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健康管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作者: 陆虹 孙春艳

近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了解其类型、症状和预防措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及其预防措施进行科普,以供参考。

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类型有——

1.流行性感冒 又称流感,系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病原体为流感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方式在气道内传播。人体被感染后,常出现咳嗽、喉咙疼痛、鼻炎、疲倦无力、肌肉酸痛、头痛以及发热等伴随症状;最为突出且具代表性的为突然发生和持久的高热现象。

2.流行性腮腺炎 又常被大众称为“痄腮”,其病原体为腮腺炎病毒。该病症的传播过程主要依赖于患者鼻咽部分泌出的飞沫。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上以腮腺部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且多伴随头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周身不适等表现和症状。

3.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极高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飞溅到空气中进行传播。临床表现以患者身上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为特点,因其疱疹的形状如豆,色泽明净如水疱,故而得名。

4.麻疹 通常由于麻疹病毒引发,该病毒能够借助气溶胶颗粒在空气中传播,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物品而间接传播给其他健康人。如感染麻疹,患者将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的临床反应,如频繁咳嗽、流涕、体温骤升以及眼球结膜显著充血等,同时患者的皮肤也会表现出特征明显的红色或棕褐色斑点状丘疹。

5.结核病 系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疾病,通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发。结核病传播多基于咳嗽、喷嚏等方式将结核分歧杆菌传播至空气进而引发感染。一般结核病病发之初并无异常,随着病症发展和潜伏期结束,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等,并多伴随低热、盗汗、消瘦、虚弱等表现。

那么,该如何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呢?

1.避免受凉 身体受凉,容易使得呼吸道局部免疫力下降,增加病菌侵入风险。所以,一定要关注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夏天空调温度不要太低,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以内。

2.讲究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要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呼吸道疾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因此更应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将病原体传染给其他人。

3.多开窗通风 夏季天气炎热,开启空调后会将窗户紧闭,这不仅容易造成病菌滋生,而且室内空气质量也会被污染,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选择上午9~11点、下午1~3点开窗,每次开窗通风的时间不短于15分钟。

4.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需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能够提升机体抵抗力,抵抗疾病侵袭。包括多喝水,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不食用变质的食物,不要抽烟、不要酗酒,保证休息等。

5.适当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就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运动量,不能较为懒惰,也不能运动过量,而是需要保持科学地运动。

6.外出注意场合 针对身体较差的老年人或儿童,在日常外出时应尽可能避免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不得已需要到医院看病,应该做好防护,戴上口罩。

7.避免成为传染源 如果成为感染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注意避免随意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否则容易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这时需要尽可能地待在家中或医院,积极主动和健康人隔离,同时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擅自购买与服用药物,否则容易出现抗生素耐药情况,加重病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