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家庭自测血压的可靠性

作者: 阴文丽

人体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密切监测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患者想要测量血压需要专门跑到医院或者社区测量,但是这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或者行动不方便的患者来说有诸多不便。而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此种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患者可以购买血压计在家中自己测量血压。但是很多的患者也会有疑虑,那就是家庭自测血压的可靠性强么?我自己在家测量血压到底准不准?会不会和在医院还有社区测量的血压相差较大?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家用血压计为电子血压计,而电子血压计又可以分为臂式、腕式、手指式血压计3种,在这3种血压计中应首选上臂式血压计。因为,腕式的血压计主要测量的是肱动脉终端的桡动脉脉搏波动的压力值,通过该数值来衡量血压,其结果不如上臂式血压计准确;而指套式血压计主要测量的是手指末端小动脉血压,其准确性最差。因此,一般家庭血压监测建议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而腕式血压计因携带方便,较适合出差、旅行的人群使用。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之后,需要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来测量血压,以保证血压数值的准确。

首先,在测量血压之前,需要先静坐休息30分钟,平复自己的心情,使身心都得到放松,待呼吸心率都平稳之后才能够开始测量血压。尤其是在运动或者刚吃过饭后,更应休息一段时间,保证自己的血压平稳之后再测量,这样才能够保证血压数值的准确。另外,在测量血压之前,不要吸烟、喝酒、洗澡、憋尿,测量血压的30分钟之前不要喝咖啡、茶等会造成刺激的饮料。

其次,在测量血压时可以躺在床上或者坐在凳子上,但不要站着测量血压。如果是坐在凳子上测量,最好选择带有靠背的椅子,双腿放在地上并且需要放松。将测量的那个胳膊放在与心脏平齐的桌面上,放松手臂,将手心向上。如果测量时手臂位置太低或太高,或者脚没有放在地面上,都可能会导致血压读数的偏差。测量的时候不要将袖带直接套在衣服上,而是需要将胳膊上的衣服拉起来,完全暴露上臂测量血压;如果天气比较冷,可以留一件比较单薄的秋衣,但是不要直接套在比较厚的外套或者毛衣上。袖带套在胳膊上的时候,不要绑得过紧,也不要过松,可以插入手指判断,能够插入一根手指是最适合的松紧。大多数人可使用标准规格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或臂围过小的成年人应使用小规格袖带。袖带佩戴的位置应该在手肘处向上2~3厘米。测量血压的时候不要握拳,不要说话,更不要活动肢体,保持安静,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按下测量键,等待几十秒结果就出来了。在测量之后停1分钟再测量下一次,一般需要测量3次,每次测量时都需要间隔1分钟,3次测量完成之后,取平均值,这样得到的数值会更加的准确。如果不信任单臂测量的数值,也可以测量双臂的数值,记录时选取较高的那个数值。

有人连续测量几次血压,发现每次的测量结果都不一样,于是怀疑血压计不准、误差太大,或者认为自己血压不平稳、波动太大,其实这是正常现象。无论有没有高血压,我们的血压水平都是一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夜间血压最低,晨起活动后逐渐上升,血压变化可以达到30~40mmHg,呈“两峰一谷”分布,在早上6~10点,下午4~8点为血压高峰,继之缓慢下降。因此应尽量避免夜间或者凌晨测量血压,最佳测量血压的时间为早上6~8点或者下午4~6点。而且血压是一个很“娇气”的指标,很容易受到身体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血压小范围波动不要慌,只要能够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那么都不会给人带来较大的影响。若按上述正确方法测量血压,血压仍然是高的或波动较大,那么应该尽快就医。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信任家中自测血压的数值,它一般情况下都是非常的可靠的,如果家中自测的血压与平时的血压相差较大,可以到社区测量。如果是血压计出现了损坏,只需要更换血压计即可。

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压

中老年人群需要重视自身的血压健康,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若发现血压偏高的情况,就需要在家中备好电子血压计,定期进行监测。自己在家中监测血压是一种良好的习惯。研究表明,合理的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有利于医生充分了解患者血压的真实情况,为制定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督促患者主动参与血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降压治疗效果,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那些新确诊高血压,并且测量时血压出现较大波动的患者,建议先连续测量一周,每天上午6~9点之间测量1次,下午6~9点再测量1次;在血压控制良好之后,可以改成每周测量1次。

高血压患者平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血压出现剧烈的波动。首先,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盐,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高,其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慢慢衰退,味觉也会有所减退,因此比较喜欢吃一些重口味、含盐量较高的食物。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钠离子,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摄入过多时,会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扩张的频率也会加快。长期摄入大量食盐,容易出现动脉血管硬化的情况,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另外,不少中老年人群钟爱喝茶,认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对自己的身体好,有些人甚至比较喜欢喝浓茶。但是茶叶中的茶碱可使大脑皮层兴奋,浓茶中茶碱含量较高会引起烦躁不安甚至失眠等症状,持续性的烦躁或失眠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平时应尽量减少喝浓茶的频率,可以适当的饮用一些清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