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才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基础
作者: 潘飞 刘梅高脂血症,即血脂异常,指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主要特征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根据异常类型,可分为4类:高胆固醇血症(TC高而TG正常)、高甘油三酯血症(TG高而TC正常)、混合型高脂血症(TC和TG均高)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低)。这些分类有助于医生精准评估血脂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症状不易察觉
高脂血症往往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身体,虽然其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细心观察仍能发现一些警示信号。
首先,黄色瘤是高脂血症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尤其在眼睑周围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的脂质沉积。其次,角膜环也是高脂血症的一个常见症状,表现为角膜外边缘的灰白或纯白色环状结构。
当脂质在体内过度沉积时,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脾脏的体积增大,这是高脂血症对内脏器官功能的影响。
一些非特异性症状也可能与高脂血症有关,如头昏脑胀、小腿不适、腹痛等。特别是早晨起床后头脑不清醒,可能与高脂血症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此外,睑黄疣是另一个高脂血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眼睑上的淡黄色、扁平皮疹。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的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结节、斑块或疹子,也可能是高脂血症引起的皮肤改变。
虽然高脂血症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它却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问题的主要风险来源。因此,我们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血脂测量,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高脂血症,维护自己的健康。一旦出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常见成因多样
高脂血症作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成因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并受到不良生活方式的显著影响。
首先,原发性高脂血症多与遗传相关,涉及脂蛋白转运、代谢过程中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的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可能由单基因或多基因缺陷导致,使血脂在血液中异常积累。
其次,继发性高脂血症则与多种疾病和药物使用有关。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障碍等疾病,以及超重、肝肾疾病等身体状态,都可能间接导致血脂升高。同时,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等药物也可能导致血脂异常。
再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高脂血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高脂肪、高油脂的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和锻炼,以及肥胖都是高脂血症的重要诱因。此外,吸烟和过度饮酒也会干扰血脂的正常代谢。
最后,年龄和性别也是影响血脂水平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水平有上升趋势。男性通常血脂水平略高于女性,而绝经后女性的血脂水平则可能升高。
总之,高脂血症的成因复杂,涉及遗传、疾病、药物使用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4类人群需重点关注
以下人群应特别重视血脂检查,以预防和管理高脂血症及其相关风险:
有ASCVD病史者 对于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者,定期血脂检查是监控病情和治疗效果的关键。
ASCVD危险因素多的人群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均是ASCVD的危险因素。若存在这些风险因素,建议加强血脂监测,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血脂异常问题。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 若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ASCVD,或家族中有高脂血症病史,这类人群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应更加关注血脂水平。
出现黄色瘤或跟腱增厚者黄色瘤和跟腱增厚可能是高脂血症的体征之一。若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血脂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是治疗基础
高脂血症的治疗,就像一场与不良生活习惯和体内脂质异常的战斗。了解其原因,我们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卫我们的健康。
生活方式调整 高脂血症患者首先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建议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等,同时增加蔬菜、水果以及富含植物固醇和可溶性纤维的食物的摄入量。运动也是降低血脂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快走、慢跑还是游泳,都能促进能量消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此外,保持健康的体重、戒烟限酒以及均衡营养摄入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应多样化,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同时控制盐分和糖分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
药物治疗 当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有效控制血脂时,药物治疗成为必要选择。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它能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贝特类药物能降低血脂并提升HDL-C水平。此外,烟酸、鱼油制剂等也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降低血脂。
其他治疗方法 在特定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是高脂血症患者的一个选择,特别是对于因血脂异常合并重度肥胖的患者。此外,中医治疗、针灸治疗以及脂蛋白血浆置换等方法也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降低血脂。但请注意,在使用这些治疗方法时,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治疗高脂血症需要耐心和坚持。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请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方案适合你的具体情况。同时,定期复查血脂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健康的生活方式永远是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
澄清5大误区
关于高脂血症,公众存在不少误解。今天,我们就来揭示这些误区,帮助大家更准确地认识高脂血症。
误区一:无症状即无需就医
很多人发现血脂高却忽视,认为无症状就无需治疗。然而,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误区二:瘦子不得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并非只与肥胖相关,瘦人也可能因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患病。因此,无论体型如何,都应关注血脂水平。
误区三:不吃肉和油就能避免血脂异常
完全放弃肉类和油脂摄入并非明智之举,反而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合理的膳食结构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红肉,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误区四:药物万能,无需改变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虽有效,但健康生活方式是降脂治疗的基础。在服药期间,仍需注意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的改善。
误区五:血脂正常即可停药
降脂治疗需长期坚持。当血脂恢复正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并继续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避免血脂再次升高。
高脂血症,这个医学名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健康,更与日常饮食、运动习惯紧密相连。特定人群,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或有家族病史者,应特别关注血脂水平。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增加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让身体更健康,生活更轻松。