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胃癌“帮凶”:幽门螺杆菌

作者: 王浦华

高危因素不可忽视

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一些与胃癌风险紧密相关的危险因素。其中,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一大隐患,长期摄入高盐、腌制、烟熏食品可能损伤胃黏膜,而新鲜蔬果的缺乏则进一步加剧风险。家族遗传因素也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家族病史或长期慢性胃部疾病的人群,其患胃癌的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被证实为胃癌的潜在诱因,它能在胃部引发慢性炎症,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胃部疾病恶化。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厌氧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部,尤其常在胃黏膜及细胞间隙中存活。经过广泛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我们得知,许多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胃癌患者中,有高达三分之二的患者其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直接关系,这表明幽门螺杆菌在胃癌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是胃癌的“帮凶”。

人们很容易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原因多种多样。感染后,这种细菌在人体胃黏膜层中生存,由于胃黏膜的黏液层具有隔离保护作用,幽门螺杆菌得以在黏膜层中持续繁殖。它们中的尿素酶活性较强,能够分解尿素形成氨云局部微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细菌在胃腔中的繁殖。然而,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并非唯一的“元凶”。研究显示,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仅有约1%~3%的人会最终患上胃癌,这表明其他因素,如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也在胃癌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胃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传播途径主要有4种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4种:

口-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经常通过口-口途径传播,当人们共同进餐时,若不使用公筷、公勺,而是共用杯子、筷子等餐具,细菌可通过唾液传播;亲吻、嘴对嘴喂食(特别是给儿童)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为了预防传播,建议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并避免嘴对嘴喂食,确保食物干净无污染。

粪-口传播 人们在上完厕所后不洗手,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残留在手部,进而污染食物和餐具;粪便污染水源也是传播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途径。为了避免传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水源被污染。

胃-口传播 食用生食或刺激性食物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酸反流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食物中含有幽门螺杆菌,细菌可能通过反流等途径感染人体。因此,建议饮食均衡,避免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

医源性传播 在进行某些侵入式检查或治疗时,如胃镜、喉镜、牙科治疗、鼻腔治疗等,存在医源性传播的风险。为了减少感染风险,进行这些检查或治疗时应选择正规医院,并确保医疗设备和操作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感染征兆要了解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征兆以及胃癌疾病的前兆,可以归纳如下:

幽门螺杆菌感染征兆 (1)顽固性口臭:长期出现口臭现象,且使用多种清洗剂后口臭现象不会消失;(2)胃痛、腹部不适:胃痛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经常出现的症状,胃胀、反酸、嗳气、打嗝、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常伴随出现,这些症状在感染后可能会反复出现;(3)体重下降、贫血: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多数人食欲下降,进食减少,长期消化不良导致营养摄取不足,进而出现体重下降和贫血现象。

胃癌疾病前兆 (1)吞咽困难、胃部灼热:吞咽困难、胃部灼痛可能是胃癌的前兆,当这些症状长时间未缓解时,应及时就医检查;(2)持续性胃部钝痛:胃癌引起的胃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非剧烈钝痛,服用胃药后疼痛可能有所缓解,但疼痛感仍会反复出现;(3)严重腹泻、便秘:胃癌影响消化功能,可能导致腹泻或便秘;(4)莫名消瘦:胃癌患者可能因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体重快速下降,特别是没有刻意减肥时,体重的迅速下降应引起高度警惕;(5)容易饿但一吃就饱:胃癌患者可能表现为食欲下降,吃饭时感觉很饿但很快就饱了;(6)黑便:胃癌患者可能出现黑便,这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当发现排便或呕吐物中有黑色油状物时,应及时就医。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相似,且恶化中的胃癌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胃癌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做好预防不可少

针对胃癌的预防,需重视以下方面: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与多人共同就餐时,应分餐或使用公筷,在就餐结束后,给碗筷消毒;幽门螺杆菌不耐高温,可在沸水下浸泡10分钟左右,达到灭活效果。

避免油炸和高油脂食物 胃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长期进食油炸食物和高油脂食物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应尽量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控制盐分摄入 过多摄入盐分也是导致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每日盐分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避免对胃黏膜造成损伤。烹饪时可使用低钠盐或减盐调味品,减少食盐的使用量。

规律饮食 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对肠胃造成损害,增加胃癌的风险。应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注意饮食的量和质,保证营养均衡。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过量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此外,适当运动也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重视慢性胃炎疾病 胃食管反流、胃炎等慢性胃炎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胃癌。当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和其他胃部疾病。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胃部病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