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季养生如何做
作者: 戴建兴科学进补
中医强调“秋收冬藏”的理念,认为冬季是补肾的最佳时机。此时,老年人可以多吃黑豆、黑芝麻、核桃等,以滋补肾脏,增强体质。
《内经》中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胃)”,指出食用生冷食物可能对肺部和胃部造成伤害,进而引发呼吸道、消化道、风湿类疾病。加之冬季人体阳气较弱,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而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本身就在逐渐减弱,因此需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冬季里可适量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生姜、红枣、枸杞等。
冬季天气干燥,老年人容易出现咽喉干燥、口腔溃疡等症状,因此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推荐选择一些营养丰富的粥品,如适当添加大枣、枸杞、桂圆、银耳等食材的八宝粥等,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感到油腻。
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人体需要增加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能量来适应环境需求。因此,体重正常的老年人可以适量多吃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以及豆浆、牛奶和坚果类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
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这意味着冬季应保持早睡晚起的习惯,才利于阳气的内敛和阴精的积累,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在睡前可以用温热水泡脚15分钟左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此外,冬季天气寒冷,风寒之邪容易侵入人体,导致局部经络气血淤滞,引发关节疼痛。因此,睡觉时应避免露肩而睡。起床时也要注意,应缓慢进行,先眨眨眼、动动手脚,再坐一会儿,然后再慢慢起床,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合理运动
《黄帝内经》中曾明确指出:“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告诫人们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动静适度、中和不偏倚的生活方式,以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但冬季早晚气温较低,室内外温差大,过早或过晚外出锻炼容易导致受凉、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等问题。因此,老年人应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晨练稍晚些,晚练稍早些。最佳锻炼时间为上午10点以后至下午4点之前,同时避免在大风、雨雪天气进行锻炼。运动前要保护好易冻部位,运动时不宜张口呼吸,以减少冷空气对肠胃道的刺激。建议老年人选择舒适、平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能够稳定心率和血压,降低运动风险。在锻炼过程中,老年人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疼痛(如关节疼痛、腹痛或胸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以防意外发生。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运动应以不觉疲倦、微微觉热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以免损伤正气。此外,老年人还需注意避免饭后立即运动。尽管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但饭后血液主要流向消化系统以促进消化,此时大脑供血相对较少,此时运动对于本身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比较危险。
注意保暖
老年人的脏器器官功能逐渐减弱,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差。在冬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患者也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衰等症状。此外,寒冷的天气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等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老年人在冬季应特别注重保暖,穿着贴身且保暖的衣物。
中医认为,人体颈部有多条经脉循行通过,且颈部穴位较多。颈后的风池穴、风门穴和风府穴是风邪、寒气侵入人体的入口。因此,老年人在冬季应特别注重颈部保暖,外出时围好围巾或穿高领毛衣,以起到保暖御寒、固护阳气的效果。同时,这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护颈椎。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如果不注意头部保暖,容易引发鼻炎、头痛、感冒、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甚至可能诱发脑血管疾患。因此,老人在冬天外出时最好戴一顶合适的帽子。
另外,脚部保暖也非常重要。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一旦脚部受寒,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认为,冬天泡脚有推动血运、调节经络、健身防病的功效,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也大有裨益。因此,老年人在冬季一定要特别注重脚部保暖,穿宽松保暖的袜子,并经常泡脚、按摩涌泉穴。
调节情绪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新陈代谢水平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容易出现易怒、烦躁等不良情绪。《黄帝内经》中提到:“恐伤肾,恐(惊)为肾志。”冬季是肾脏的主要季节,过度的恐惧和惊吓会影响肾脏的功能,损害肾中精气。因此,在冬季,我们更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避免轻易生气和发怒,尽量摆脱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困扰。
忌烟酒
冬季室外气温较低,人们通常会紧闭门窗。这种情况下若在室内吸烟,烟雾不宜外散,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冬季室内外温差加大,饮酒后容易使外寒之邪乘机而入,导致寒热错杂,容易对心、肺、脑等器官造成损害。因此,老年人应注意戒烟限酒。
防范呼吸道疾病
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在冬季通常会紧闭门窗,并依赖暖气等取暖设备。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室内空气变得干燥和污浊,从而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因此,在冬季,老年人应特别关注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空气流通,并调整室内湿度,避免过于干燥的环境。同时,老年人外出时,要尽量避免前往人口密集、流动量大的地方,如商场、超市等,正确佩戴口罩并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中有感染疾病的患者,更应加强隔离和预防措施。
艾灸养生
艾灸,作为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之一,属于温热性质的养生疗法。它采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通过火的燃烧,利用其温热特性和药力作用,刺激人体表面的穴位或特定部位,激活经气的活动,从而调节紊乱的生理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个体的不同体质和问题,可以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治疗。在寒冷的冬季,选择艾灸血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可以滋养身体,保护身体机能,让老年人在温暖健康的环境中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