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更年期,幸福后半生

作者: 张小英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发病率超过75%,通常发生于女性40~60岁之间,症状可持续数年。我国女性的症状主要为潮热、失眠、乏力、骨痛和情绪异常,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比如长期潮热、失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情绪异常相关症状严重女性可能发生极端事件,如自残、自杀等。因此,管理更年期相关症状和疾病风险,有助于女性获得健康幸福的中老年生活。

几乎所有妇女在围绝经期均受到不同症状的困扰。对此,笔者提醒,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律、停经或更年期症状时,不要惊慌,应尽早去妇科更年期门诊做检查、评估,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必要时接受治疗,做到“思想上要放松,技术上有支撑”。

管理基础:调整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注重补钙

食物种类尽量多样化,结构要均衡,每餐不宜过饱。重点关注这些细节:多吃蔬果、奶类、全谷物、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控糖(≤50克/日,最好≤25克/日)、少油(25~30克/日)、少盐(≤5克/日),戒烟、限酒(乙醇摄入量≤15克/日),足量饮水(1500~1700毫升/日)。更年期女性要特别注重富钙饮食,包括奶制品、豆制品,可以采取混搭方式,比如鲜牛奶150~200克加酸奶150克等。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 800毫克,50岁后应该达到每日1000~1200毫克。

2.科学运动,控制体重

运动很重要,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比较合适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散步、瑜伽、羽毛球、广场舞、游泳、太极拳、哑铃等。宜每周规律进行有氧运动3~5次,累计150分钟,另加2~3次抗阻运动,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发胖,因此还应注意控制体重。

3.积极社交,愉悦心情

增加社交、脑力活动及户外活动,有助于保持心情愉悦和情绪稳定,延缓衰老。

4.定期体检,重点关注

在更年期这一多事之秋,女性应特别重视定期体检。在一般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血脂、血压、血糖、妇科检查及超声、宫颈癌筛查(细胞学检查+HPV检测)、乳腺超声和钼靶、骨密度检测等项目的检查结果。

关键措施:绝经激素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女性性激素水平变化有直接关系,故给予激素类药物治疗是首选措施。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女性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可见激素替代治疗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针对更年期的种种不适,医生一般建议“缺啥补啥”,适当使用雌、孕激素类药物,解决雌激素缺乏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激素替代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避免中老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如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女性也无需担心绝经激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绝经激素治疗能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而且利远远大于弊,在医生的指导下绝经激素治疗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长期管理。从帮助女性对围绝经期的症状有正确的认知,到积极应对健康管理措施,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的负面身心体验,从而有效帮助围绝期女性减轻或减少围绝经期症状,拓宽情绪疏导渲泄途径,寻求家庭及社会资源的支持,降低负面生活情况对围绝经期女性心理状态的影响,较好地改善了围绝经期女性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故更年女性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不能顺其自然。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女性三分之一以上的生命处在绝经过渡期和绝经期,应该重视这个阶段的生命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