掌撑地者常发生腕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最多见)、肱骨外科颈骨折等;臀部着地者容易引起胸腰椎交界处椎体的压缩性骨折、骶尾椎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所以,居家生活中应做好预防。

(1)营造良好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应根据患者的状态,适当地进行适老化改造,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比如根据室内空间结构合理地调整家具摆放位置,以便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行走空间;根据患者的身体高度,适当地降低床的高度,使患者上下床更方便;卫生间容易出现潮湿现象,会增加老年患者跌倒概率,建议在卫生间安装除湿设备及安全扶手,以便患者扶着扶手平稳地进入卫生间,安装蹲便器的应将其更换为坐便器,以防患者跌倒;在墙壁安装扶手及感应灯,以便患者把着扶手前行,提高行走的稳定性;要为患者提供大小适合的衣服和鞋子,并且保证鞋子防滑,不易跌倒;在家中应安装亮度较高的照明灯具,使光线充足,并且将灯具开关设置在患者随手可以触碰到的地方,便于患者开关灯。

(2)遵医嘱服药。某些药物使用会增加脑卒中患者跌倒概率,比如降糖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等,均会影响患者身体的平衡能力,加之老年患者反应迟缓、认知能力下降,致使其很可能跌倒。为了尽可能地预防跌倒,患者在家中应遵医嘱用药,并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予以明确,用药后留意自身感受,如若出现头晕等症状,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行走,待到不良症状消退后再独立行走。部分患者的步态异常是由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或情绪障碍引起,服用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合并抑郁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从而间接改善步态。

(3)改善平衡和行动能力。相关研究表明,有规律的身体运动可显著改善机体各项功能。鉴于此,脑卒中患者居家生活中应注意适当的运动,如肌肉运动、平衡运动、步行训练及功能性活动训练等,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渐改善自身的平衡功能、行动能力等。另外,为了保障脑卒中患者行走安稳,建议其使用助行器、手杖等。

(4)家属悉心照料。一般情况下,脑卒中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生活经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选择主要照料者之际,应注意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予以评估。如若为脑卒中导致的完全性偏瘫患者,需选择具有较大力量、理解和判断能力较好的家属进行照护;中等程度偏瘫患者,可适当放宽要求,以可协助患者实现基本生理需求为宜;无偏瘫患者或者轻微偏瘫患者可指导其进行自我照护。独居老人建议家中安装监控设备,以便在患者发生跌倒后能及时被发现送医。

总体而言,脑卒中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为了保障脑卒中患者身体健康,使之拥有高质量生活,应在脑卒中患者居家生活中制定并且实施预防跌倒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跌倒事件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